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九(6/6)

君集被诛之后,迁任刑部尚书,参预朝政。

当时茂州俚童张仲文自称天子,有关官员论定他冒犯乘舆有罪当死,代理刑部尚书韦挺上奏说“:俚童所说的话乃是妖言,不应坐以死罪。”太宗发怒说:“你敢作威作福于下民,而归暴虐之名于我吗?”韦挺失态趋出。张亮为韦挺直言辩护。太宗说:“您想博取刚正的名声吗?”张亮不赔小心,太宗明白后才说:“宁可使我受屈,也要申明您的奏请。”最后俚童竟免死罪。

太宗将伐高丽,张亮多次劝谏,太宗不予采纳,于是自请前行,下诏担任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兵从东莱浮海,袭破辽东沙卑城,进驻建安时,营垒未立,贼众已至,张亮不知所为,仅踞胡床之上,直视而无所言,众人反以为勇,得以自安。其副将张金树下令击鼓于军,士卒奋击,因而破贼。到随从太宗返回,行至并州时,才得罪被逮。

起初,张亮抛弃故妻,另娶李氏。李氏嫉妒凶悍,与歌儿私通,养作儿子,取名慎几。张亮之子张耾多次谏止,张亮都不接受。李氏爱好旁门左道,与巫觋交结往来,干涉政事。张亮治理相州时,养子公孙节以谶书有“弓长之主当别都”

的话,张亮自以为相州本是旧都“弓长”是其姓氏,暗有异谋。术士程公颖,张亮平素与他相善,便私下对他说:“您从前说陛下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怎么说得这么神?”公颖心知其意,便称张亮卧如龙形,必能大贵。张亮说:“国家必将有乱,我臂上的龙鳞将奋起,慎几也将大贵。”

公孙常是公孙节之兄,张亮对他说:“我有侍妾,相面者说必为诸王姬。”公孙常说“:我侄子大品说,有神明告知您的名字载在谶书。”张亮大喜。恰遇陕州人常德告发其阴谋,并上言说张亮养义子五百人。太宗派遣马周审理此事,张亮辩解说:“囚徒畏死,诬陷我啊。”随即自述是佐命旧臣。太宗说“:张亮养义子五百人要干什么?正是想造反罢了。”下诏百官集议,都说张亮之罪应当诛死。太宗便派长孙无忌、房玄龄前往监狱对他说:“法令,对天下之人都应公平,与您共守此法。您不注意自身修养,落到如此地步,有什么办法呢?”于是斩首于西京,并籍没其家。

薛万均本是敦煌人,后来移居京兆府咸阳县。父亲薛世雄,大业末年任涿郡太守,万均与其弟万彻因此客居幽州,以其才力勇武为罗艺所厚善。与罗艺一同归朝,高祖授予万均爵为上柱国、封为永安郡公。

窦建德曾率众十万人入寇范阳,罗艺出兵迎击。万均说:“众寡悬殊,不能硬拼,应当用计谋取胜。”随即教罗艺用羸弱兵卒阻水布阵以诱敌,万均自率精骑一百名藏匿城左。建德军队渡河时,趁其半渡出击,大败其众。第二年,建德率二十万骑兵前来进攻,贼兵已经攀上城墙,万均与万彻率领敢死勇士百人钻出地道,掩袭其背,贼众惊溃而去。秦王平定刘黑闼时,任命万均为右二护军,北门长上。

柴绍出讨梁师都时,命万均为副帅,万彻也随同出征。离朔方数十里地时,突厥兵马大至,王师退却,万均兄弟纵横击杀,斩其骁将,虏阵大乱,乘势大破其众,俘获及杀伤甚多。突厥败走后,王师进军围困师都。诸将都认为城险难以攻下,万均说:“城中有死气,鼓音不能成声,这是破亡的征兆。”不久贼众果然斩师都之首归降。后任左屯卫将军。

不久担任沃沮道行军副总管,随同李靖征讨吐谷浑。大军抵达青海,万均、万彻各率百名骑兵行走在前,结果与虏寇相遇,万均单枪匹马冲锋陷阵,无人敢来阻挡。还阵后对诸将说“:贼寇容易对付。”再次驰马进击,斩首数千级,勇气为三军之冠。追击虏寇抵达积石山时,大风吹折军旗,万均说:“虏寇就要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