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烛地,前锐后大,长二丈余,西北流入云中灭。二年四月辛亥,有流星出 天市,光烛地,隐隐有声,至郎位灭。市者,小人所聚,郎在天廷中,主宿卫。六 月丁酉,有小星陨于房、心间,戊戌亦如之,己亥亦如之。闰十月丙申,有流星大 如斗,抵中台上星。三年八月丁酉夜,有大流星如数斗器,起西北,经奎、娄,东 南流,去月甚近,迸光散落,坠地有声。四年四月,紫微中,星陨者众。七月乙卯, 有大流星出天船,犯斗魁枢星而灭。占曰:“有舟楫事。”丙子,有大流星出天将 军东北,入浊。
宝历元年正月乙卯,有流星出北斗枢星,光烛地,入浊。占曰:“有赦。”二 年五月癸巳,西北有流星,长三丈余,光烛地,入天市中灭。占为有诛。七月丙戌, 日初入,东南有流星,向南,灭,以晷度推之,在箕、斗间。八月丙申,有大流星 出王良,长四丈余,至北斗杓灭。王良,奉车御官也。
大和四年六月辛未,自昏至戊夜,流星或大或小,观者不能数。占曰:“民失 其所,王者失道,纲纪废则然。”又曰:“星在野象物,在朝象官。”七年六月戊 子,自昏及曙,四方流星,大小纵横百余。八年六月辛巳,夜中有流星出河鼓,赤 色,有尾迹,光烛地,迸如散珠,北行近天咅灭,有声如雷。河鼓为将军。天 咅者,帝之武备。九年六月丁酉,自昏至丁夜,流星二十余,纵横出没,多近天汉。
开成二年九月丁酉,有星大如斗,长五丈,自室、壁西北流,入大角下没,行 类枉矢,中天有声,小星数百随之。十一月丁丑,有大星陨于兴元府署寝室之上, 光烛庭宇。三年五月乙丑,有大星出于柳、张,尾长五丈余,再出再没。四年二月 己亥,丁夜至戊夜,四方中天流星小大凡二百余,并西流,有尾迹,长二丈至五丈。 八月辛未,流星出羽林,有尾迹,长八丈余,有声如雷。羽林,天军也。十二月壬 申,蚩尤旗见。
会昌元年六月戊辰,自昏至戊夜,小星数十,纵横流散。占曰;“小星,民象。” 七月庚午,北方有星,光烛地,东北流经王良,有声如雷。十一月壬寅,有大星东 北流,光烛地,有声如雷。四年八月丙午,有大星如炬火,光烛天地,自奎、娄扫 西方七宿而陨。六年二月辛丑,夜中有流星赤色如桃,光烛地,有尾迹,贯紫微入 浊。
咸通六年七月乙酉,甲夜有大流星长数丈,光烁如电,群小星随之,自南徂北。 其象南方有以众叛而之北也。九年十一月丁酉,有星出如匹练,亘空化为云而没, 在楚分。是谓长庚,见则兵起。十三年春,有二星从天际而上,相从至中天,状如 旌旗,乃陨。九月,蚩尤旗见。
乾符二年冬,有二星,一赤一白,大如斗,相随东南流,烛地如月,渐大,光 芒猛怒。三年,昼有星如炬火,大如五升器,出东北,徐行,陨于西北。四年七月, 有大流星如盂,自虚、危,历天市,入羽林灭。占为外兵。
中和元年,有异星出于舆鬼,占者以为恶星。八月己丑夜,星陨如雨,或如杯 碗者,交流如织,庚寅夜亦如之,至丁酉止。三年十一月夜,星陨于西北,如雨。
光启二年九月,有大星陨于扬州府署延和阁前,声如雷,光炎烛地。十月壬戌, 有星出于西方,色白,长一丈五尺,屈曲而陨。占曰:“长庚也,下则流血。”三 年五月,秦宗权拥兵于汴州北郊,昼有大星陨于其营,声如雷,是谓营头。其下破 军杀将。
乾宁元年夏,有星陨于越州,后有光,长丈余,状如蛇。或曰枉矢也。三年六 月,天暴雨,雷电,有星大如碗,起西南,坠于东北,色如鹤练,声如群鸭飞。占 为奸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