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4/6)

,与太常 少卿祖孝孙受诏定雅乐,是正钟律云。

威从孙德玄,隋大业中,起家国学生。祖照,尚周文帝义阳公主,封钜鹿郡公。 父彦,袭爵,终隋西平太守。兄德明,师事陈留王孝逸,通知文史。汉王谅反,遣 将綦良攻黎州。德明年十八,募士五千,号令严整,倍道击贼,破之。以功擢累齐 王府属。坐事免。高祖兵叩长安,而宗室孝基、神符、道宗及窦诞、赵慈景等并系 狱,隋将卫文升、阴世师欲杀之,德明谏曰:“罪不在此,杀之无伤于彼,祗取怨 焉,不如纵之。”乃止。长安平,谒高祖,终不自言,时称长者。拜考功郎中。从 秦王击王世充。封显武男,历常、爱二州刺史,卒。德玄始为高祖丞相府千牛,历 太宗时不甚显,高宗以旧臣,自殿中少监为御史大夫,岁中迁司元太常伯。时帝又 以源直心为奉常正卿,刘祥道为司刑太常伯,上官仪为西台侍极,郝处俊为太子左 中护,凡十余人,皆帝自择,以示宰相李勣等,皆顿首谢。麟德初,进检校左相, 勤职约己,天子尝临朝,咨其清素,加以赐赉。居位数年,赞图封禅事,与李勣皆 为使。帝次濮阳,问古谓帝丘,德玄不能对,许敬宗具道其然,帝称善。敬宗自矜 于人,德玄知,不为忤,众服其量。礼成,进爵二级。以弟德远未及爵,愿分封, 诏可,故德玄封钜鹿男,德远乐安男。德玄迎时取合,未尝有过,然无它补益。卒, 年六十九,赠光禄大夫,幽州都督,谥曰恭。

赞曰:高、窦虽缘外戚姻家,然自以才猷结天子,厕迹名臣,垂荣无穷,时有 遇合,故见诸事业。古来贤豪,不遭与运,埋光铲采,与草木俱腐者,可胜咤哉! 窦宗自魏讫唐,支胄扶疏数百年,所冯厚矣。

部分译文

高俭字士廉,以字显于世,他是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其父高励为乐安王,入隋后任职为洮州刺史。士廉敏慧而有度量,状貌就像画出的一样,书读一遍就能背诵,应对灵敏。隋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都是显贵旧臣,与士廉结为忘年之友,由此士廉知名。自以为本是北齐宗室之后,不想广交师友,隐居于终南山下。吏部侍郎高孝基劝他出来做官,便在仁寿年间,应举于文才甲科,补任治礼郎。斛斯政投奔高丽,士廉坐与他相友,被贬为朱鸢县主簿,因母亲年老不能居于瘴疠之地,便留其妻鲜于氏奉养而行。恰逢天下大乱,京师音讯阻绝,交趾太守丘和署为司法书佐。当时钦州俚帅宁长真率兵进犯交趾,丘和恐惧,打算出迎,士廉说:“长真兵众虽多,但孤军远来,其势不能持久,城中兵士还能作战,为何受制于人呢?”丘和便命士廉为行军司马,率兵迎击,大破其众。

高祖遣使领兵巡行岭南,武德五年(622),与丘和前来归降,那时秦王为雍州牧,引荐士廉为雍州治中,很亲近尊重他。隐太子与秦王嫌隙加深后,士廉便与长孙无忌秘密商议往讨,于当天率领吏士释放囚徒发给兵器铠甲,前赴芳林门助战。秦王为皇太子后,授士廉官为太子右庶子。后升任侍中,封为义兴郡公。坐隐匿王王圭章奏不及时上闻之过,左迁安州都督。

后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人习俗怕鬼而忌讳重病,虽父母病重也不亲临服侍,而用竿头挂食物以让父母自取,兄弟之间不互借钱财。士廉为此设立条教,多方晓谕诱导督促落实,使其风俗顿时改变。引导儒生讲论经义,使蜀地学校再次兴盛。秦代李冰疏导汶江之水灌溉田地,沿渠之地每顷价值千金,富强之家多相侵夺。士廉在旧渠之外更开支渠,以增加灌溉面积,蜀人赖此更加富裕。

后来入朝任吏部尚书,进封为许国公。士廉善于鉴别人才,又熟知姓氏族谱,凡所委用,无不人地两当。高祖皇帝逝世后,代行司空,负责营建山陵;加爵为特进,迁任尚书右仆射。士廉家族三世担任此官,世人以其贵为荣。

太宗巡幸洛阳,由皇太子监国,命士廉摄太子少师之职。并下达手诏说“:我能端居高拱于三川,而不忧关中,正是因为托付给你呀!”几年之后,上表请求离职,太宗听其解除右仆射之职,加爵为开府仪同三司,照旧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参知政事。太宗征讨高丽,皇太子监国进驻定州。又摄太子太傅,同掌朝廷机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