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九十一(4/10)

叛, 河南有齐、蔡叛,梁、徐、陈、汝、白马津、盟津、襄、邓、安、黄、寿春皆戍厚 兵十余所,才足自护治所,实不辍一人以他使,遂使我力解势弛,熟视不轨者无可 奈何。阶此,蜀亦叛,吴亦叛,其他未叛者,迎时上下,不可保信。自元和初至今 二十九年间,得蜀,得吴,得蔡,得齐,收郡县二百余城,所未能得,唯山东百城 耳。土地人户,财物甲兵,较之往年,岂不绰绰乎?亦足自以为治也。法令制度, 品式条章,果自治乎?贤才奸恶,搜选置舍,果自治乎?障戍镇守,干戈车马,果 自治乎?井闾阡陌,仓廪财赋,果自治乎?如不果自治,是助虏为虏。环土三千里, 植根七十年,复有天下阴为之助,则安可以取?故曰:上策莫如自治。中策莫如取 魏。魏于山东最重,于河南亦最重。魏在山东,以其能遮赵也。既不可越魏以取赵, 固不可越赵以取燕。是燕、赵常取重于魏,魏常操燕、赵之命。故魏在山东最重。 黎阳距白马津三十里,新乡距盟津一百五十里,陴垒相望,朝驾暮战,是二津,虏 能溃一,则驰入成皋,不数日间。故魏于河南亦最重。元和中,举天下兵诛蔡,诛 齐,顿之五年,无山东忧者,以能得魏也。昨日诛沧,顿之三年,无山东忧,亦以 能得魏也。长庆初诛赵,一日五诸侯兵四出溃解,以失魏也。昨日诛赵,罢如长庆 时,亦以失魏也。故河南、山东之轻重在魏。非魏强大,地形使然也。故曰:取魏 为中策。最下策为狼战,不计地势,不审攻守是也。兵多粟多,驱人使战者,便于 守;兵少粟少,人不驱自战者,便于战。故我常失于战,虏常困于守。山东叛且三 五世,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沉酣入骨髓,无以为非 者,至有围急食尽,啖尸以战。以此为俗,岂可与决一胜一负哉?自十余年凡三收 赵,食尽且下。郗士美败,赵复振;杜叔良败,赵复振;李听败,赵复振。故曰: 不计地势,不审攻守,为狼战,最下策也。

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会昌中,黠戛 斯破回鹘,回鹘种落溃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遂取之,以为:“两汉伐虏,常以秋 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 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德裕善之。会刘稹拒命,诏诸镇兵讨之, 牧复移书于德裕,以“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 战。成德军世与昭义为敌,王元达思一雪以自奋,然不能长驱径捣上党,其必取者 在西面。今若以忠武、武宁两军益青州精甲五千、宣润弩手二千,道绛而入,不数 月必覆贼巢。昭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虚 袭取。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俄而泽潞平,略如牧策。历黄、池、睦三州 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复乞为湖州刺史。逾年,以考功郎中 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少与李甘、李 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从 兄悰更历将相,而牧困踬不自振,颇怏怏不平。卒,年五十。初,牧梦人告曰: “尔应名毕。”复梦书“皎皎白驹”字,或曰“过隙也”俄而炊甑裂,牧曰: “不祥也。”乃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

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顗,字胜之,幼病目,母禁其为学。举进士,礼部侍郎贾餗语人曰:“得杜顗 足敌数百人。”授秘书省正字。李德裕奏为浙西府宾佐。德裕贵盛,宾客无敢忤, 惟顗数谏正之。及谪袁州,叹曰:“门下爱我皆如顗,吾无今日。”太和末,召为 咸阳尉,直史馆。常语人曰:“李训、郑注必败。”行未及都,闻难作,疏辞疾归。 顗亦善属文,与牧相上下。竟以丧明卒。

令狐楚,字壳士,德棻之裔也。生五岁,能为辞章。逮冠,贡进士,京兆尹将 荐为第一,时许正伦轻薄士,有名长安间,能作蜚语,楚嫌其争,让而下之。既及 第,桂管观察使王拱爱其材,将辟楚,惧不至,乃先奏而后聘。虽在拱所,以父官 并州不得奉养,未尝豫宴乐。满岁谢归。李说、严绶、郑儋继领太原,高其行,引 在幕府,由掌书记至判官。德宗喜文,每省太原奏,必能辨楚所为,数称之。儋暴 死,不及占后事,军大喧,将为乱。夜十数骑挺刃邀取楚,使草遗奏,诸将圜视, 楚色不变,秉笔辄就,以遍示,士皆感泣,一军乃安。由是名益重。以亲丧解,既 除,召授右拾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