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至一更一点,犯 荧惑,相去四寸。后良久,其光烛地,在轸七度。壬辰,以翰林学士、起居郎孙谷 为兵部员外郎充职。以旱,停上巳曲江赐宴。敕:“比缘钱重币轻,生人转困,今 新加鼓铸,必在流行,通变救时,莫切于此。宜申先甲之令,以儆居货之徒。京城 诸道,宜起来年正月已后,公私行用,并取新钱。其旧钱权停三数年。如有违犯, 同用铅锡钱例科断。其旧钱并没纳。”又敕:“诸道铸钱,已有次第,须令旧钱流 布,绢价值增。文武百僚俸料,起三月一日,并给见钱一半。先给疋段,对估时价, 皆给见钱。”贬舒州刺史苏涤为连州刺史。涤李宗闵党,前自给事中为德裕所斥, 累年郡守,至是李绅言其无政故也。以邠宁节度使高承恭充西南面讨党项使。丙申 夜,月掩牛南星,又犯岁星。丁酉,新罗使金国连入朝。辛丑夜,东北流星如桃, 色赤,其光烛地,尾迹入大角,西流穿紫微垣。
三月壬寅,上不豫,制改御名炎。帝重方士,颇服食修摄,亲受法箓。至是药 躁,喜怒失常,疾既笃,旬日不能言。宰相李德裕等请见,不许。中外莫知安否, 人情危惧。是月二十三日,宣遗诏,以皇太叔光王柩前即们。是日崩,时年三十三。 谥曰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其年八月,葬于端陵,德妃王氏祔焉。
史臣曰:开成中,王室浸卑,政由阍寺。及缀衣将变,储位遽移。昭肃以孤立 维城,副兹当璧。而能雄谋勇断,振已去之威权;运策励精,拔非常之俊杰。属天 骄失国,潞孽阻兵,不惑盈庭之言,独纳大臣之计。戎车既驾,乱略底宁,纪律再 张,声名复振,足以章武出师之迹,继元和戡乱之功。然后迂访道之车,筑礼神之 馆,栖心玄牝,物色幽人,将致俗于大庭,欲希踪于姑射。于是削浮图之法,惩游 隋之民,志欲矫步丹梯,求珠赤水。徒见萧衍、姚兴之谬学,不悟秦王、汉武之非 求,盖惑于左道之言,偏斥异方之说。况身毒西来之教,向欲千祀,蚩蚩之民,习 以成俗,畏其教甚于国法,乐其徒不异登仙。如文身祝发之乡,久习而莫知其丑; 以吐火吞刀之戏,乍观而便以为神。安可正以《咸》《韶》,律之以章甫。加以笮 融、何充之佞,代不乏人,非荀卿、孟子之贤,谁兴正论。一朝隳残金狄,燔弃胡 书,结怨于膜拜之流,犯怒于鄙夫之口。哲王之举,不骇物情,前代存而勿论,实 为中道。欲革斯弊,以俟河清,昭肃明照,听斯弊矣。
宣宗
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母曰孝明皇后郑氏。元和五年六月 二十二日,生于大明宫。长庆元年三月,封光王,名怡。会昌六年三月一日,开宗 疾笃,遗诏立为皇太叔,权勾当军国政事。翌日,柩前即帝位,改今名,时年三十 七。帝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视瞻特异。幼时宫中以为不慧。十余岁时,遇重疾 沈缀,忽有光辉烛身,蹶然而兴,正身拱揖,如对臣僚。乳媪以为心疾。穆宗视之, 扶背曰:“此吾家英物,非心惫也。”赐以玉如意、御马、金带。常梦乘龙升天, 言之于郑后,乃曰L:“此不宜人知者,幸勿复言。”历大和、 会昌朝,愈事韬晦, 群巨游处,未尝有言。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宴集,强诱其言,以为戏剧,谓之“光 叔”武宗气豪,尤不为礼。及监国之日,哀毁满容,接待群僚,决断庶务,人方 见其隐德焉。四月辛未,释服,尊母郑氏曰皇太后。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白 敏中守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特进、守太尉、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上柱国、 卫国公、食邑二千户李德裕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江陵尹、荆南节度使;以中散大 夫、大理卿马植为金紫光禄大夫、刑部侍郎,充诸道盐铁等使。以成德军节度使王 元逵检校太保,山南西道节度使王起检校司空,魏博节度使何弘敬、淮南节度使李 绅并检校司空,剑南西川节度使崔郸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如故。 东都留守李石奏修奉太庙毕,所司迎奉太微宫神主祔庙讫。东都太庙者,本武后家 庙,神龙中中宗反正,废武氏庙主,立太祖已下神主付之。安禄山陷洛阳,以庙为 马厩,弃其神主,而协律郎严郢收而藏之。史思明再陷洛阳,寻又散失。贼平,东 京留守卢正己又募得之。庙已焚毁,乃寄主于太微宫。大历十四年,留守路嗣恭奏 重修太庙,以迎神主。诏百官参议,纷然不定,礼仪使颜真卿坚请归祔,不从。会 昌五年,留守李石因太微宫正殿圮陊,以废弘敬寺为太庙,迎神主祔之。又下百僚 议,皆言准故事,无两都俱置之礼,唯礼部侍郎陈商议云:“周之文、武,有镐、 洛二庙,今两都异庙可也。然不宜置主于庙,主宜依礼瘗庙之北墉下。”事未行而 武宗崩。宣宗即位,因诏有司迎太微宫寓主,祔废寺之新庙,而知礼者非之。制皇 长男温可封郓王,二男泾可封雅王,第三男滋可封蕲王,第四男沂可封庆王。
五月,左右街功德使奏:“准今月五日赦书节文,上都两街留四寺,外更添置 八所。两所依旧名兴唐寺、保寿寺。六所请改旧名,宝应寺改为资圣寺,青龙寺改 为护国寺,菩提寺改为保唐寺,清禅寺改为安国寺,法云尼寺改为唐安寺,崇敬尼 寺改为唐昌寺。右街添置八所。西明寺改为福寿寺,庄严寺改为圣寿寺,旧留寺。 二所旧名,千福寺改为兴元寺,化度寺改为崇福寺,永泰寺改为万寿寺,温国寺改 为崇圣寺,经行寺改为龙兴寺,奉恩寺改为兴福寺。”敕旨依奏。诛道士刘玄靖等 十二人,以其说惑武宗,排毁释氏故也。今月五日赦书节文,吏部三铨选士,祗凭 资考,多匪实才,许观察使、刺史有奇才异政之士,闻荐试用。又观察使、刺史交 代之时,册书所交户口如能增添至千户,即与超迁;如逃亡至七百户,罢后三年内 不得任使。又徒流人在天德、振武者,管中量借粮种,俾令耕田以为业。以剑南东 川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卢商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六月,以户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马植本官同平章事。七月,以兵部尚书 李让夷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十月,敕:“太庙祫享,合以功臣配。其宪宗庙,以裴 度、杜黄裳、李愬、高崇文等配享。”以荆南节度使李德裕为东都留守。
十一月,有司享太庙,其穆宗室文曰“皇兄”太常博士闵庆之奏:“夫礼有 尊尊,而不叙亲亲。祝文称弟未当,请改为‘嗣皇帝’。”从之。京兆府奏:“京 师百司职田斛斗,请准会昌三年例,许人永自送纳京师,亲冀州县无得欺隐。”从 之。以江西观察使周墀为义成军节度使、郑滑观察等使。十二月,刑部尚书、判度 支崔元式奏:“准七月二日敕,绫纱绢等次弱疋段,并同禁断,不得织造。臣欲与 盐铁户部三司同条疏,先勘左藏库,令分析出次弱疋段州府,即牒本道官搜索狭小 机杼,令焚毁。其已纳到次弱疋段,具数以闻。”上从之。
大中元年春正月戊戌朔,宫苑使奏:“皇帝致斋行事,内诸宫苑门共九十四所, 并令锁闭,钥匙进内。候车驾还宫,则请领。”从之。戊申,皇帝有事于郊庙,礼 毕,御丹凤门,大赦,改元,制条曰:“古者郎官出宰,卿相治郡,所以重亲人之 官,急为政之本。自浇风久扇,此道稍消,颉颃清途,便臻显贵。治人之术,未尝 经心,欲使究百姓艰危,通天下利病,不可得也。为政之始,思厚儒风,轩墀近臣, 盖备顾问,如其不知人疾苦,何以膺朕眷求?今后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曾 任刺史、县令,或在任有赃累者,宰臣不得拟议。守宰亲人,职当抚字,三载考绩, 著在格言。贞元年中,屡下明诏,县令五考,方得改移。近者因循,都不遵守,诸 州或得三考,畿府罕及二年,以此字人,若为成政?道涂郡吏有迎送之劳,乡里庶 民无苏息之望。自今须满三十六个月,永为常式。”二月丁卯,制宪宗第十七子惕 封彭王,第十八子惴为棣王;皇第五子泽为濮王,第六子润为鄂王。敕修百福殿。 以检校太尉、东都留守李德裕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以给事中郑亚为桂州刺史、 御史中丞、桂管防御观察等使。二月丁酉,礼部侍郎魏扶奏:“臣今年所放进士三 十三人,其封彦卿、崔琢、郑延休等三人,实有词艺,为时所称,皆以父兄见居重 位,不令中选。”诏令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韦琮重考覆,敕曰:“彦卿等所试 文字,并合度程,可放及第。有司考试,祗在至公,如涉请托,自有朝典。今后但 依常例放榜,不别有奏闻。”帝雅好儒士,留心贡举。有时微行人间,采听舆论, 以观选士之得失。每山池曲宴,学士诗什属和,公卿出镇,亦赋诗饯行。凡对臣僚, 肃然拱揖,鲜有轻易之言。大臣或献章疏,即烧香盥手而览之。当时以大中之政有 贞观之风焉。又敕:“自今进士放榜后,杏园任依旧宴集,有司不得禁制。”武宗 好巡游,故曲江亭禁人宴聚故也。闰三月,敕:“会昌季年,并省寺宇。虽云异方 之教,无损致理之源。中国之人,久行其道,厘革过当,事体未弘。其灵山胜境、 天下州府,应会昌五年四月所废寺宇,有宿旧名僧,复能修创,一任住持,所司不 得禁止。”四月,积庆太后萧氏崩,谥曰贞献,文宗母也。
六月,以义成军节度使周墀为兵部侍郎、判度支。册黠戛斯王子为为英武诚明 可汗,命鸿胪卿李业入蕃册拜。以金紫光禄大夫、守太子少保分司东都、上柱国、 奇章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牛僧孺守太子太师,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子宾客、上柱 国、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李彦佐为太子太保。并依前分司。以左谏议大夫庾 简休为虢州刺史,以正议大夫、行尚书考功郎中、知制诰、上柱国崔玙为中书舍人, 以中散大夫、前湖州刺史、彭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令狐綯行尚书考功郎中、知 制诰。
秋七月,制以正议大夫、尚书户部侍郎、知制诰、翰林学士承旨、柱国、赐紫 金鱼袋韦琮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卫国公李德裕为人所 讼,贬潮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
八月,工部尚书、中书侍郎、平章事卢商出为鄂岳观察使,。神策军奏修百福 殿成,名其殿曰雍和殿,楼曰亲亲楼,凡廊舍屋宇七百间,以会诸王子孙。
九月,前永宁县尉吴汝纳诣阙称冤,言:“弟湘会昌四年任扬州江都县尉,被 节度使李绅诬奏湘赃罪,宰相李德裕曲情祔绅,断臣弟湘致死。”诏下御史台鞫按。
二年春正月壬戌,宰臣率文武百僚上徽号曰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御宣政殿 受册讫,宣德音。神策军修左银台门楼、屋宇及南面城墙,至睿武楼。
二月,制剑南西川节度、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成都尹、上柱 国、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李回责授湖南观察使,桂州刺史、御史中丞、桂管 防御观察使郑亚贬循州刺史,前淮南观察判官魏铏贬吉州司户,陆浑县令元寿贬韶 州司户,殿中侍御史蔡京贬澧州司马。御史台奏:
据三司推勘吴湘狱,谨具逐人罪状如后:扬州都虞候卢行立、刘群,于会昌二 年一月十四日,于阿颜家吃酒,与阿颜母阿焦同坐,群自拟收阿颜为妻,妄称监军 使处分,要阿颜进奉,不得嫁人,兼擅令人监守。其阿焦遂与江都县尉吴湘密约, 嫁阿颜与湘。刘群与押军牙官李克勋即时遮栏不得,乃令江都百姓论湘取受,节度 使李绅追湘下狱,计赃处死。具狱奏闻。朝廷疑其冤,差御史崔元藻往扬州按问, 据湘虽有取受,罪不至死。李德裕党附李绅,乃贬元藻岭南,取淮南元申文案,断 湘处死。今据三司使追崔元藻及淮南元推判官魏铏并关连人款状,淮南都虞候刘群、 元推判官魏铏、典孙贞高利钱倚黄嵩、江都县典沈颁陈宰、节度押牙白沙镇遏使傅 义、左都虞候卢行立、天长县令张弘思、曲张洙清陈回、右厢子巡李行璠、典臣金 弘举、送吴湘妻女至澧州取受钱物人潘宰、前扬府录事参军李公佐、元推官元寿吴 珙翁恭、太子少保分司李德裕、西川节度使李回、桂管观察使郑亚等,伏候敕旨。
其月,敕:
李回、郑亚、元寿、魏铏已从别敕处分。李绅起此冤诉,本由不真,今既身殁, 无以加刑。粗塞众情,量行削夺,宜追夺三任官告,送刑部注毁。其子孙稽于经义, 罚不及嗣,并释放。李德裕先朝委以重权,不务绝其党庇,致使冤苦,直到于今, 职尔之由,能无恨叹!昨以李威所诉,已经远贬。俯全事体,特为从宽,宜准去年 敕令处分。张弘思、李公佐卑吏守官,制不由己,不能守正,曲附权臣,各削两任 官。崔元藻曾受无辜之贬,合从洗雪之条,委中书门下商量处分。李恪详验款状, 蠹害最深,以其多时,须议减等,委京兆府决脊杖十五,配流天德。李克勋欲收阿 颜,决杖二十,配流硖州。刘群据其款状,合议痛刑,曾效职官,不欲决脊,决臀 杖五十,配流岳州。其卢行立及诸典吏,委三司使量罪科放讫闻奏。
三月己酉,兵部侍郎、判度支周墀本官平章事。以礼部尚书、盐铁转运使马植 本官同平章事。日本国王子入朝贡方物。王子善棋,帝令侍诏顾师言与之对手。
五月己未,日有蚀之。
六月己丑,太皇太后郭氏崩,谥懿安,宪宗妃,穆宗之母也。户部侍郎,兼御 史大夫、判度支崔龟从奏:“应诸司场院官请却官本钱后,或有欺隐欠负,征理须 足,不得苟从恩荡,以求放免。今后凡隐盗欠负,请如官典犯赃例处分。纵逢恩赦, 不在免限。”从之。七月戊午,以前山南西道节度使高元裕为吏部尚书。
八月戊子,朝散大夫、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上柱国、平阴县开国男、食实 封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毕諴为刑部侍郎。
九月,敕:“比有无良之人,于街市投匿名文书,及于箭上或旗幡上纵为奸言, 以乱国法。此后所由切加捉搦,如获此色,便仰焚瘗,不得上闻。”十一月,兵部 侍郎、判户部事魏扶奏:“天下州府钱物、斛斗、文簿,并委录事参军专判,仍与 长史通判,至交代时具数申奏。如无悬欠,量与减选注拟。”敕:“路随等所修 《宪宗实录》旧本,却仰施行。其会昌新修者,仰并进纳。如有钞录得,敕到并纳 史馆,不得辄留,委州府严加搜捕。”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崔龟从本官同平章事。 银青光录大夫、门下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韦琮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
三年春正月丙寅,泾原节度使康季荣奏,吐蕃宰相论恐热以秦、原、安乐三州 及石门等七关之兵民归国。诏太仆卿陆耽往喻旨,仍令灵武节度使硃叔明、邠宁节 度使张君绪,各出本道兵马应接其来。以太常卿封敖检校兵部尚书,为兴元尹、山 南西道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