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披甲而起,长孙皇后带病乘车跟从其后,宫中执事人员劝她不要随行,她却说:“皇上震惊,我怎能独自安逸呢?”病情加重后,太子想奏请大赦,广渡俗人出家修行,以祈福免灾。长孙皇后说:“死生自有天命,非人力所可支撑。如果修福可延寿命,我从未作恶;既然行善并无效验,我还希求什么呢!况且赦令是国家大事,佛、老都是异方之教,全是皇上不为之事,怎能因我之故搅乱天下之法!”太子不敢奏闻太宗,便告知房玄龄,房玄龄奏闻此事,太宗很是嗟叹赞美。群臣奏请大赦,太宗也表示同意,长孙皇后极力阻止,太宗只好作罢。到临终时,与太宗诀别,当时房玄龄因受责斥免职归家,皇后说:“玄龄长期侍奉陛下,参预奇计秘谋,非有大过,不要抛弃他。妾家因恩泽进用,无德行而任职,容易致祸,请不要交付权柄,只以外戚身份奉朝请就足够了。妾生时无益于时,死后不可厚葬,希望借山为垅,不要起坟,不用棺椁,器具全用瓦木之物,节省费用以送终,这样做就是不忘妾了。”又奏请太宗纳忠容谏,别信谗言,减省出游行猎兴作工役之事,死而无憾。随后逝世,时年三十六岁。
长孙皇后曾选择古时妇人之事编撰《女则》十篇,又做论文指斥东汉马皇后不能抑退外戚,使其参预政事,只是戒其车马侈奢,这是开其祸源而防其末事。并告戒侍者说:“此书是自我检点防闲用的,因此记述并无条理,别让皇上看见。”逝世后,宫中执事人员奏闻此事,太宗为此更为哀恸,对左右近臣说:“皇后此书可以传于后世,我难道是不知天命而不能割断私情吗!只因我丧失贤内助,哀痛无法抑止罢了!”议定谥号为文德,葬于昭陵,借用九萯山势,以满足长孙皇后的愿望。太宗亲自撰文叙其始末,立碑于昭陵左侧。上元年间,加谥为文德顺圣皇后。
太宗贤妃徐惠,是湖州长城县人。出生后五个月就能说话,四岁就能通读《论语》、《诗经》,八岁就能自己做文。其父徐孝德,曾试着要她模拟《离骚》做《小山篇》,其辞有:“仰望幽深岩谷而流目,抚摸桂树枝叶以凝想。千秋万代啊难逢此遇,芳草何故啊独自前往?”孝德大惊,知其文才不可掩盖,由此所做论著便盛传于世。太宗闻知,召纳她为才人。手中不曾放下书本,而文辞富丽华美,为文挥笔而成。太宗更加礼重顾念,擢升孝德为水部员外郎,徐惠也累升至充容之位。
贞观末年,太宗多次调集兵马讨伐平定四方夷狄,逐渐兴建宫馆楼台,百姓劳苦愁怨。徐惠上疏极力劝谏,说:“东方戍守辽海,西部征讨昆丘,士马疲惫耗损,漕运之粮漂没;捐损有尽之农功,填塞无穷之巨壑;图谋未获之他众,丧损已成之我军。因此土地广阔,并非长治久安之术;人民劳累,才是易生祸乱的根源。”还说:“翠微、玉华等宫殿,虽说因山借水,并非没有筑构之苦,而工力之费和雇取人,不能说没有烦扰之弊。有道的君主,以己安逸来使人安逸;无道的君主,以己安乐来安乐自身。”并且还说:“技巧珍玩实为亡国之刀斧,珠玉锦绣实为荡心之毒药。侈奢华丽纤细奇美之作,不可不加以遏止。心志骄盈于功成名就,身体安逸于时泰民安。”其言辞恳切,其旨意精深,大抵诸如此类。太宗赞赏其言,奖赐甚厚。太宗逝世之后,徐惠因悲痛追思而生疾病,还不肯服药,说:“太宗待我甚厚,如能先为狗马侍奉园寝,就是我的愿望了。”还用七言诗与连珠以表现其心愿。永徽元年(650)去世,时年二十四岁,赠予贤妃,陪葬于昭陵石室。
徐惠之弟徐齐聃,齐聃之子徐坚,都以学问闻名,其妹为高宗婕妤,也有文才,世人比之为汉代班氏家族。
高宗废后王氏,是并州祁县人,北魏尚书左仆射王思政的孙女。堂伯母同安长公主因见王氏温顺善良,告知太宗娶为晋王之妃。晋王入居东宫后,她也进封为皇太子妃,并提升其父仁。。为陈州刺史。皇太子即位后,立王氏为皇后,以仁。。为特进,封魏国公;其母柳氏,封魏国夫人。仁。。逝世后,赠予司空。
其初,萧良娣有恩宠,而武才人于贞观末年以先帝宫人出居感业寺,此时被召纳为高宗昭仪,不久就与王皇后、萧良娣争宠,互相诋毁揭短。而武昭仪诡诈阴险,诬陷王皇后与其母挟媚道蛊惑皇上,高宗相信其言,解除魏国夫人门籍不许入宫,罢免王皇后之舅柳。。中书令之职。李义府等人暗地佐助武昭仪,以偏邪之言激帝发怒,以致下诏废黜王皇后、萧良娣皆为庶人,囚禁于宫中。王皇后同母兄、萧良娣族人全都流放于岭南。许敬宗又上奏说:“仁。。并无他功,以宫掖私恩之故,超列于三公,如今庶人阴谋扰乱宗社,其罪应当灭族,仁。。应当斫棺,陛下不穷尽其诛灭,只流放其家属,仁。。不应继续庇荫违逆子孙。”下诏尽夺仁。。的官职爵号。王皇后与萧良娣不久即被武后所杀,并追改后姓为“蟒”,良娣为“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