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待诏翰林,太
侍书。顺宗立,迁左散骑常侍、 待诏。伾本阘茸,貌■陋,楚语,无它大志,帝亵
之,不如叔文任气好言事,为 帝所礼。至
,又不及伾之无间也,叔文
止翰林,而伾至柿林院,见
昭容等。 当其党盛,门皆若沸羹,而伾尤通天下赇谢,日月不阕。为
椟,裁窍以受珍,使 不可
,则寝其上。
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郁堙不扬,非天不生材也。是不耕而叹廪 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
弟
附者五国。 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赀以给也。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
质素善韦执谊,方执谊附叔文窃威柄,用其力召为给事中。宪宗为太,诏侍 读。质本名淳,避太
名,故改。时执谊惧太
怒己专,故以质侍东
,
伺意解 释左右之。质伺间有所言,太
辄怒曰:“陛下命先生为寡人讲学,何可及它?” 质惶惧
。
陆质,字伯冲。七代祖澄,仕梁为名儒。世居吴。明《秋》,师事赵匡,匡 师啖助,质尽传二家学。陈少游镇淮南,表在幕府,荐之朝,授左拾遗。累迁左司 郎中,历信、台二州刺史。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中山。世为儒。擢
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 淮南杜佑表
书记,
为监察御史。素善韦执谊。时王叔文得幸太
,禹锡以名重 一时,与之
,叔文每称有宰相
。太
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
叔文,引禹锡及 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颇冯藉其势,多中 伤士。若武元衡不为柳宗元所喜,自御史中丞下除太
右庶
;御史窦群劾禹锡挟 邪
政,群即日罢;韩皋素贵,不肯亲叔文等,斥为湖南观察使。凡所
退,视
怒重轻,人不敢指其名,号“二王、刘、柳”
晔者,滉族,有俊才。以司封郎中贬饶州司
。终永州刺史。
凡学官,秋释奠于先师,斯止辟雍、
,非及天下。今州县咸以
秋上丁有 事孔
庙,其礼不应古,甚非孔
意。汉初群臣起屠贩,故孝惠、
后间置原庙
泰,字安平,有筹画,伾、叔文所倚重,能决大事。以郎中、神策行营节 度司
贬虔州司
。终湖州刺史。
执谊未败时,质病甚,太已即位,为临问加礼。卒,门人以质能文圣人书, 通于后世,私共谥曰文通先生。所著书甚多,行于世。
始,坐叔文贬者八人,宪宗终斥不复,乃诏虽后更赦令不得原。然宰相哀其 才且困,将澡濯用之,会程异复起领运务,乃诏禹锡等悉补远州刺史。而元衡方执 政,谏官颇言不可用,遂罢。
谏警,尝览染署岁簿,悉能言其尺寸。所治,一阅籍,终
不忘。自河中少 尹贬台州司
,终循州刺史。
准,字宗一,有史学。自翰林学士贬连州司,死于贬。
宪宗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州接夜郎诸夷,风 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
裴回,其声伧伫。禹锡谓屈原居沅、 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余篇。于是武陵夷 俚悉歌之。
禹锡久落魄,郁郁不自聊,其吐辞多讽托幽远,作《问大钧》、《谪九年》等 赋数篇。又叙:“张九龄为宰相,建言放臣不宜与善地,悉徙五溪不。然九龄 自内职
始安,有瘴疠之叹;罢政事守荆州,有拘囚之思。
遐陬,一失意不能 堪,矧华人士族必致丑地,然后快意哉!议者以为开元良臣,而卒无嗣,岂忮心失 恕,
责最大,虽它
莫赎邪!”
讽权近,而憾不释。久之,召还。宰相
任 南省郎,而禹锡作《玄都观看
君
》诗,语讥忿,当路者不喜,
为播州刺史。 诏下,御史中丞裴度为言:“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余,不能往,当与其
死诀,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帝曰:“为人
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 锡望它人,尤不可赦。”度不敢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
事,终不
伤其 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叔文既居丧,伾日请中人及杜佑起叔文为宰相,且总北军,不许;又请以威远 军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不可。乃一日三表,皆不报。忧悸,行且卧。至夕,大 呼曰:“吾疾作。”舆归第。贬开州司,死其所。支党皆逐,惟质以前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