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假盖而出,犹绕指以谄彦泽,且请引送玉玺于契丹主,将利其复用。玉从少帝北 迁,契丹命为太子少保。至周太祖广顺二年,其子杰自幽州不告父而亡归,玉惧谴 责,寻以忧恚卒于蕃中。《五代史补》:冯玉尝为枢密使,有朝使马承翰素有口辩, 一旦持刺来谒玉,玉览刺辄戏曰:“马既有汗,宜卸下鞍。”承翰应声曰:“明公 姓冯,可谓死囚逢狱。”玉自以失言,遽延而谢之。
殷鹏,字大举,大名人也。以隽秀为乡曲所称,弱冠擢进士第。唐闵帝之镇魏 州,闻其名,辟为从事。及即位,命为右拾遗,历左补阙、考功员外郎,充史馆修 撰,迁刑部郎中。鹏姿颜若妇人,而性巧媚。天福中,擢拜中书舍人,与冯玉同职。 玉本非代言之才,所得词目,多托鹏为之。玉尝以“姑息”字问于人,人则以“辜 负”字教之,玉乃然之,当时以为笑端。鹏之才比玉虽优、其纤佞过之。后玉出郡, 借第以处之,分禄食之。及玉为枢密使,擢为本院学士,每有庶僚秉豕谒玉,故 事,宰臣以履见之,鹏多在玉所,见客亦然。有丞郎王易简退而有言,鹏衔之。及 契丹入汴,有人获玉与鹏有签记字,皆朝廷上列有不得志欲左授者,则易简是其首 焉。玉既北行,鹏亦寻以病卒。
史臣曰:维翰之辅晋室也,罄弼谐之志,参缔构之功,观其效忠,亦可谓社稷 臣矣。况和戎之策,固非误计,及国之亡也,彼以灭口为谋,此掇殁身之祸,则画 策之难也,岂期如是哉!是以韩非慨慷而著《说难》者,当为此也,悲夫!赵莹际 会风云,优游籓辅,虽易箦于绝域,终归柩于故园,盖仁信之行通于遐迩故也。刘 昫有真相之才,克全嘉誉;冯玉乘君子之器,终殁穷荒,其优劣可知矣。
部分译文
桑维翰,字国侨,洛阳人。父亲名拱,在河南尹张全义手下做客将。桑维翰身材短小面部宽长,非常人之形,成人以后,每每对着镜子自己叹息说:“身高七尺的人,哪比得上脸长一尺的我!”因此慨然有做三公辅相的志向。
后唐庄宗同光年间,考中进士。后晋高祖石敬瑭统领河阳,桑维翰被征召做书记官,历经几个城镇他都跟随着,到石敬瑭在太原登上帝位,桑维翰首先参与谋划,石敬瑭又派他写信向契丹请求援救,契丹果然答应了请求。不久因为赵德钧也派使节去问候契丹,晋高祖害怕契丹改变计策,就命桑维翰到契丹幕帐去,阐述始终如一利害相关的道理,那盟约才确定下来。晋高祖建立国号,诏令桑维翰任翰林学士、礼部侍郎,主持枢密院事务,不久改任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担任枢密院使。高祖驾临夷门时,范延光占据邺地反叛。张从宾又从黄河、洛河举兵向都城进攻,人心浮动纷乱。当时,有人监视着桑维翰。桑维翰从容自若,谈人论事,和悦如常。人们都叹服他的气量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