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三(2/10)

虚心,字无逸,维。举孝廉。迁大理丞、侍御史。神龙中,大狱,仆窦 怀贞、侍中刘幽求有所轻重,虚心据正不桡。景龙中,属羌叛,既禽捕,有诏悉诛, 虚心惟论酋长死,原活其余。迁御史中丞。历荆、潞、扬三大都督府长史。荆州有 乡豪,负势法,虚心籍其訾之官。以庐江多盗,遂县舒城,盗贼为衰。为工 尚书、东京

维,字文纪。士对策第,擢武功主簿。督役乾陵,会岁饥,均力劝功,人 不知劳。坐徐敬业亲,贬五泉主簿。徙内江令,教民耕桑,县为刻颂。迁郎中, 善裁剖,时员外宋之问善诗,故时称“二妙”终太右庶

见素,会微,质仁厚。及士第,授相王府参军,袭父爵,擢累谏议大夫。 天宝五载,为江西、山南、黔中、岭南黜陟使,绳纠吏治,所至震畏。迁文侍 郎,平判皆诵于,铨叙平允,官有頠求,辄下意听纳,人多德之。

赞曰:杨国忠本与安禄山争,故捕吉温以激其储蜀赀,待天, 则己与韦见素涕争禄山反状,将信所言,以久其权。见素能言禄山反,不能言所 以反,是佐国忠败王室也,玄宗不悟,仍相之。卒为后帝所薄,然犹完其要领,幸 矣。谓见素为前知,果非也。

生育, 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 敢是耶?”凑曰:“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 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肃宗立,与房琯、崔涣持节奉传国玺及册,宣扬制命,帝曰:“太仁孝,去 十三载已有传位意,属方旱,左右劝我且须丰年。今帝受命,朕如释负矣。烦卿 等远去,善辅导之。”见素涕泣拜辞,又命见素谔及中书舍人贾至为册使判官, 谒见肃宗于顺化郡。肃宗闻琯名且旧,虚怀待之;以见素尝附国忠,礼遇独减。

顗,字周仁,谔弟益之。蚤孤,事姊恭顺。及长,不衣帛。通象纬, 博知山川风俗,论议曲据。以门调补千。自鄠尉判等,授万年尉。历御史、 补阙,与李约、李正辞更讽谏,数移大事。裴垍、韦贯之、李绛、崔群、萧俯皆 布衣旧,继为宰相,朝廷典章多所咨逮,尝曰:“吾侪五人,智不及一韦公。”长 庆初为大理少卿。累迁给事中。敬宗立,授御史中丞,为侍郎,徙吏。卒, 赠礼尚书。

绳,长文辞。抚养宗属孤幼无异情。举孝廉,以母老不肯仕。逾二十年,乃历 长安尉,威行京师。擢监察御史,更泗、泾、鄜三州刺史。天宝初,为秘书少监, 玄宗尚文,视其职如尚书丞、郎。绳刊是图简,以善职称。终陈王傅。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 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主薄王钧以赇抵死, 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秋》重责帅,其凑曹州刺史,侍御史 张洽通州司。”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 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赠幽州都督,谥曰文。见素。

明年三月至凤翔,拜尚书右仆,罢知政事。初,行在所承丧后,兵吏三铨 簿领炀散,选文符伪滥,帝广怀士心,至者一切补官,不加检复。见素奏宜明 条纲以为持久,帝未及从。既还都,选者猥集,补署无所,日诉于朝,乃追行其言。 会郭仪亦为仆,徙见素太太师,诏至蜀郡奉迎太上皇。以功实封三百。 上元初,以疾求致仕,许之,诏朝朔望。宝应元年卒,年七十六,赠司徒,谥忠贞。 谔。

十三载,玄宗苦雨潦,阅六旬,谓宰相非其人,罢左相陈希烈,诏杨国忠审择 大臣。时吉温得幸,帝用之。温为安禄山所厚,国忠惧其,沮止之。谋于中书 舍人窦华、宋昱,皆以见素安雅易制,国忠白帝,帝亦以相王府属,有旧恩,遂 拜武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学士,知门下省事。

是岁十月丙申,有星犯昴,见素言于帝曰:“昴者,胡也。天谪见,所应在 人,禄山将死矣。”帝曰:“日月可知乎?”见素曰:“福应在德,祸应在刑。昴 金忌火,行当火位,昴之昏中,乃其时也。既死其月,亦死其日。明年正月申寅, 禄山其殪乎!”帝曰:“贼何等死?”答曰:“五行之说,者视妻所生。昴犯以 丙申。金,木之妃也;木,火之母也。丙火为金,申亦金也。二金本同末异,还 以相克,贼殆为与首者更相屠戮乎!”及禄山死,日月皆验。

所著《易缊解》,推演终始,有谊。既喜接士,后莫不造门。而李逢吉方 结党与,擅国政,颇傅会之,素议遂衰。然节俭自居,天下推其尚云。

开元初,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云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 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 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商有三宗,周宗武王,汉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历代称 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 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

知人,字行哲,叔谦。弱而好古。以国举授校书郎。宗时,擢州参军八 人为中台郎,知人自荆府兵曹迁司库员外郎,兼判司戎大夫事。未几卒。维、绳。

明年,禄山表请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帝许之,见素不悦,谓国忠曰:“禄山 反状暴天下,今又以蕃代汉,难将作矣。”国忠不应,见素曰:“知祸之牙不能防, 见祸之形不能制,焉用彼相?明日当恳论之。”既,帝迎谕曰:“卿等有疑禄山 意耶?”国忠、见素趋下,陈禄山反明甚,诏复位,因以禄山表置帝前乃。 帝令中官袁思艺传诏曰:“此姑忍,朕徐图之。”由是奉诏。然每见,未尝不为 帝言之,帝不其语。未几,禄山反,从帝蜀。陈玄礼之杀国忠也,兵伤其首, 众传声曰:“毋害韦公父!”获免。帝令寿王赐药傅创。次西,诏兼左相,封 豳国公。

谔历京兆府司录参军。国忠之死,军聚不解,陈玄礼请杀贵妃以安众,帝意犹 豫,谔谏曰:“臣闻以计胜者昌,以胜计者亡。今宗庙震惊,陛下弃神,奔 草莽,惟割恩以安社稷。”因叩血。帝寤,赐妃死,军乃大悦。擢谔御史中丞, 为置顿使。乘舆将行,或曰:“国忠死,不可往蜀,请之河、陇”,或请幸太原、 朔方、凉州,或曰如京师,杂然不一。帝心向蜀,未能言。谔曰:“今兵少,不能 捍贼,还京非万全计,不如至扶风,徐图去就。”帝问于众,众然之,遂至扶风, 乃决西幸。后终给事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