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祎之《英国贞武公故事》四卷
陈谏等《彭城公故事》一卷刘晏。
《张九龄事迹》一卷
《李渤事迹》一卷
《杜悰事迹》一卷
《吴湘事迹》一卷
丘据《相国凉公录》一卷李抱玉事。据,谏议大夫。
右故事类十七家,四十三部,四百九十六卷。失姓名二十五家,裴矩以下不著 录十六家,九十卷。
王隆《汉官解诂》三卷胡广注。
应劭《汉官》五卷
《汉官仪》十卷
蔡质《汉官典仪》一卷
丁孚《汉官仪式选用》一卷
荀攸等《魏官仪》一卷
傅畅《晋公卿礼秩故事》九卷
《百官名》十四卷
干宝《司徒仪注》五卷
陆机《晋惠帝百官名》三卷
《晋官属名》四卷
《晋过江人士目》一卷
卫禹《晋永嘉流士》二卷
《登城三战簿》三卷
范晔《百官阶次》一卷
荀钦明《宋百官阶次》三卷
《宋百官春秋》六卷
《魏官品令》一卷
王珪之《齐职官仪》五十卷
徐勉《梁选簿》三卷
沈约《梁新定官品》十六卷
《梁百官人名》十五卷
《陈将军簿》一卷
《太建十一年百官簿状》二卷
郎楚之《隋官序录》十二卷
王道秀《百官春秋》十三卷
郭演《职令古今百官注》十卷
陶彦藻《职官要录》三十六卷
《职员旧事》三十卷
王方庆《宫卿旧事》一卷
《六典》三十卷开元十年,起居舍人陆坚被诏集贤院脩“六典”,玄宗手写六 条,曰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张说知院,委徐坚,经岁无规制, 乃命毋煚、余钦、咸廙业、孙季良、韦述参撰。始以令式象《周礼》六官为制。萧 嵩知院,加刘郑兰、萧晟、卢若虚。张九龄知院,加陆善经。李林甫代九龄,加苑 咸。二十六年书成。
王方庆又撰《尚书考功簿》五卷
又《尚书考功状绩簿》十卷
《尚书科配簿》五卷
《五省迁除》二十卷
裴行俭《选谱》十卷
《唐循资格》一卷天宝中定。
沈既济《选举志》十卷
梁载言《具员故事》十卷
又《具员事迹》十卷
杜英《师职该》二卷
任戬《官品纂要》十卷
温大雅《大丞相唐王官属记》二卷
杜易简《御史台杂注》五卷
韩琬《御史台记》十二卷
韦述《御史台记》十卷
又《集贤注记》三卷
李构《御史台故事》三卷
刘贶《天官旧事》一卷
柳芳《大唐宰相表》三卷
马宇《凤池录》五十卷
贺兰正元《辅佐记》十卷
又《举选衡鉴》三卷昭义判官,贞元十三年上。
韦琯《国相事状》七卷宪宗时人。
张之绪《文昌损益》二卷德宗时人。
李肇《翰林志》一卷
李吉甫《元和国计簿》十卷
又《元和百司举要》一卷
王涯《唐循资格》五卷
韦处厚《大和国计》二十卷
王彦威《占额图》一卷
孙结《大唐国照图》一卷文宗时人。
《大唐国要图》五卷左仆射贾耽纂,监察御史褚球重脩。
《翰林内志》一卷
杨钜《翰林学士院旧规》一卷字文硕,收子也。昭宗时翰林学士、吏部侍郎。
右职官类十九家,二十六部,二百六十二卷。失姓名十家,《六典》以下不著 录二十九家,二百八十卷。
赵岐《三辅决录》、十卷挚虞注。
魏文帝《海内士品录》三卷
《海内先贤传》五卷魏明帝时撰。
李氏《海内先贤行状》三卷
韦氏《四海耆旧传》一卷
《诸国先贤传》一卷
圈称《陈留风俗传》三卷
苏林《陈留耆旧传》三卷
刘昺《敦煌实录》二十卷
陈英宗《陈留先贤传像赞》一卷
江敞《陈留人物志》十五卷
周斐《汝南先贤传》五卷
陆胤《志广州先贤传》七卷
刘芳《广州先贤传》七卷
徐整《豫章旧志》八卷
又《豫章烈士传》三卷
华隔《广陵烈士传》一卷
张胜《桂阳先贤画赞》五卷
硃育《会稽记》四卷
虞预《会稽典录》二十四卷
谢承《会稽先贤传》七卷
贺氏《会稽先贤传像赞》四卷
钟离岫《会稽后贤传》三卷
贺氏《会稽太守像赞》二卷
陆凯《吴国先贤传》五卷
《吴国先贤像赞》三卷
陈寿《益部耆旧传》十四卷
《益州耆旧杂传记》二卷
白褒《鲁国先贤传》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