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十八(2/7)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五代祖之推,北齐黄门侍郎。真卿少勤学业, 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士,登甲科。事亲以孝闻。四命为监察御史,充河 西陇右军试覆屯兵使。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天方旱,狱决乃 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又充河东朔方试覆屯兵使。有郑延祚者,母卒二十 九年,殡僧舍垣地,真卿劾奏之,兄弟三十年不齿,天下耸动。迁殿中侍御史、东 都畿采访判官,转侍御史、武员外郎。杨国忠怒其不附己,为平原太守。

仁。 顷者尝镇泾原,克著威惠,叛卒知训,咨尔以诚。贼泚藏,欺尔以诈。守人臣之 大节,见元恶之情,端委国门,白刃。誓碎凶渠之首,以敌君父之仇,视死 如归,履虎致咥。噫,天未悔祸,事乖垂成,雄风壮图,振骇群盗。昔王蠋守死以 全节,周顗正而抗词,惟我信臣,无愧前哲。声震寰宇,义冠古今,足以激励人 ,光昭史册。不有殊等之赏,孰表非常之功。爰议畴庸,特超检限,著之甲令, 树此风声。可赠太尉,谥曰忠烈,宣付史官,仍赐实封五百、庄宅各一区。长 与三品正员官,诸并与五品正员官。仍废朝三日,收京城之后,以礼葬祭,旌表 门闾。朕承天人,临驭亿兆,一夫不获,时予之辜,况诚信不达,屡致寇戎,使 抱义之臣陷于凶逆。有临危致命,殁而逾彰;有因事成功,权以合。苟利社稷, 存亡一致,酬报之典,岂限常。并委所司访其事迹,续条奏,当加褒异,锡其 井赋。图形云阁,书功鼎彝,以彰我有服节死义之臣,传于不朽。”德宗还京,又 诏曰:“赠太尉秀实,授乎贞烈,激其颓风,苍黄之中,密蕴雄断。将纾国难,诡 收寇兵,挠其凶谋,果集吾事。,奋击渠魁,英名凛然,振迈千古。宜差 官致祭,并旌表门闾,缘葬所须,一切官给。仍于墓所官为立碑,以扬徽烈。”自 贞元后累朝凡赦书节文褒奖忠烈,必以秀实为首。

,累官至太詹事。大和二年正月奏:“亡父赠太尉秀实,准前后制 敕令所司置庙立碑,今营造已毕,取今月二十五日行升祔礼。”诏曰:“秀实忠卫 宗社,功,义风所激,千载凛然。间代勋力,须异等夷,宜赐绫绢五百疋, 以度支充。仍令所司供少牢,并给卤簿人夫,兼太常博士一人检校。”寻加伯 检校左散骑常侍,兼殿中监。大和四年十一月,迁右金吾卫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充街使。八年七月,检校工尚书,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使,为太仆卿,卒。 宰臣李石奏曰:“伯,秀实之。自古殁以卫社稷者,无如秀实之贤。”文宗 悯然曰:“伯宜加赙赠。”仍辍朝一日,以礼忠臣之嗣。

代宗嗣位,拜利州刺史,迁侍郎,除荆南节度使,未行而罢,除尚书左丞。 车驾自陕将还,真卿请皇帝先谒五陵、九庙而后还。宰相元载谓真卿曰:“公所 见虽,其如不合事宜何?”真卿怒,前曰:“用舍在相公耳,言者何罪?然朝廷 之事,岂堪相公再破除耶!”载衔之。

清河客李萼,年二十余,与郡人来乞师,谓真卿曰:“闻公义烈,首唱大顺, 河朔诸郡恃公为长城。今清河,实公之西邻也,仆幸寓家,得其虚实,知可为长者 用。今计其蓄积,足以三平原之富,士卒可以二平原之。公因而抚之,腹心辅车 之郡,其他小城,运之如臂使指耳。唯公所意,谁敢不从。”真卿借兵千人。萼将 去,真卿谓之曰:“兵也,吾何以教我?”萼曰:“今闻朝廷使程千里统众十 万自太行东下,将,为贼所扼,兵不得前。今若先伐魏郡,斩袁知泰,太 守司垂使为西南主;分兵开郭之路,千里之兵使讨鄴、幽陵;平原、清河 合同志十万之众徇洛,分兵而制其冲。计王师亦不下十万,公当,无与挑战, 不数十日,贼必溃而相图矣。”真卿然之,乃移牒清河等郡,遣其大将李择、副 将平原县令范东馥、裨将和琳、徐浩等兵,与清河四千人合势,而博平以千人来, 三郡之师屯于博平,去堂邑县西南十里。袁知泰遣其将白嗣、乙舒蒙等以二万人 来拒战,贼大败,斩首万余级。肃宗幸灵武,授工尚书、兼御史大夫、河北采访 招讨使。禄山乘虚遣史思明、尹奇急攻河北诸郡,饶、河间、景城、东安相次 陷没,独平原、博平、清河三郡城守,然人心危,不可复振。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料丁壮,储廪实,乃会文 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或谗于禄山,禄山亦密侦之,以为书生不足虞也。无几, 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玄宗初闻禄山 之变,叹曰:“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得平来,大喜,顾左右曰:“朕 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禄山初尚移牒真卿,令以平原、博平军屯七 千人防河津,以博平太守张献直为副。真卿乃募勇士,旬日得万人,遣录事参军李 择统之简阅,以刁万岁、和琳、徐浩、相如、抗朗等为将。禄山既陷洛, 杀留守李忄妻、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以三首遣段光来徇河北。真卿恐摇人 心,乃许谓诸将曰:“我识此三人,首皆非也。”遂腰斩光,密藏三首。异日, 乃取三首冠饰,草续支,棺敛祭殡,为位恸哭,人心益附。禄山遣其将李饮凑、 邈、何千年等守土门。真卿从父兄常山太守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谋杀凑、邈,擒千 年送京师。土门既开,十七郡同日归顺,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横绝燕、 赵。诏加真卿侍郎,依前平原太守。

至德元年十月,弃郡渡河,历江淮、荆襄。二年四月,朝于凤翔,授宪尚书, 寻加御史大夫。中书舍人兼吏侍郎崔漪带酒容朝,谏议大夫李何忌在班不肃, 真卿劾之;贬漪为右庶,何忌西平郡司。元帅广平王领朔方蕃汉兵号二十万来 收长安,辞之日,百僚致谒于朝堂。百僚拜,答拜,辞亦如之。王当阙不乘, 步门而后乘。崇嗣为王都虞候,先王上,真卿状弹之。肃宗曰:“朕 兒,谆谆教诫之,故不敢失礼。崇嗣老将,有足疾,姑优容之,卿勿复言。” 乃以奏状还真卿。虽天蒙尘,典法不废。洎銮舆将复阙,遣左司郎中李巽先行, 陈告宗庙之礼,有司署祝文,称“嗣皇帝”真卿谓礼仪使崔曰:“上皇在蜀, 可乎?”遽奏改之。中旨宣劳,以为名儒达礼。时太庙为贼所毁,真卿奏曰: “秋时,新灾,鲁成公三日哭。今太庙既为盗毁,请筑坛于野,皇帝东向哭, 然后遣使。”竟不能从。军国之事,知无不言。为宰相所忌,为同州刺史,转蒲 州刺史。为御史唐旻所构,贬饶州刺史。旋拜升州刺史、浙江西节度使,征为刑 尚书。李辅国矫诏迁玄宗居西,真卿乃首率百僚上表请问起居,辅国恶之,奏 贬蓬州长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