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列传三(2/7)



尝为枢密院小吏,景延广留守西京,补为右职。契丹犯京师,以兵围延广家。故吏 悉避去,居为全护其家,时论称之。汉祖登极,诏赠中书令。

希崇素朴厚,尤嗜书,莅事之余,手不释卷。不好酒乐,不蓄姬仆。祁寒盛暑, 必俨衣冠,厮养之辈,未尝闻亵慢之言。事母至谨,每必侍立,俟盥漱毕方退, 之。虽仁恕,或遇恶,则嫉之若仇。在邠州日,有民与郭氏为义,自 孩提以至成人,因愎戾不受训,遣之。郭氏夫妇相次俱死。郭氏有嫡,已长,时 郭氏诸亲与义相约,云是亲分其财,助而讼之,前后数政不能理,遂成 疑狱。希崇览其诉,判云:“父在已离,母死不至。正称假,孤二十年抚养之恩; 傥曰亲兒,犯三千条悖逆之罪。颇为伤害名教,安敢理认田园!其生涯并付亲, 所讼人与朋者,委法官以律定刑。”闻者服其明。希崇亦善观象,在灵州日,见 月掩毕大星,经月复尔,乃叹曰:“毕大星,边将也,月再掩之,吾其终欤!” 果卒于郡。

张希崇,字德峰,幽州蓟县人也。父行简,假蓟州玉田令。希崇少通《左氏 秋》,复癖于咏。天祐中,刘守光为燕帅,惨酷,不喜儒士,希崇乃掷笔以自 效,守光纳之,渐升为裨将。俄而守光败,唐庄宗命周德威镇其地,希崇以旧籍列 于麾下,寻遣率偏师守平州。安南攻,陷其城,掠希崇而去。安询希崇, 乃知其儒人也,因授元帅府判官,后迁卢龙军行军司,继改蕃汉都提举使。天成 初,契丹平州节度使卢文南归,契丹以希崇继其任,遣腹心总边骑三百以监之。 希崇莅事数岁,契丹主渐加信。一日,登郡楼私自计曰:“昔班仲升西戍,不敢 擅还,以承诏故也。我今关,断在臆,何恬安于不测之地而自滞耶!”乃召汉 人曲之翘楚者,谓曰:“我陷此地,饮酪被,生不见其所亲,死为穷荒之鬼, 南望山川,度日如岁,尔辈得无思乡者乎!”曲皆泣下沾衣,且曰:“明公曲南去,善则善矣,如敌众何?”《欧史》作“麾下皆言兵多不可俱亡,因劝 希崇独去。”希崇曰:“俟明日首领至牙帐,则先擒之,契丹无统领,其党必散。 且平州去王帐千余里,待报至征兵,逾旬方及此,则我等已汉界矣,何用以众 少为病!”众大喜。是日,希崇于郡斋之侧,坎隙地,贮石灰。明旦,首领与群从 至,希崇饮以醇酎数钟,既醉,悉投于灰阱中毙焉。其徒营于北郭,遣人攻之,皆 溃围奔去,希崇遂以内生二万余南归。唐明宗嘉之,授汝州防御使。希崇既之 任,遣人迎母赴郡。母及境,希崇亲肩板舆行三十里,观者无不称叹。历二年,迁 灵州两使留后。先是,灵州戍兵岁运粮经五百里,有剽攘之患。希崇乃告谕边士, 广务屯田,岁余,军大济。玺书褒之,因正授旄节。清泰中,希崇厌其杂俗,频 表请觐,诏许之。至阙未久,朝廷以安边有闻,议内地之,改邠州节度使。及洛,与契丹方有要盟,虑为其所取,乃复除灵武。希崇叹曰:“我应老于边城, 赋分无所逃也。”因郁郁不得志,久而成疾,卒于任,时年五十二。希崇自小校累 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三历方面,封清河郡公,邑二千,赐靖边奉国 忠义功臣,亦人生之荣盛者也。《欧史》:赠太师。

李彦韬,太原人也。少事邢州节度使阎宝为皁隶,宝卒,祖收于帐下。及起 义,以少帝留守北京,因留彦韬为腹心。历客将、牙门都校,以纤巧故,厚承委用。 及少帝嗣位,授蔡州刺史,为内客省使、宣徽南院使。未几,遥领寿州节度,充 侍卫军都指挥使、检校太保,俄改陈州节度使,典军如故。每在帝侧,升除将相, 但与宦官近臣缔结,致外情不通,陷君于危亡之地。尝谓人曰:“朝廷所设文官将 何用也。”且澄汰而除废之,则可知其辅弼之也。及契丹犯阙,迁少帝于开封 府。一日,少帝遣人急召彦韬,将与计事,彦韬辞不赴命,少帝怏恨久之,其负国 辜君也如是。及少帝北迁,戎王遣彦韬从行,洎至蕃中,隶于国母帐下。永康王举 兵攻国母,以伟王为前锋,国母发兵拒之,以彦韬为排阵使,彦韬降于伟王,伟王 置之帐下,其后卒于幽州。

延广少时,尝泛湖,中阻风,帆裂舵折,众大惧。顷之,舟人指波中曰: “贤圣来护,此必有贵人矣。”寻获济焉。竟位至将相,非偶然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