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孝忠合兵一处,攻打范阳,那么王武俊等人就会放弃赵州。”皇帝认为他有雄心,封他为御史大夫,又令神策军的莫仁擢等三位将军归他统领。
李晟从魏州领兵向北进攻,王武俊果然撤了赵州的围兵退走。李晟在赵州休整三天,与张孝忠军联合起来,向北进攻恒州,在清苑围困了朱滔的部将郑景济,李晟决河水灌城。田悦、王武俊领兵在白楼作战,张孝忠的部队用竹索拉船,李晟带步兵和骑兵打败了田悦、王武俊,清苑更加危急。朱滔、王武俊非常害怕,发动全部兵力救援,围困了李晟的部队。李晟对内攻击景济,对外又抵抗朱滔等人的攻击,从正月到五月还不能解围。恰巧李晟病得厉害,不能起床,军中共同计议,领兵回定州,叛军不敢追击。
李晟病痊愈后,准备再次进兵,逢皇帝到奉天避乱,又下诏书令李晟即日起兵勤王。但张孝忠的部队夹在两支叛军之间,李晟的部队是他的重要依靠,多次劝阻李晟不要向西进兵,李晟对大家说:“皇帝流亡,臣子当百死一生去救驾,义武想阻止我,我准备留下儿子做人质。”
于是为儿子李凭向张孝忠约婚,并赠送良马。张孝忠有一亲信将领参见李晟,李晟解下自己的玉带送给他,让他去告诉孝忠。于是李晟才得率部越过飞狐口,驻军代州。朝廷下诏书封李晟为神策军行营节度使,进兵到渭北,在东渭桥建营垒,部队经过的地方秋毫无犯。当时刘德信从扈间战败逃回,也驻军渭南,部队喧闹没有纪律,德信进营参见李晟,李晟责问他战败的原因,杀了他,带几个骑兵到德信的营垒慰劳他的军队,没有人敢妄动。李晟兼并了刘德信的部队后,士气更加振奋。
当时朔方镇的李怀光正驻军咸阳,不想让李晟去独当一面,请求皇帝与李晟合兵一处。朝廷命令李晟移营,李晟于是领兵向陈涛斜进发,与李怀光营垒连在一起。李晟每次与敌军作战,必定穿锦绣皮袍,戴绣花帽子,显露自己,在战阵前观察战况,指挥作战。李怀光看见了,不喜欢他这样做,教训他说“:主帅必须稳重,怎能暴露自己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呢?”李晟说:“我原先在泾原,敌人士兵都很怕我,想让他们看见我,乱他们的军心。”怀光不高兴。迟迟不肯进兵,怀有异心。李晟派使者秘密地劝怀光说“:叛军占领了京城,皇帝流亡在外,您应该很快进兵,李晟虽然不成材,但愿意为您打先锋,战死不后悔。”李怀光不采纳。
每逢大军到了都城下,李怀光的部队就掳掠财物,李晟部队纪律严明。李怀光令把掳掠的财物送给他,李晟又推辞说不敢收。怀光阴谋搞垮他的部队,就向皇帝报告说“:神策兵给养赏赐比地方部队优厚,现在叛逆没有剿平,军队待遇不能不同。况且众官兵都这样看,我没有办法解释,请陛下裁决。”李怀光想让李晟自己削减军饷,那么官兵就会怨恨,就容易出乱子。皇帝商议,各路部队与神策军待遇相同,财力将不足,派翰林学士陆贽到怀光军营下诏书,令他与李晟商议一个妥善的办法。李怀光说“:军饷和赏赐不平等,军队怎么打仗?”陆贽多次目视李晟,李晟说:“您是元帅,军政事务可以全权处置,李晟我只领一支部队,听从您的命令,您要增加或减少谁的军饷,我敢不听吗?”李怀光计穷,默不做声,想到削减神策军军饷赏赐的事是自己闹起来的,只好算了。
李怀光在咸阳驻军共八十多天,皇帝多次催他出兵作战,他用等待战机做借口,始终不出兵,暗中勾结朱氵此,反叛的迹象已暴露出来。李晟怕自己部队被怀光吞并,向皇帝建议:“应该先采取措施应变,请调偏将赵光铣、唐良臣、张。。代任洋、利、剑三州刺史,各自领兵守卫,使关中与四川的交通要道畅通。”朝廷没有回音。恰逢吐蕃想帮助朝廷消灭朱氵此,皇帝商议到咸阳督战,怀光非常害怕,怀疑皇帝夺他的兵权,谋反更急迫。
李晟与李建徽、阳惠元都把军营联结起来。恰好朝廷使者到李晟军中,李晟借机下令“:皇帝命令移动防地。”就摆好作战的阵式向东渭桥进发。过几天,李怀光吞并了建徽、惠元的部队,惠元被杀死。
这天,皇帝进驻梁州。骆谷道路狭窄,预先没储备给养,跟随的官员没有粮吃,皇帝叹息说:“早听李晟的话,四川的物资,只坐着就有了。”对浑蠨说:“渭桥在贼军的中心,是绝地孤军,李晟能打胜吗?”浑蠨说:“李晟秉性忠义正直,像高山一样不可动摇,我预料,一定能打败叛军。”皇帝才安下心来。从行宫派李晟的部将张少弘宣布皇帝的口头命令,晋升李晟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晟接受任命,边拜边哭说:“京师是国家的根本,如果都等待观望不进兵,谁能收复它呢?”于是修理衣甲武器,加高城墙,挖深濠沟,筹划收复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