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七(3/7)

之恩,蔽其元良,以据神器,何旅颜面见唐家宗庙、大 帝陵寝哉!臣谓天意人事,还归李氏。物极则复,器满则覆;当断不断,将受其乱。 诚能高揖万机,自怡圣心,史臣书之,乐府歌之,斯盛事也。臣闻见过不谏非忠, 畏死不言非勇。陛下以臣为忠,则择是而用;以为不忠,则斩臣头以令天下。”书 闻,不报。

于是魏元忠为张易之克弟所构,狱方急,安恒独申救曰:

王者有容天下之量,故济其心;能进天下之善,故除其恶。不然,则神鬼冯怒, 阴阳纷舛。陛下始革命,勤秉政枢,博逮谋猷,天下以为明主。暮年厌怠,谗佞炽 结,水火相灾,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天下以为暗君。邪正糅进,狱讼冤剧。何昔 是而今非邪?居安忘危之失也。

窃见元忠廉直有名,位宰相,履忠正,邪佞之徒嫉之若雠。易之兄弟无功无德, 但以冯附,不阅数期,位势隆极,指马献蒲,先害善良。自元忠下狱,人人偶语, 谓易之交乱,且及四国。烈士抚髀,忠臣钳口,惧易之之权,恐先谏受戮,虚死无 名。况贼虏方强,赋敛重困,而自纵谗慝,摇变遐迩。臣恐四夷低目窥觇,为边鄙 患,百姓托义以清君侧,逐鹿之人叩关而至,陛卫左右,从中以应,争锋硃雀之门, 问鼎大明之宫,陛下何以谢之?臣今计者,莫若收雷电之威,解恢恢之网,复爵还 位,君臣如初,则天下幸甚。陛下纵不能斩佞臣,塞人望,且当抑夺荣宠,翦其羽 翅,无使骄横为社稷之忧。

疏奏,易之等大怒,遣刺客邀杀之,赖凤阁舍人桓彦范等悉力营解,乃免。

神龙初,为习艺馆内教。节愍太子难,或谗安恒豫谋,死狱中。睿宗立,知其 枉,诏赠谏议大夫。

薛登,常州义兴人。父士通,为隋鹰扬郎将。江都乱,与州民闻人遂安据城拒 贼。武德初,持地自归,授东武州刺史。辅公祏反,士通与贼将西门君仪战,破之。 及平,封临汾侯。终泉州刺史。

登通贯文史,善议论,根证该审,与徐坚、刘子玄齐名。调阆中主簿。天授中, 累迁左补阙。时选举滥甚,乃上疏曰:

比观举荐,类不以才,驰声假誉,互相推引,非所谓报国求贤者也。古之取士, 考素行之原,询乡邑之誉,崇礼让,明节义,以敦朴为先,雕文为后。故人崇劝让, 士去轻浮,以计贡贤愚为州之荣辱。昔李陵降而陇西溯,干木隐而西河美。名胜于 利,则偷竞日销;利胜于名,则贪暴滋煽。盖冀缺以礼让升而晋人知礼,文翁以经 术教而蜀士多儒。未有上好而下不从者也。汉世求士,必观其行,故士有自脩,为 闾里推举,然后府寺交辟。魏取放达,晋先门阀,梁、陈荐士特尚词赋。隋文帝纳 李谔之言,诏禁文章浮词,时泗州刺史司马幼之表不典实得罪,由是风俗稍改。炀 帝始置进士等科,后生复相驰竞,赴速趋时,缉缀小文,名曰策学,不指实为本, 而以浮虚为贵。

方今举士,尤乖其本。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 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觅者,自求也,非彼知之义。是以耿介之士 羞于自拔,循常小人弃疏取附。愿陛下降明制,颁峻科,断无当之游言,收实用之 良策,文试效官,武阅守御。昔吴起将战,左右进剑,吴子辞之,诸葛亮临阵,不 亲戎服,盖不取弓剑之用也。汉武帝闻司马相如之文,恨不与同时,及其至也,终 不处以公卿之位,非所任故也。汉法,所举之主,终身保任。杨雄之坐田仪,成子 之得魏相,赏罚之令行,则请谒之心绝;退让之义著,则贪竞之路销。请宽年限, 以容简汰,不实免官,得人加赏,自然见贤不隐,贪禄不专矣。

时四夷质子多在京师,如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荣,皆因入侍见中国法度, 及还,并为边害。登谏曰:

臣闻戎、夏不杂,古所戒也。故斥居塞外,有时朝谒,已事则归,三王之法也。 汉、魏以来,革袭衣冠,筑室京师,不令归国。较其利害,三王是而汉、魏非,拒 边长而质子短。昔晋郭钦、江统以夷狄处中夏必为变,武帝不纳,卒有永嘉之乱。 伏见突厥、吐蕃、契丹往因入侍,并被奖遇,官戎秩,步黉门,服改氈罽,语习楚 夏,窥图史成败,熟山川险易。国家虽有冠带之名,而狼子孤恩,患必在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