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诸使下三院御史内供奉,其班居正台监察御史之上。
协律郎二人,正八品上。掌和律吕。录事二人,从九品上;八寺录事品同。有 礼院修撰、检讨官各一人,府十一人,史二十三人,谒者十人,赞引二十人,赞者 四人,祝史六人,赞者十六人。太常寺、礼院礼生各三十五人,亭长八人,掌固十 二人。
咒禁博士一人,从九品下。掌教咒禁祓除为厉者,斋戒以受焉。
丞二人,从五品下。掌判寺事。凡享太庙,则修七祀于西门之内。主簿二人, 从七品上。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乐正四人,从九品下。令掌鼓之节。 合朔有变,则帅工人设五鼓于太社,执麾旒于四门之塾,置龙床,有变则举麾击鼓, 变复而止。
,设b鼓金钲,施龙床。大傩,帅鼓角以助侲
之唱。有府三人, 史六人,典事四人,掌固四人。唐并清商、鼓
为一署,增令一人。
△太乐署
○太常寺
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上。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总郊社、 太乐、鼓、太医、太卜、廪牺、诸祠庙等署,少卿为之贰。凡大礼,则赞引;有 司摄事,则为亚献;三公行园陵,则为副;大祭祀,省牲、
,则谒者为之导;小 祀及公卿嘉礼,命谒者赞相。凡巡幸、
师、克获,皆择日告太庙。凡藏大享之
服,有四院:一曰天府院,藏瑞应及伐国所获之宝,禘祫则陈于庙
;二曰御衣院, 藏天
祭服;三曰乐县院,藏六乐之
;四曰神厨院,藏御廪及诸
官
婢。初, 有衣冠署,令,正八品上;贞观元年,署废。
宗即位,改治礼郎曰奉礼郎,以避 帝名;龙朔二年,改太常寺曰奉常寺,九寺卿皆曰正卿,少卿曰大夫。武后光宅元 年,复改太常寺曰司常寺。
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卜正、博士各二人,从九品下。掌卜 筮之法:一曰,二曰五兆,三曰易,四曰式。祭祀、大事,率卜正卜日,示
于 卿,退而命
,既灼而占,先上旬,次中旬,次下旬。小祀、小事者,则卜正示
、 命
、作,而太卜令佐莅之。季冬,帅侲
堂赠大傩,天
六队,太
二队,方相 氏右执戈、左执楯而导之,唱十二神名,以逐恶鬼,傩者
,砾雄
于
门、城门。 有卜助教二人,卜师二十人,巫师十五人,卜筮生四十五人,府一人,史二人,掌 固二人。
△鼓署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二人,医监四人,并从八品下;医正八人,从九品下。 令掌医疗之法,其属有四:一曰医师,二曰针师,三曰师,四曰咒禁师。皆教 以博士,考试登用如国
监。医师、医正、医工疗病,书其全之多少为考课。岁给 药以防民疾。凡陵寝庙皆储以药,尚药、太常医各一人受之。
人患坊有药库,监 门莅
给;医师、医监、医正番别一人莅坊。凡课药之州,置采药师一人。京师以 良田为园,庶人十六以上为药园生,业成者为师。凡药,辨其所
,择其良者
焉。 有府二人,史四人,主药八人,药童二十四人,药园师二人,药园生八人,掌固四 人,医师二十人,医工百人,医生四十人,典药一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
工五十六人,
生十五人,咒禁师二人,咒禁工八人,咒禁生十人。
△太医署
△两京郊社署
博士一人,
师四人,并从九品下。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 正之。
博士四人,从七品上。掌辨五礼;王公、三品以上功过善恶为之谥;大礼, 则赞卿导引。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下;乐正八人,从九品下。令掌调钟律, 以供祭飨。凡习乐,立师以教,而岁考其师之课业为三等,以上礼。十年大校, 未成,则五年而校,以番上下。有故及不任供奉,则输资钱,以充伎衣乐
之用。 散乐,闰月人
资钱百六十,长上者复繇役,音声人纳资者岁钱二千。博士教之, 功多者为上第,功少者为中第,不勤者为下第,礼
覆之。十五年有五上考、七中 考者,授散官,直本司,年满考少者,不叙。教长上弟
四考,难
二人、次难
二人业成者,
考,得难曲五十以上任供奉者为业成。习难
大
伎三年而成,次
二年而成,易
小
伎一年而成,皆
等第三为业成。业成、行脩谨者,为助教; 博士缺,以次补之。长上及别教未得十曲,给资三之一;不成者隶鼓
署。习大小 横
,难
四番而成,易
三番而成;不成者,博士有谪。内教博士及弟
长教者, 给资钱而留之。武德后,置内教坊于禁中。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云韶府,以中官为 使。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
侧,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 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自是不隶太常,以中官为教坊使。唐改太乐为乐正, 有府三人,史六人,典事八人,掌固六人,文武二舞郎一百四十人,散乐三百八十 二人,仗内散乐一千人,音声人一万二十七人。有别教院。开成三年,改法曲所
院曰仙韶院。
太祝六人,正九品上。掌纳神主,祭祀则跪读祝文;卿省牲则循牲告充,牵 以授太官。
△太卜署
令一
元十九年,以监察御史二人莅太仓、左藏库。三 院御史,皆初领繁剧外府推事。其后,以殿中侍御史上一人为监太仓使,第二人为 监左藏库使。
△廪牺署
医博士一人,正八品上;助教一人,从九品上。掌教授诸生以《本草》、《甲 乙》、《脉经》,分而为业:一曰疗,二曰疮
,三曰少小,四曰耳目
齿,五 曰角法。
奉礼郎二人,从九品上。掌君臣版位,以奉朝会、祭祀之礼。宗庙则设皇帝位 于,九庙
孙列焉,昭、穆异位,去爵从齿。凡樽、彝、勺、冪、篚、坫、簠、 簋、登,钘、笾、豆,皆辨其位。凡祭祀、朝会,在位拜跪之节,皆赞导之。公卿 巡行诸陵,则主其威仪鼓
,而相其礼。
针博士一人,从八品上;助教一人,针师十人,并从九品下。掌教针生以经脉、 孔,教如医生。
令各一人,从七品下;丞各一人,从八品上。令掌五郊、社稷、明堂之位,与 奉礼郎设樽、罍、篚、冪,而太官令实之。立燎坛,积柴。合朔有变,则巡察四门, 以俟变过,明则罢。有府二人,史四人,典事五人,掌固五人,门仆八人,斋郎百 一十人。斋郎掌供郊庙之役。太庙九室,室有长三人,以主樽、罍、篚、冪、锁钥, 又有罍洗二人;郊坛有掌坐二十四人,以主神御之。皆礼
奏补。凡室长十年、 掌座十二年,皆授官。祭飨而员少,兼取三馆学生,皆绛衣绛帻。更一番者,
下蠲符,岁一申考诸署所择者,太常以十月申解于礼
,如贡举法,帖《论语》及 一大经。中第者录奏吏
注冬集散官,否者番上如初。六试而绌,授散官。唐初, 以郊社、太乐、鼓
、太医、太官、左藏、乘黄、典厩、典客、上林、太仓、平准、 常平、典牧、左尚、右尚为上署,钩盾、右藏、织染、掌冶为中署,珍羞、良酝、 掌酝、守
、武
、车府、司仪、崇玄、导官、甄官、河渠、弩坊、甲坊、舟楫、 太卜、廪牺、中校、左校、右校为下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