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二(3/5)

器,非所及则不能度,非所受则无以容,况天下之大、 士类之众,可委数人手乎!又尸厥任者,间非其选,至为人择官,为身择利,下笔 系亲疏,措情观势要,悠悠风尘,此焉奔竞,使百行折之一面,九能断之数言,不 亦难乎。

且臣闻莅官者,不可以无学。传曰:“学以从政,不闻以政入学。”今贵戚子 弟一皆早仕,弘文、崇贤、千牛、辇脚之类,程较既浅,技能亦薄,而门阀有素, 资望自高。夫所谓胄子者,必裁诸学,少则受业,长而入官,然后移家事国,谓之 德进。夫少仕则不务学,轻试则无才。又勋官、三卫、流外之属,不待州县之举, 直取书判,非先德后言之谊。

臣闻国之用人,如人用财,贫者止糟糠,富者馀粱肉。故当衰弊乏贤,则磨策 朽钝以驭之;太平多士,则遴柬髦俊而使之。今选者猥多,宜以简练为急。窃见制 书,三品至九品并得荐十,此诚仄席旁求意也。但褒贬不明,故上不忧黜责,下不 尽搜扬,莫慎所举,而苟以应命。且惟贤知贤,圣人笃论。皋陶既举,不仁者远。 身苟滥进,庸及知人?不择举者之紧,而责所举之滥,不可得已。以陛下圣明,国 家德业,而不建经久之策,但顾望魏、晋遗风,臣窃惑之。愿少遵周、汉之规,以 分吏部选,即所用详,所失鲜矣。

不纳。进拜文昌左丞、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迁地官尚书,检校纳言。 玄同与裴炎缔交,能保终始,故号“耐久朋”

先是,狄仁杰督太原运,失米万斛,将坐诛,玄同救免。而河阳令周兴未知也, 数于朝堂听命。玄同曰:“明府可去矣,毋久留。”兴以为沮己,衔之,至是诬玄 同言“太后老矣,当复皇嗣”后不察,赐死于家,年七十三。初,监察御史房济 监刑,谓曰:“丈人盍上变?冀召见,得自陈。”玄同曰;“人杀与鬼杀等耳,不 能为告事人!”玄同子恬,字安礼,事亲以孝闻。第进士,为御史主簿。开元中。 至颍王傅。

李昭德,雍州长安人。父乾祐,贞观初为殿中侍御史。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卒, 太宗欲斩之,乾祐曰;“法令与天下共之,非陛下独有也。仁轨以轻罪致极刑,非 画一之制。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帝意解,繇是免死。迁侍御史。母卒, 庐墓侧,负土成坟。帝遣使就吊,表异其闾。历治书侍御史,有能名。永徽初,擢 御史大夫,为褚遂良所恶,出为邢、魏二州刺史。乾祐虽强直,而昵小人。尝为书 与所善吏,刺取朝廷事,迷隐其辞,为吏所卖,遂良白发于朝,坐流驩州。台拜沧 州刺史。入为司刑太常伯,举雍州司功参军崔擢为尚书郎,不得报,私语擢所以然。 后擢犯罪,告乾祐漏禁中语以自赎,诏免官,卒。

昭德强干有父风,擢明经,累官御史中丞。永昌初,坐事贬振州陵水尉。还为 夏官侍郎。如意元年,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后营神都,昭德规创文 昌台及定鼎、上东诸门,标置华壮。洛有二桥,司农卿韦机徙其一直长夏门,民利 之,其一桥废,省巨万计。然洛水岁淙啮之,缮者告劳。昭德始累石代柱,锐其前, 厮杀暴涛,水不能怒,自是无患。俄检校内史。薛怀义讨突厥,以昭德为行军长史, 不见虏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