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紫生为裌囊,缀之服外,加于左肩。周迁云:“昔周公负成 王,制此衣,至今以为朝服。”萧骄子云:“名契囊。”案《赵充国传》云:“张 子孺持囊簪笔,事孝武帝。”张晏云:“囊,契囊也。近臣负囊簪笔,从备顾问, 有所记也。”
入殿门,有笼冠者著之,有缨则下之。缘厢行,得提衣。省阁内得著履、乌纱 帽。入斋阁及横度殿庭,不得人提衣及捉服饰。入阁则执手板,自抠衣。几席不得 入斋正阁。介帻不得上正殿及东西堂。仪仗伞扇,有幰牵车,不得入台门。台官问 讯皇太子,亦皆硃服,著袜;谒诸王,单衣,帻;庶姓,单衣,帢。诣三公,必衣 帢。至黄阁,下履,过阁还,著履。
古者君臣佩玉,尊卑有序,绶者,所以贯佩相承受也。又上下施“X,如蔽膝, 贵贱亦各有殊。五霸之后,战兵不息,佩非兵器“X非战仪,于是解去佩“X, 留其系禭而已。“X佩既废,秦乃以采组连结于禭,转相结受,又谓之绶。汉承用 之。至明帝始复制佩,而汉末又亡绝。魏侍中王粲识其形,乃复造焉。今之佩,粲 所制也。
皇后谒庙,服袿衤属大衣,盖嫁服也,谓之袆衣,皁上皁下。亲蚕则青上缥下。 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条。首饰则假髻、步摇,俗谓之珠松是也。簪珥步摇,以 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八爵九华,熊、兽、赤罴、天鹿、辟邪、南山 丰大特六兽。诸爵兽皆以翡翠为华。绶佩同乘舆。
贵妃、贵嫔、贵姬,是为三夫人,金章龟纽,紫绶,八十首佩于阗玉,兽头鞶。
淑嫒、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是为九嫔,金章 龟钮,青绶,八十首兽头鞶,佩采瓄玉。
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五职,亚九嫔,银印珪钮,艾绶,兽头鞶。
美人、才人、良人三职,散位,铜印环钮,墨绶,兽头鞶。
皇太子妃,金玺龟钮,纁硃绶,一百六十首佩瑜玉,兽头鞶。
良娣,银印珪钮,佩采瓄玉,青绶,八十首兽爪鞶。
保林,银印珪钮,佩水苍玉,青绶,八十首兽爪鞶。
诸王太妃、妃、诸长公主、公主、封君,金印龟钮,紫绶,八十首佩山玄玉, 兽头鞶。
开国公、侯太夫人,银印珪钮,青绶,八十首佩水苍玉,兽头鞶。
公主、三夫人,大手髻,七钿蔽髻。九嫔及公夫人,五钿;世妇,三钿。其长 公主得有步摇。公主、封君已上,皆带绶。以彩组为绲带,各以其绶色。金辟邪, 首为带玦。
公、特进、列侯、卿、校、中二千石夫人,绀缯帼,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 长一尺,为簪珥。入庙佐祭者,皁绢上下,助蚕者,缥绢上下,皆深衣制,缘自二 千石夫人已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
自晋左迁,中原礼仪多缺。后魏天兴六年,诏有司始制冠冕,各依品秩,以示 等差,然未能皆得旧制。至太和中,方考故实,正定前谬,更造衣冠,尚不能周洽。 及至熙平二年,太傅、清河王怿、黄门侍郎韦廷祥等,奏定五时朝服,准汉故事, 五郊衣帻,各如方色焉。及后齐因之。河清中,改易旧物,著令定制云。
乘舆,平冕,黑介帻,垂白珠十二旒,饰以五采玉,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黈 纩,玉笄。白玉玺,黄赤绶,五采,黄赤缥绿绀,纯黄质,长二丈九尺,五百首, 广一尺二寸。小绶长三尺二寸,与绶同采,而首半之。衮服,皁衣,绛裳,裳前三 幅,后四幅,织成为之,十二章,缘绛中单,织成绲带,硃绂,佩白玉,带鹿卢剑, 绛袴袜,赤舄。未加元服,则空顶介帻。又有通天金博山冠,则绛纱袍,皁缘中单。 其五时服,则五色介帻,进贤五梁冠,五色纱袍。又有远游五梁冠,并不通于下。 四时祭庙、圆丘、方泽、明堂、五郊、封禅、大雩、出宫行事、正旦受朝及临轩拜 王公,皆服衮冕之服。还宫及斋,则服通天冠。籍田则冠冕,璪十二旒,佩苍玉, 黄绶,青带,青袜,青舄。拜陵则黑介帻,白纱单衣。释奠则服通天金博山冠,玄 纱袍。春分朝日,则青纱朝服,青舄,秋分夕月,则白纱朝服,缃舄,俱冠五梁进 贤冠。合朔,服通天金博山冠,绛纱袍。季秋讲武、出征告庙,冠武弁,黄金附蝉, 左貂。祃类宜社,武弁,硃衣。纂严升殿,服通天金博山冠,绛纱袍。入温、凉室, 冠武弁,右貂附蝉,绛纱服。征还饮至,服通天冠。庙中遣上将,则衮冕,还宫则 通天金博山冠。赏祖罚社,则武弁,左貂附蝉。元日、冬至大小会,皆通天金博山 冠。四时畋、出宫,服通天冠,并赤舄。明堂则五时俱通天冠,各以其色服。东、 西堂举哀,服白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