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没有消灭,太和、正始、太元时期吴国、蜀国鼎立,开皇年间陈国还割据江南,都招揽有才智的人才,还担心人才流失去资助了敌方。现在田悦一类人刑罚繁多、横征暴敛,只抚恤军人,待读书人像奴隶,本来没有像范睢帮助秦国建立功业、贾季帮助狄国强盛之类的忧虑。如果因为陋习沿袭已久不能立即改革,但应该暂且减裁别驾、参军、司马等官职,州县编制定额内的官吏,粗略计户设置尉。应当在裁减之列的,如果有才德,由当地长官报告朝廷,如果所报不实,推荐的人应当惩罚裁撤。不被人推荐的,随便安置,也有什么害处呢?像魏设置柱国的勋官,当时封给老年德高望重有大功的人,显贵宠爱第一,周、隋时期已给封了很多,国家作为功勋的等级,只封给三十顷田地。又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也是官名,因为它太多,转作阶官等级,随时势订立条规,遇有毛病就改变,为什么要因循守旧怕改革呢?”
奏章送入,没有察看。
卢杞执掌国政,讨厌他,调出京都到苏州任刺史。前一任的刺史因母亲死了服丧离任,杜佑的母亲健在,辞官不赴任,改任饶州刺史。不久升任岭南节度使。杜佑为他们修四通八达的大路,疏散街市住宅区的房屋,用来平息火灾。
朱涯、黎州的百姓三个朝代守住险要不归附朝廷,杜佑征讨平定了这两个地方。
召回朝封为尚书右丞。不久,出京任淮南节度使,因为母亲死服丧要求离任,皇帝下诏书不批准。
徐州节度使张建封病故,军队发生骚乱,要立他的儿子张忄音做节度使,向朝廷请示,皇帝没有批准,因此命令杜佑任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徐泗节度使征讨平定骚乱。杜佑准备战船,派部下将领孟准渡过淮河攻击徐州,没有打胜,领兵退回。杜佑对于领兵打仗应付战场的变化没有长处,因此固守边界不敢进攻。因此朝廷任命张忄音为徐州节度使,分濠、泗两州隶属于淮南节度使。当初,杜佑开挖雷陂用来扩大灌溉面积,开垦海边荒弃的土地为良田,积藏的米达到五十万斛,排列三十座兵营,兵马整齐,四邻都怕他。但姑息放纵部下官吏,所以南宫亻尊、李亚、郑元均到了争夺权力扰乱政局的地步,皇帝替杜佑罢免了他们的官职。
贞元十九年(803),杜佑被任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德宗皇帝病故,朝廷命令他代理冢宰。升任检校司徒,兼度支盐铁使。当时王叔文任副度支盐铁使,杜佑又因为王叔文是宰相,自己就不亲自处理本职事务,王叔文就专擅了度支盐铁使的权力。后来王叔文因母亲病亡守丧回家,杜佑才有所察觉,郎中陈谏说须请示王叔文,杜佑说:“正使不能决断处理吗?”于是把陈谏调出任河中郡少尹。王叔文想废除太子,希望杜佑帮忙,杜佑没有答应,因此阴谋赶走他,还没有决定王叔文就失败了。杜佑又荐李巽作为自己的副职。宪宗守丧,杜佑又代理冢宰,把度支盐铁使全部让给李巽。当初,度支府节约费用,安排许多官吏临时代替各衙门的工作,繁杂没有条理,杜佑把营造修缮的事务交还匠作监,木炭事务归还司农卿,煮丝染色归还少府,职务简明。第二年,任为司徒、封为岐国公。
党项暗中联络吐蕃发动战乱,诸将领求取战功,请求征讨他们,杜佑认为没有优秀的守边防的臣子,他们有借口叛乱,就上奏疏说:古代周宣王中兴,猃狁发动战争,周宣王追击到太原,到边境就停止了,不想因为战争使国家疲敝,触怒疏远夷族。
秦朝仗恃兵力强大,向北抗击匈奴,向西赶走羌族各部落,结下仇怨的根本原因,实在是用流放的罪人守边。圣王治理天下,只想安定百姓,西部到沙漠,东部近大海,在北方与南方,只存声威和教化,哪能使国内疲弱和屈服外族呢?古代冯奉世假传皇帝命令杀了莎车王,把首级送到京城,宣帝讨论,准备给他赐爵位,封土地,只有肖望之一人说假传皇帝命令违犯法规,虽然有功不能效法,怕后来出使的人替国家在夷族狄族挑起事端。
等突厥默啜侵犯内地,开元初年,郝灵亻全捉住他杀了,自认为功劳第一,宋瞡担心守边塞的臣子因此求取功劳,只封给郝灵亻全郎将罢了,由于这时到开元盛世,不再讨论边境事务,大唐就安宁了。
这成功和失败的鉴戒离现在并不远。
党项是小藩国,与大唐的居民混杂居住,有时边塞的将领以掠夺他们的良马妻子儿女为利,征收苛捐杂税,强征徭役,就导致他们叛逃,与北方的狄族和西部的吐蕃相互勾结侵犯边塞。传说“:远方的人不服,就推广文德让他来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