仆射,充亳州 团练使;以贝州刺史孙汉威为检校太保、陇州防御使;以天雄军三城都巡检使薛霸 为检校司空、卫州刺史;以天雄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五建为检校司空、虢州刺史;以 天雄军内外马军都指挥使药元福为检校司空、深州刺史;以天雄军内外步军都指挥 使安元霸为检校司空、随州刺史;以天雄军都监、前河阳行军司马李彦珣为检校司 空、坊州刺史。李式,延光之旧僚也,其余皆延光之将佐也,故有是命。庚午,遣 客省使李守贞押器币赐魏府立功将校。辛未,以魏府招讨使杨光远检校太师、兼中 书令,行广晋尹,充天雄军节度使。
十月乙亥,福建节度使王继恭遣使贡方物。戊寅,契丹命使以宝册上帝徽号曰 英武明义皇帝。《欧阳史》作契丹使中书令韩频来奉册。是日,左右金吾、六军仪 仗、太常鼓吹等并出城迎引至崇元殿前,陈列如仪。郓州范延光奏到任内。庚辰, 御札曰:“为国之规,在于敏政;建都之法,务要利民。历考前经,朗然通论,顾 惟凉德,获启丕基。当数朝战伐之余,是兆庶伤残之后,车徒既广,帑廪咸虚。经 年之輓粟飞刍,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今汴州水陆要冲,山河形 胜,乃万庾千箱之地,是四通八达之郊。爰自按巡,益观宜便,俾升都邑,以利兵 民。汴州宜升为东京,置开封府。仍升开封、浚仪两县为赤县,其余升为畿县。应 旧置开封府时所管属县,并可仍旧割属收管,亦升为畿县。其洛京改为西京;其雍 京改为晋昌军,留守改为节度观察使,依旧为京兆府,列在七府之上;其曹州改为 防御州。其余制置,并委中书门下商量施行。”丙戌,以护圣左厢都指挥使、曹州 刺史张彦泽为镇国军节度使,以工部尚书裴皞为尚书右仆射致仕。是日,诏改大宁 宫门为明德门。又改京城诸门名额,南门尉氏以薰风为名,西二门郑门、梁门以金 义、乾明为名,北二门酸枣门、封丘门以元化、宣阳为名,东二门曹门、宋门以迎 春、仁和为名。戊子,以右金吾大将军马从斌为契丹国信使,考功郎中刘知新副之。 以前天平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安审琦为晋昌军节度使,行京兆尹。襄州 奏,江水涨害稼。壬辰,以枢密使、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桑维翰兼兵部 尚书,皆罢枢密使。案:以上疑有阙文。据《通鉴考异》引《晋高祖实录》,维翰 与李崧并罢枢密使。戊戌,大赦天下,以魏府初平故也。庚子,杨光远朝觐到阙, 对于便殿,锡赍甚厚。于阗国王李圣天册封为大宝于阗国王。以杭州嘉兴县为秀州, 从钱元瓘之奏也。
十一月甲辰,枢密直学士、祠部员外郎吴涓进金部郎中、知制诰,枢密直学士、 库部员外郎吴承范进祠部郎中、知制诰。乙巳,郓州范延光来朝。丙午,封闽王昶 为闽国王,加食邑一万五千户。又以中吴建武等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 苏州诚州刺史钱元璙为太傅,以清海军节度使、广州刺史钱元璹为检校太尉、兼中 书令,仍改名元懿。应有魏府行营将校及六军诸道、本城将校等,并与加恩。戊申, 以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判户部赵莹兼吏部尚书。以威武军节度、福建管内 观察处置等使王继恭为特进、检校太傅,仍封临海郡王。以魏博节度使杨光远为守 太尉、洛京留守,兼河阳节度使,判六军诸卫事。端明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判 度支和凝改尚书户部侍郎充职。庚戌,郓州范延光上表乞休退,诏不允。辛亥,升 广晋府为鄴都,置留守。升广晋、元城两县为赤县,属府诸县升为畿县。升相州为 彰德军,置节度观察使,以澶、卫二州为属郡,其澶州仍升为防御州,移于德胜口 为治所。升贝州为永清军,置节度观察使,以博、冀二州为属郡。以西京留守高行 周为广晋尹、鄴都留守;广晋府行营中军使、贝州防御使王庭允加检校太傅,充相 州彰德军节度使;广晋府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右神武统军王周为贝州永清军节度使。 甲寅,以范延光为太子太师致仕。丙辰,以秘书监吕琦为礼部侍郎,归德军节度使 赵在礼改天平军节度使,昭义军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杜重威改忠武军节 度使,忠武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刘知远改归德军节度使,前河阳节 度使兼奉国左右厢都指挥使侯益改昭义军节度使。癸亥,割濮州濮阳县棣澶州。诏 许天下私铸钱,以“天福元宝”为文。丙寅冬至,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