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兄弟,以均守建安,而垍为卢溪郡司马,埱自给事中为宜春郡司马。 岁中,还,垍为太常卿。
帝西狩至咸阳,唯韦见素、杨国忠、魏方进从。帝谓力士曰:“若计朝臣当孰 至者?”力士曰:“张垍兄弟世以恩戚贵,其当即来。房琯有宰相望,而陛下久不 用,又为禄山所器,此不来矣。”帝曰:“未可知也。”后琯至,召见流涕。帝抚 劳,且问:“均、垍安在?”琯曰:‘臣之西,亦尝过其家,将与偕来。均曰: “马不善驰,后当继行。’然臣观之,恐不能从陛下矣。”帝嗟怅,顾力士曰: “吾岂欲诬人哉?均等自谓才器亡双,恨不大用,吾向欲始全之,今非若所料也。” 垍遂与希烈皆相禄山,垍死贼中。
赞曰:说于玄宗最有德,及太平用事,纳忠惓惓,又图封禅,发明典章,开元 文物彬彬,说力居多。中为奸人排摈,几不免,自古功名始终亦几希,何独说哉! 至子以利遽败其家。若瑰、颋再世称贤宰相,盛矣!
部分译文
苏瑰,字昌容,是雍州武功人,隋朝时尚书仆射苏威的曾孙。科试得中进士,补为恒州参军。母丧期间极度悲哀。
左庶子张大安上表荐举他孝悌,提拔为豫王府录事参军,历任朗、歙二州刺史。
那时,来俊臣因贪淫罪贬为同州参军。人们担心来俊臣会再被起用,很多人写信给苏瑰,苏瑰将这些使者叱退说:“不才我任职州官,高下自然遵照一定规格,怎会错待一个小人呢?”来俊臣还未到达所贬州就被召回,对苏瑰心中怀恨。
因此,苏瑰连连外徙,不得入京。很久以后,转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理位置很重要,且多产珠翠珍怪。前任长史张潜、于辩机都收取了好多万,而苏瑰只单身及简单行装,自我约束很严,又调为同州刺史。
那年天旱,戍防的兵不能赴戍所。
苏瑰上疏奏请:“守卫是不可以缺少的,应该每月再增加一半粮食,使他们能供应充足,不至于缺班。还应该省去进献物品,停止不急需的营造工程。”奏书上去,不见回答。那时十道使搜括天下的逃亡户,并不为他们立籍,百姓们害怕被搜括,就流落到邻县旁州,并相互隐瞒。
苏瑰请求罢去十道使,搜罗逃户事交由州县办理,事先准备好登记册,天下同一天检查,杜绝了隐瞒。每年核实一次,据此确定租赋劳役,可避免多征役夫。武后建佛寺、立庙塔,没一年不派劳役。苏瑰认为“:浪费严重,虽然不要国库拿钱出来,但重要的是百姓的生产日见困难。
百姓不足,君王怎能富足?天下的僧人尼姑有一多半是假的。恳请合并寺庙,定出僧人尼姑的数目,缺了再补。”武后觉得他说得很好。
神龙初年,入京任尚书右丞,封爵怀县男。苏瑰明晓法令,十分了解台省的旧章。当时的律、令、格、式均特命他删正。再升为户部尚书,任为侍中,留守京师。
中宗复位,郑普思以妖幻之术任秘书员外监。他的党羽分布在岐州与陇州之间,到处煽动诱骗作乱。苏瑰将郑普思逮捕入狱,穷追到底。郑普思的妻子以鬼道为韦后所宠,能随意出入禁中。
因此中宗特下敕要苏瑰不要再追究。苏瑰在朝廷力争郑普思不可赦,皇帝仍旧犹豫。司直范献忠———苏瑰让他审讯郑普思的人———进言“:苏瑰身为大臣不能诛杀叛逆小人而报答天子,犯了大罪,请让臣先诛杀苏瑰。”那时,仆射魏元忠叩头说“:苏瑰是忠厚长者,用刑不会错,郑普思依法该当死罪。”皇帝不得已,将郑普思流放到儋州,其余党徒都处死。苏瑰后来升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晋封爵许国公。
皇帝将行南郊大祀,国子祭酒祝钦明建议皇后为第二祭献者,安乐公主为最后祭献者。苏瑰认为这样做于礼不合,在皇帝面前指责祝钦明。皇帝虽然心中明白,但终于照祝钦明的建议行礼。
那时,公卿大臣初次为官者,照例要献食天子,称之为“烧尾”,苏瑰初任仆射,独不进献。到侍宴时,将作大匠宗晋卿说:“任官仆射竟不烧尾,岂不喜哉?”皇帝听了默不做声,苏瑰对皇帝解释说:“宰相一职,主管调和阴阳,代天治理万物。现在粮价暴涨,百姓穷困,宿卫兵中还有三天都没吃饭的,臣实在愚蠢不能称职,所以不敢烧尾。”
皇帝驾崩,遗诏让皇太后临朝,相王任太尉辅政。韦后召宰相韦安石、韦巨源、萧至忠、宗楚客、纪处讷、韦温、李峤、韦嗣立、唐休瞡、赵彦昭及苏瑰等人在禁中议事。宗楚客讨好说:“太后临朝,应该停止相王辅政。皇太后与相王有叔嫂不通问之礼。”苏瑰严肃地说:“遗制,是先帝的意思,怎能更改?”宗楚客等人生气了,终于削除相王辅政的事。苏瑰称病不入朝。这个月,韦氏败亡,睿宗即位,升苏瑰为左仆射。
景云元年(710),年老有病,罢政职,任太子少傅。死时年七十二岁。追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赐谥为“文贞”皇太子另次发哀。苏瑰遗嘱薄葬,仅要布车一乘。
苏瑰治州时,考核政绩总能得优秀。
任宰相时,陈述当世的利弊很多。韦温当初任汴州司仓参军,曾因受贿被杖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