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八(8/10)

是构筑高耸入云,文彩藻饰,非法地模拟皇家的宫室。晋、宋、齐、梁几朝,物力凋残病萎,风俗浅薄诈伪,无不是由崇尚佛教而带来的。何况我朝的高祖、太宗,以武功平定祸乱,以文治治理华夏,抓住了这两条,就足以整治好国家了,怎么可以用这小小的西方之教与我国抗衡呢!贞观、开元年间也曾经厘正改革佛教,铲除未尽,经过流传蔓延变得更加严重。朕广泛地阅览前人的著作,又从旁征求舆论的见解,弊端可以革除,是断然无可怀疑的。而朝内外忠诚的大臣们,和我的想法非常一致,呈上的奏疏极其恰当,必然应当实行。惩治千古蠹害的根源,成就百代帝王的典则,救助于人,有利于众,我有什么可谦让的呢!全国所拆除的寺院四千六百多座,还俗的僧尼总共二十六万零五百人,收取他们充作交纳春秋两税的民户,拆除僧人居住的屋舍和庙堂四万余所,收回肥美的上好土地数千万顷,收容十五万奴婢使之成为交纳春秋两税的税户。把僧侣和尼姑隶属于主客司管辖,以明白地显示佛教是外国的宗教。勒令大秦国的传教士和拜火教徒三千余人还俗为民,不让其淆乱中华的民风。唉!这是前人未曾实行的事,似将可以有所期待;如今把他们全部清除,难道能说不合时宜么!驱逐游荡懒惰、不务正业之徒,已经超过十万;废弃用彩色装饰、无用的僧房,何止万千。从此以后可以不再烦忧地教诲人民,仰慕顺应自然的天理;坦然和怡地整顿朝政,完成统一人风的功业。这将使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共同归向皇天的教化。现在尚处于革除弊端的开始,还不了解百姓的日常生活费用,颁下制令使廷臣洞明,应当体察我的用心。”

皇上决定封第六女为乐温公主,封第七女为长宁公主。中书省上奏说“:看见公主所上的表章自称‘妾某者’,借用臣妾的含义,而选用它作为贱称;家属的礼节,应当和一般人有所区别。臣等商议,公主所上的表章,请按照长公主的先例,都称‘某邑公主第几女上表’,郡主、县主也希望依照这个例子称谓自己。”皇上允从。

九月,火星干犯上将星。

十月初一,中书省上奏说:“汜水县武牢关是太宗皇帝擒获王世充、窦建德的地方,城关东面的山上有两位圣王的塑像,在同一处殿堂之内。因为那山河如旧,城垒犹存,故而它的威灵之气比宫内的轩台还要旺盛,看那风云变幻使人怀疑又回到了帝乡。确实应当永远严肃地祀奉,天下都当作楷模来瞻仰。按照西汉的旧例,凡属祖宗曾经临幸过的地方,都令当地建立祠庙。如今由于定觉寺照例应当拆毁,希望选取寺中大殿的梁木,在城关以东的山上建造一座殿堂,四周建置宫墙,希望取名为昭武庙,以昭示圣祖武功的兴盛。委托怀孟节度使差遣一名判官办理。因为圣像年代已经很久,希望令李石在东都挑选出色的画工,立即增添端庄的装饰。开始动工的日子,望皇上命东都派一名分司官前去祭告。”皇上允从。

十一月初一,敕令:“原佛寺济贫的悲田养病坊,因为僧尼还俗为民,无人主持,恐怕病残废疾的人无处供给取食,两京酌情赐给寺庙的田地以赈济他们。各州府拨出七顷至十顷田,各在本管辖区选一名年老寿高的人管理,以田地上的出产作为救济粮。”

十二月,皇帝临幸咸阳。给事中韦弘质上疏,认为中书省的权力太大,中书、门下、御史三司的钱粮不应当由相府兼管。宰相对此上奏说:

“臣等昨日在延英殿与皇上奏对,恭听圣旨说总希望朝廷尊严,臣下恭肃,这是因为陛下深刻地探究了事理的根本。臣按《管子》上说:‘所有国家的宝器,没有比法令更重要的了。法令重要则君王尊贵,君王尊贵则国家太平。因此国家太平在于尊奉君王,尊奉君王在于执行法令。君王和臣民关系的道理,从根本上说没有比制定法令更重要的了。因此,损害法令者灭亡,繁增法令者灭亡,不执行法令者灭亡,不服从法令者灭亡。’又说‘:法令由长上实行,而下吏认为可执行也可不执行,这就使长上失去威信,而受到了下吏的牵制。’自从大和年间以来,风气已经大坏,法令出自于上,臣民否定于下。这项弊端不除,是无法治理国家的。

“昨日韦弘质所谈宰相不应当兼管钱粮的问题,臣等就以这件事奏闻于皇上。从前匡衡这样说‘:大臣是国家的栋梁,被万民所瞻仰,明君谨慎地选择。’《传》阐释说:‘如果臣下轻视其长上,品格卑劣的人就图谋权柄,国家就会动荡,而人民就不安定。’韦弘质受了别人的教唆引诱,就献上加封的奏章,这正是卑劣的人图谋权柄。萧望之是汉朝的名儒,注重德行,担任御史大夫,上奏说‘:今年正月日月不明亮,罪过在臣等身上。’皇帝认为萧望之的用意是轻视丞相,便派侍中去询问御史。贞观年间,监察御史陈师合上书说:‘人的思虑是有限度的,一个人不能兼管几个职务。’太宗说‘:此人狂妄地进行诽谤,想要离间我君臣关系。把陈师合流放到岭外。’贾谊说‘:人君像厅堂,群臣像台阶,台阶高则厅堂也就高。’也认为将相重要则君王尊贵,其趋势使他这样。如果宰相的奸谋隐匿不露,则人人都可以上奏揭露。至于安排职务,从来都是君王的柄权,不是一般人所能干涉议论的。古代的朝廷上,各自安守自己的官职,思考不越出自己的地位。韦弘质这样卑劣的人,怎能用不宜于由他说的话来亵渎英明的人主呢!这正是轻视宰相干扰时政。从前东汉的读书人对朝政横加议论,便有了党锢之祸的发生,此事一定要惩办、禁绝。望陛下细察他的奸邪伪诈,除去其朋比的徒党,则朝廷安宁,制令严肃。臣等不胜激动、愤怒之至。”

韦弘质因此获罪而贬官。宰相又上奏说“:天宝年以前,中书省除了机密的升职授官外,其他的政务都与中书舍人共同商量。自从政局艰难以来,一切从临时方便出发,政令很多离开中书省作决定,事情大多与军事行动的时间相联系,决定种种事务,来不及进行广泛的讨论。臣等商量,今后除了机密公事之外,藩镇的表章、百官的奏疏、钱粮刑狱等事务,希望先令中书舍人六人按照旧例参与详议是否可行,臣等再商议奏闻皇上。”皇上允从,李德裕居于相位的时间长了,被他所压抑的朝臣都很怨恨他。自从崔铉、杜。。被罢相之后,宦官在皇上面前说李德裕太专横,皇上的心里不高兴,而白敏中之类人教唆韦弘质上疏谈这件事,因此便有了这道奏章。而李德裕结怨一天天的深,也是由这道奏章引起的。

会昌六年(846)春,正月初一为癸卯日。正月十五日,离任退休的左散骑常侍冯定去世,追赠为工部尚书。正月十七日,南诏、契丹、室韦、渤海、。。柯、昆明等国派遣使臣入朝,皇上与他们在麟德殿谈话。兵部侍郎、掌度支事的卢商上奏说“:各道军队讨伐党项族,现在应派一名度支郎官到那些有粮草的州郡,计算数目支付给各军。”皇上允从。正月二十三日,渤海国王子大之萼入朝。东都的太微宫建成玄元皇帝、玄宗、肃宗三座圣像,派右散骑常侍裴章前往东都祭祀,贡奉祭品。监察元寿奏称,前彭州刺史李钅夫买本州龙兴寺的婢女为乳母,违法,贬职为随州长史。

二月初一为壬申日。二月初二,因为雨水不调,下诏说:“京城和全国拘禁的囚犯,除了犯贪污罪的官员、手持凶器抢劫杀人、忤逆犯上十恶不赦的之外,其余的罪犯均递减一等,犯轻罪的均予释放。征伐党项的各军营士兵,不得随意杀人伤人。”二月初六,左拾遗王龟因为父亲兴元节度使王起年老,请求休官侍养,皇上允从。当夜,月亮干犯毕宿的大星,相距仅三寸。二月初九,任命夏州节度使米暨充任东北道招讨党项使。二月十一日,右庶子吕让进呈诉状说:“亡兄吕温的女儿,太和七年嫁左卫兵曹萧敏为妻,生有二子,开成三年,萧敏心情烦郁性情乖戾,因而离婚。现在萧敏一天天好转,却请求和臣的侄女重新婚配。”皇上允从。二月十四日,前太子少保刘沔允许以太子太保离任。前寿州刺史王镇贬为潞州长史。二月十六日夜,月色少光,至一更一点时干犯荧惑星,相距仅四寸。过了好一会,月光照亮地面,在轸宿天区七度。二月二十一日,任命翰林学士、起居郎孙谷充任兵部员外郎。因为旱灾,皇上取消在曲江亭赐宴。敕令:“近来因为钱的价值重,帛的价值轻,百姓变得困苦,现在重新增加鼓冶铸钱,务必使其流通。通达变化以挽救时弊,没有比这更急迫的事了。应当重申先前的法令,以警告那些囤积物资的人。京城及各道,应当从明年正月以后开始,公私都重新铸铜钱通行使用。旧钱则暂时停用三年。如有违犯者,与用铅锡铸的假钱案例同样判罪。其旧钱均予没收。”又敕令“:各道铸造的钱币,已经有先后顺序,须令旧钱流通,使绢帛的价值稍许增高。文武百官的职俸津贴钱,从三月一日开始,均只给现钱的一半。先前所给的绢帛匹段,按照当时的价格相应估算,都支付现钱。”将舒州刺史苏涤贬为连州刺史。苏涤是李宗闵一党,先前从给事中的任上被李德裕所斥逐,连年担任州郡地方官,这时候李绅说他没有政绩,因而贬职。任命。。宁节度使高承恭充任西南面招讨党项使。二月二十五日夜,月亮掩蔽牛宿的南星,又干犯木星。二月二十六日,新罗国使臣金国连入朝。二月二十九日夜,东北方向出现一颗如桃大的流星,色红,光芒照亮地面,尾迹进入大角星,向西穿过紫微垣。

三月初一,皇上身体不适,决定改名为李炎。皇帝看重方士,颇喜服药保养,亲自接受符。。到这时药性躁热发作,皇上变得喜怒无常,病势沉重以后,十余日不能说话。宰相李德裕等请求拜见,皇上不许。朝内外都不知道皇上是否平安,人们心中恐惧。当月二十三日,皇上宣布遗诏,以皇太叔光王在灵柩前即皇帝位。当天皇帝驾崩,时年三十三岁。追加谥号为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当年八月安葬于端陵,德妃王氏附葬于此。

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名忱,宪宗第十三个儿子,母亲是孝明皇后郑氏。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出生在大明宫。长庆元年(821)三月,封为光王,名为怡。会昌六年(846)三月一日,武宗病危,遗诏立李忱为皇太叔,暂且主管军国政事。第二天,李怡在武宗灵柩前即皇帝位,改现在的名字为忱,当时三十七岁,皇上外表隐晦而内心明朗,为人严肃庄重很少言语,看问题不同寻常。年幼时宫中认为他不聪明。十多岁时,害了重病,越来越沉重,忽然有光辉照耀其身,便马上一跃而起,端正身体拱手作揖,像对待臣下一样,奶母认为是心病,穆宗看他后,抚摸着他的背说:“这孩子是我家英明人物,不是心病。”穆宗赐给他玉如意、御马、金带。皇上常常梦见乘龙上天,向母亲郑皇后告之,郑皇后于是对他说“:这个梦不应该让旁人知道,希望你不要再说。”经过大和、会昌两朝,对事情愈加隐晦不露,和大家在一起时,不曾说过做梦的话。文宗、武宗驾到十六宅宴饮集会,勉强引导他说话,把这作为玩笑,叫他为“光叔”武宗气势豪迈,尤其对他不拘礼法,等到他代理国政之日,满脸悲伤接待臣下,决断事务,人们这才见到他深厚的品德。

四月一日,脱掉了丧服,尊奉母亲郑氏为皇太后。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白敏中守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特进、守太尉、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上柱国、卫国公、食邑二千户李德裕任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江陵尹、荆南节度使;以中散大夫、大理卿马植为金紫光禄大夫、刑部侍郎,充诸道盐铁等使。以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任检校太保,山南西道节度使王起任检校司空,魏博节度使何弘敬、淮南节度使李绅都任检校司空,剑南、西川节度使崔郸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都依从前一样。东都留守李石上奏说修理太庙已经完毕,有关部门迎奉太微宫神主到庙附祭也已完毕。东都太庙,本是武后家庙,神龙中期中宗反正,废除了武氏庙主,立太祖以下神主到太庙附祭,安禄山攻陷了洛阳,以太庙为马厩,弃除了所有神主,然而协律郎严郢将神主收藏起来了。史思明第二次攻陷洛阳,不久神主又散失了。贼人被平定,东京留守卢正己又招募得到了神主,太庙已经被焚毁,于是将神主寄托在太微宫。大历十四年(779),留守路嗣恭上奏请重修太庙,以迎接神主。皇上诏令百官议论,纷纷提议而不能决定,礼仪使颜真卿坚决请求将神主归附,皇上不从。会昌五年(845),留守李石因为太微宫正殿崩塌,以废弃的弘敬寺为太庙,迎接神主附祭。又下给百官议论,都说按照旧例,没有东、西两都都设置太庙礼,惟有礼部侍郎陈商议论道“:周朝文王、武王,有镐京、洛阳两个太庙,只要让两都太庙不同就可以了。然而不应该在太庙设置神主,神主应该依照礼法埋葬在太庙的北墙之下。”事未实行而武宗去世。宣宗即位,因而诏令有关官员把太微宫存放之神主迎出,放到新庙附祭,然而知礼仪的人认为不对。皇上下令,长子温可封郓王,二子泾可封雅王,三子滋可封蕲王,四子沂可封庆王。

五月,左右街功德使上奏:“请准许这个月五日下赦书节制修饰,上都两街除了留下旧的四寺以外,请另添置八所。其中两所依旧用旧名为兴唐寺、保寿寺。另六所请允许更改旧名,宝应寺改为资圣寺,青龙寺改为护国寺,菩提寺改为保唐寺,清禅寺改为安国寺,法云尼寺改为唐安寺,崇敬尼寺改为唐昌寺。右街添置八所。西明寺改为福寿寺,庄严寺改为圣寿寺,千福寺改为兴元寺,化度寺改为崇福寺,永泰寺改为万寿寺,温国寺改为崇圣寺,经行寺改为龙兴寺,奉恩寺改为兴福寺。”皇上下旨依功德使所奏请。杀了道士刘玄靖等十二人,因为他们的学说蛊惑武宗,排斥诋毁佛教的缘故。今月五日皇上下赦书要节制修饰,吏部三次铨叙考试选拔士人,只凭资格,多不是实际有才学的,准许观察使、刺史凡有奇秀和特殊治政才干之人士,有人推荐即可试用。另外观察使、刺史交接工作之时,册书所交户口如果能增添到一千户,就可以超级升迁;如果户口逃亡到七百户,罢免职位后三年仍不能任命其他官职。另外在天德振武、流放的人,管辖地根据情况借给粮食种子,以便使他们耕田为职业,以剑南、东川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卢商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六月,以户部侍郎、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马植以本官任同平章事。

七月,以兵部尚书李让夷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十月,皇上下令:“在太庙集中远近祖先神主祭祀,应该以功臣配享。命令在宪宗庙,以裴度、杜黄裳、李朔心、高崇文附在太庙祭祀。”以荆南节度使李德裕为东都留守。

十一月,有关部门祭祀太庙,穆宗宫室文字曰“皇兄”太常博士闵庆之奏称“:礼有尊敬崇高者,而不应该称呼亲人,祷告之文称呼为‘弟’不恰当,请求改为‘嗣皇帝’。”皇上从之,以江西观察使周墀为义成军节度使、郑滑观察使。

十二月,刑部尚书、兼任度支使崔元式上奏:“应以七月二日皇上命令为准,次品不结实的绫、纱、绢等成匹成段的绸缎,都要同时一起禁绝,不得织造。臣想要与盐铁、户部三司同时上疏,先勘查左藏库,让人从中分辨出成匹成段的次品绫、纱、绢,就命令本道官员搜索狭小的纺织机,令人烧毁。那些已经收纳了次品绫、纱、绢的,要详细地向上报告,让上面了解。”皇上从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