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五(5/7)

德文校书郎。始,帝访御史中丞狄兼暮,以仁杰功,且言五 王遗烈,乃求其后,秩以官。唯彦范后无闻云。

赞曰:五王提卫兵诛嬖臣,中兴唐室,不淹辰,天下晏然,其谋深矣。至谓中 宗为英王,不尽诛诸武,使天子藉以为威,何其浅耶?衅牙一启,为艳后,竖儿所 乘,劫持戮辱,若放豚然,何哉?无亦神夺其明,厚韦氏毒,以兴先天之业乎?不 然,安李之功,贤于汉平、勃远矣!

部分译文

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年轻时因门荫调补右翊卫,升司卫主簿。狄仁杰曾说“:以君的才能,一定能担重任,不限于当初的门荫。”对他礼待甚厚。不久,升任监察御史,至长安三年(703),升至御史中丞。长安四年(704),转为司刑少卿。那时,司仆卿张昌宗引妖人占卜,言语中图谋不轨。御史中丞宋瞡要求深究其罪,武后因张昌宗曾自首,不许深究。桓彦范上疏谏“:张昌宗无功而蒙圣宠,心藏叛乱意图,竟然妄测天命,以致皇神降怒,自招罪咎。他之所以自首上报,那是为了一旦事情暴露,可以因自首而免罪;未曾败露,那就等待时机叛逆。

这样凶险奸诈之臣,专谋蛊惑圣心。他既自首,而仍要妖人祈福免灾。此正足以证明他本就无悔改之意。这次如果原谅了他,张昌宗定会自诩应了天运,天下之人也会以为天命所归而跟从。父亲活着时就自称尊的,是为逆子;君主健在时,谋夺君位的,是为逆臣。有逆臣而不诛杀,社稷必亡。恳请将张昌宗交付三司审讯。”武后不听。那时内史李峤等人也多次奏称:“过去遭酷吏诬陷而破家的,请为他们昭雪。”武后犹疑未采纳。

桓彦范再次上疏:“自文明年后获罪之人,除扬州、豫州、博州三州的不可赦外,其他的人均该赦免。”表疏前后共十次,终于被采纳。桓彦范曾说:“大理,是人命所悬之处,一定不可以顺应某些人的旨意而编造假判词以求自己的苟安。”

凤阁侍郎张柬之准备诛杀张易之等人,找桓彦范一同制定策略。那时,以桓彦范、敬晖为左右羽林将军,将禁兵交付给他们。那时,皇太子(后为中宗)住在北门宫中,桓彦范、敬晖谒见太子,秘密陈述诛张计划。神龙元年(705)正月,桓彦范、敬晖率羽林军与将军李湛、李多祚、杨元琰、薛思行等千骑共五百人讨伐张易之兄弟,令李湛、李多祚去东宫迎皇太子,兵到玄武门,桓彦范等人护拥太子斩杀卫兵,夺关而入。士兵们都大声喧闹起来。那时,武后正居住在迎仙宫的集仙殿,就在殿外廊庑下将张易之兄弟处死。武后始见变乱,惊而起身,看见皇太子,说:“原来是你干的,那两个小子既已被杀,你可回东宫了。”桓彦范上前说:“太子今天不可以回东宫。以前天皇去世时将爱子托付给陛下。却一直让他住在东宫。群臣时刻思念天皇之恩德,肃清内难。这是天意人心都归向李家。臣等谨奉天意,希望陛下传位给太子,使李家天下万代不绝,这就是天下之大幸了。”武后又躺下了,不再说话。第二天,则天皇帝正式让位,中宗复位。任桓彦范为侍中,封爵谯郡公,赐实封五百户。

桓彦范又上疏告诫皇帝:“《诗》以《关睢》篇为首,说的是后妃是人伦的根本,国家治乱的开端。所以有了娥皇、女英,舜之道兴旺;有了太任、太姒,周之宗发达。商纣最后逃奔南巢,祸患起于妹喜,鲁桓公的国被灭,根子在于齐姜。此刻臣见陛下每次临朝听政,皇后定要坐在殿上帷幔后面,干预政事。

臣等愚昧,只见史书记载各位君主,有与妇人商量政事的,没一个不是国破身亡的。况且以阴乘阳,是违背天理;以妇驭夫,是违背人理。违背天理将不祥,违背人理为不义。所以《书》上说:‘母鸡叫晨,家庭就会离乱。’《易》上说:‘妇女在家中,是主持饮食的。’意思是妇女不得干预外政。恳请皇上以社稷为重,令皇后不要到正殿参与外朝,专居内宫,修正女教以辅佐天子。

“臣还听说京师市内议论纷纷,都说胡僧慧范矫托佛法迷惑欺骗后妃,得以出入宫禁,扰乱时政。陛下曾微服简从,多次到慧范家去。上下狎玩,有亏尊严。

臣听说兴化达到国治,是由于听信善言;使国家强盛人民安康,是由于坚决除恶。

孔子曾说:‘用旁门邪道来乱政的人,该杀;借鬼神妖魔来危害百姓的人,该杀。’今日的慧范,就是乱政害民的人。若不迅速诛杀,必生变乱。除恶必须铲根,恳请皇上早日裁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