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零二(2/4)

李灵曜据汴州叛,刺史李僧惠将受灵曜牵制;昌密遣曾神表潜说僧惠。僧惠召 昌问计,昌泣陈其逆顺;僧惠之,乃使神表赍表诣阙,请讨灵曜,遂翦灵曜左翼。 汴州平,李忠臣嫉僧惠功,遂杀昌,昌潜遁。及刘玄佐为刺史,乃复其职。又转 太常卿,兼华州别驾。玄佐寻为宋亳颍宣武军节度使;昌自下军为左厢兵使。

王栖曜,濮州濮人也。初游乡学。天宝末,安禄山叛,尚衡起义兵讨之,以 栖曜为牙将。下兗、郓诸县,军威稍振。为衙前总。初,逆将邢超然据曹州, 栖曜攻之。超然乘城号令,栖曜曰:“彼可取也!”一箭殒之,城中气慑,遂曹 州。及衡居节制,授右威卫将军、先锋游奕使。随衡朝,授试金吾卫将军。

刘昌,字公明,汴州开封人也。自行间,少学骑。及安禄山反,昌始从河 南节度张介然,授易州遂城府左果毅。及史朝义遣将围宋州;昌在围中,连月不解, 城中尽,贼垂将陷之。刺史李岑计蹙,昌为之谋曰:“今河有李光弼制胜,且 江、淮足兵,此廪中有数千斤曲,可以屑。计援兵不二十日当至。东南隅之敌, 众以为危,昌请守之。”昌遂被铠持盾登城,陈逆顺以告谕贼,贼众畏服。后十五 日,副元帅李光弼救军至,贼乃宵溃。光弼闻其谋,召置军中,超授试左金吾卫郎 将。光弼卒,宰臣王缙令归宋州,为牙门将。转太仆卿,兼许州别驾。

茂元,幼有勇略,从父征伐知名。元和中,为右神策将军。太和中,检校工 尚书、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在安南招怀蛮落,颇立政能。南中多异货,茂元积 聚家财钜万计。李训之败,中官利其财,掎摭其事,言茂元因王涯、郑注见用。茂 元惧,罄家财以赂两军,以是授忠武军节度、陈许观察使。会昌中,为河节度使。 是时河北诸军讨刘稹,茂元亦以本军屯天井,贼未平而卒。

昌初至平凉劫盟之所,收聚亡殁将士骸骨坎瘗之,因梦于昌,有愧谢之意。 昌上闻,德宗下诏自克责,遣秘书少监孔述睿及中使以御馔、内造衣服数百袭, 令昌收其骸骨,分为大将三十人,将士百人,各棺槥衣服,葬于浅原。建二冢, 大将曰“旌义冢”,将士曰“怀忠冢”诏翰林学士撰铭志祭文。昌盛陈兵设,幕 次牢馔祭之。昌及大将皆素服临之,焚其衣服纸钱,别立二石堆。题以冢名。诸 师徒,莫不泣。

时江左兵荒,诏内常侍日新领汴军五千镇之。日新贪暴,贼萧兰乘人怨 诉,逐之而劫其众。时栖曜游奕近郊,为贼所胁,围苏州。栖曜因其懈怠, 登城,率城中兵复击贼,其众大溃。迁试金吾大将军。

贞元初,拜左龙武大将军,旋授鄜坊、丹延节度观察使、检校礼尚书、兼御 史大夫。贞元十九年卒于位。茂元。

贞元三年,玄佐朝京师,上因以宣武士众八千委昌北五原。军中有前却沮事, 昌继斩三百人,遂行。寻以本官授京西北行营节度使。岁余,授泾州刺史,充四镇、 北行营,兼泾原节度支度营田等使。昌躬率士众,力耕三年,军丰羡,名闻阙 下。复筑连云堡,受诏城平凉,以扼弹筝峡。昌命徒庀事,旬余而毕。又于平凉 西别筑胡谷堡,名曰彰信。平凉当四会之冲,居北地之要,分兵援戍,遏其要冲, 遂以保宁边鄙,加检校右仆

上元元年,王玙为浙东节度使,奏为军兵使。广德中,草贼袁晁起台州, 连结郡县,积众二十万,尽有浙江之地。御史中丞袁傪东讨,奏栖曜与李长为偏将, 联日十余战,生擒袁晁,收复郡邑十六,授常州别驾、浙西都知兵使。

,赠工尚书。

李纳反,以师收考城,充行营诸军步都虞候,加检校太詹事、兼御史中丞。 明年,玄佐围濮州,昌摄濮州刺史。李希烈既陷汴州,玄佐遣将翼以兵五千保 援襄邑;城陷,翼赴死。自宋及江、淮,人心震恐。时昌以三千人守宁陵,希烈 率五万众阵于城下;昌堑以遏地,凡四十五日,不解甲胄,躬励士卒,大破希 烈。希烈解围攻陈州,刺史李公廉计穷,昌从刘玄佐以浙西兵合三万人救之。至陈 州西五十里与贼遇,昌晨压其阵,及未成列,大破之,生擒其将翟曜。希烈退保蔡 州,自此不复侵轶。诏加检校左散骑常侍。随玄佐收汴州,加检校工尚书,增实 封通前二百。丁母忧,起复加金吾卫大将军,赠其母梁国夫人。

李灵曜叛于汴州,浙西观察使李涵俾栖曜将兵四千为河南掎角。以功加银青光 禄大夫,累加至御史中丞。李希烈既陷汴州,乘胜东侵,连陷陈留、雍丘,顿军宁 陵,期袭宋州。浙西节度使韩滉命栖曜将弩数千,夜宁陵。希烈不之知,晨朝, 弩矢及希烈坐幄,希烈惊曰:“此江、淮弩士矣!”遂不敢东去。

昌在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