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五(3/5)

士,肝脑涂地,户口减耗,盗贼日 滋,而不觉知者,皆由朝臣不敢告之也。向使修严父之法,开直言之路,选贤任能, 赏罚得中,人人乐业,谁能摇动者乎?所以前朝好为变更,不师古训者,止为天诱 其咎,将以开今圣唐也。陛下龙举晋阳,天下响应,计不旋踵,大位遂隆。陛下勿 以唐得天下之易,不知隋失之不难也。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动则左史书之, 言则右史书之。既为竹帛所拘,何可恣情不慎?凡有搜狩,须顺四时,既代天理, 安得非时妄动?陛下二十日龙飞,二十一日有献鹞雏者,此乃前朝之弊风,少年之 事务,何忽今日行之!又闻相国参军事卢牟子献琵琶,长安县丞张安道献弓箭,频 蒙赏劳。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必有所欲,何求 而不得?陛下所少者,岂此物哉!愿陛下察臣愚忠,则天下幸甚。

其二曰:

百戏散乐,本非正声,有隋之末,大见崇用,此谓淫风,不可不改。近者,太 常官司于人间借妇女裙襦五百余具,以充散妓之服,云拟五月五日于玄武门游戏。 臣窃思审,实损皇猷,亦非贻厥子孙谋,为后代法也。故《书》云:“无以小怨为 无伤而弗去。”恐从小至于大故也。《论语》云:“放郑声,远佞人。”又云: “乐则《韶》舞。”以此言之,散妓定非功成之乐也。如臣愚见,请并废之。则天 下不胜幸甚。

其三曰:

臣闻性相近而习相远,以其所好相染也。故《书》云:“与治同道罔弗兴,与 乱同事罔弗亡。”以此言之,兴乱其在斯与!皇太子及诸王等左右群僚,不可不择 而任之也。如臣愚见,但是无义之人,及先来无赖,家门不能邕睦;及好奢华驰猎 驭射,专作慢游狗马、声色歌舞之人,不得使亲而近之也。此等止可悦耳目,备驱 驰,至于拾遗补阙,决不能为也。臣历窥往古,下观近代,至于子孙不孝,兄弟离 间,莫不为左右乱之也。愿陛下妙选贤才,以为皇太子僚友,如此即克隆盘石,永 固维城矣。

高祖览之大悦,下诏曰“秦以不闻其过而亡,典籍岂无先诫?臣仆谄谀,故弗 之觉也。汉高祖反正,从谏如流。洎乎文、景继业,宣、元承绪,不由斯道,孰隆 景祚?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永言于此,常深叹息。朕每 惟寡薄,恭膺宝命,虽不能性与天道,庶思勉力,常冀弼谐,以匡不逮。而群公卿 士,罕进直言,将申虚受之怀,物所未谕。万年县法曹孙伏伽,至诚慷慨,词义恳 切,指陈得失,无所回避。非有不次之举,曷贻利行之益!伏伽既怀谅直,宜处宪 司,可治书侍御史。仍颁示远近,知朕意焉。”兼赐帛三百匹。时军国多事,赋敛 繁重,伏伽屡奏请改革,高祖并纳焉。二年,高祖谓裴寂曰:“隋末无道,上下相 蒙,主则骄矜,臣惟谄佞。上不闻过,下不尽忠,至使社稷倾危,身死匹夫之手。 朕拨乱反正,志在安人,平乱任武臣,守成委文吏,庶得各展器能,以匡不逮。比 每虚心接待,冀闻谠言。然惟李纲善尽忠款,孙伏伽可谓诚直,余人犹踵弊风,俯 首而已,岂朕所望哉!”及平王世充、窦建德,大赦天下,既而责其党与,并令配 迁。伏伽上表谏曰:

臣闻王言无戏,自古格言;去食存信,闻诸旧典。故《书》云:“尔无不信, 朕不食言。”又《论语》云,一言出口,驷不及舌。以此而论,言之出口,不可不 慎。伏惟陛下光临区宇,覆育群生,率土之滨,谁非臣妾。丝纶一发,取信万方, 使闻之者不疑,见之者不惑。陛下今月二日发云雨之制,光被黔黎,无所间然,公 私蒙赖。既云常赦不免,皆赦除之,此非直赦其有罪,亦是与天下断当,许其更新。 以此言之,但是赦后,即便无事。因何王世充及建德部下,赦后乃欲迁之?此是陛 下自违本心,欲遣下人若为取则?若欲子细推寻,逆城之内,人谁无罪?故《书》 云:“歼厥渠魁,胁从罔治。”若论渠魁,世充等为首,渠魁尚免,胁从何辜?且 古人云:“蹠狗吠尧,盖非其主。”在东都城内及建德部下,乃有与陛下积小故旧, 编发友朋,犹尚有人败后始至者。此等岂忘陛下,皆云被壅故也。以此言之,自外 疏者,窃谓无罪。又《书》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上古以来,何代无君, 所以只称尧、舜之善者,何也?直由为天子者实难,善名难得故也。往者天下未平, 威权须应机而作;今四方既定,设法须与人共之。但法者,陛下自作之,还须守之, 使天下百姓信而畏之。今自为无信,欲遣兆人若为信畏?故《书》云:“无偏无党, 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赏罚之行,达乎贵贱,圣人制法,无限亲疏。 如臣愚见,世充、建德下伪官,经赦合免责情,欲迁配者,请并放之,则天下幸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