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4/7)

天子已下,内外九品已上, 弁皆以乌为质,并衣袴褶。五品已上以紫,六品已下以绛。宿卫及在仗内,加两裆, 螣蛇绛褠衣,连裳。典谒赞引,流外冗吏,通服之,以缦。后制鹿皮弁,以赐近臣。

帽,古野人之服也。董巴云:“上古穴居野处,衣毛帽皮。”以此而言,不施 衣冠明矣。案宋、齐之间,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乌,其制不定。或有卷荷, 或有下裙,或有纱高屋,或有乌纱长耳。后周之时,咸著突骑帽,如今胡帽,垂裙 覆带,盖索发之遗象也。又文帝项有瘤疾,不欲人见,每常著焉。相魏之时,著而 谒帝,故后周一代,将为雅服,小朝公宴,咸许戴之。开皇初,高祖常著乌纱帽, 自朝贵已下,至于冗吏,通著入朝。今复制白纱高屋帽,其服,练裙襦,乌皮履。 宴接宾客则服之。

白帢,案《傅子》:“魏太祖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 之。”盖自魏始也。《梁令》,天子为朝臣等举哀则服之。今亦准此。其服,白纱 单衣,承以裙襦,乌皮履。举哀临丧则服之。

帻,案董巴云:“起于秦人,施于武将,初为绛袙,以表贵贱焉。至汉孝文时, 乃加以高颜。”孝元帝额有壮发,不欲人见,乃始进帻。又董偃召见,绿帻傅韝。 《东观记》云:“诏赐段颎赤帻大冠一具。”故知自上已下,至于皁隶,及将帅等, 皆通服之。今天子畋猎御戎,文官出游田里,武官自一品已下,至于九品,并流外 吏色,皆同乌。厨人以绿,卒及驭人以赤,举辇人以黄。驾五辂人,逐其车色。承 远游、进贤者,施以掌导,谓之介帻。承武弁者,施以笄导,谓之平巾。其乘舆黑 介帻之服,紫罗褶,南布袴,玉梁带,紫丝鞋,长靿靴。畋猎豫游则服之。

皇太子服六等,衮冕九旒,硃组缨,青纩珫耳,犀簪导。绀衣,纁裳,去日月 星辰为九章。白纱内单,黼黻领,青褾、襈、裾。革带,金钩灊,大带“X二章, 玉具剑。侍从祭祀,及谒庙、加元服、纳妃,则服之。据晋咸宁四年故事,衣色用 玄,改用绀。旧章用织成,降以绣。玉具剑,故事以火珠镖首,改以白珠。开皇中, 皇太子冕同天子,贯白珠。及仁寿元年,炀帝为太子,以白珠太逼,表请从青珠。 于是太子衮冕与三公王等,皆青珠九旒。旒短不及髆,降天子二寸。

远游冠,金附蝉,加宝饰珠翠,九首,珠缨翠緌,犀簪导。绛纱袍,白纱内单, 皁领、褾、襈、裾。白假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袜,舄,革带,剑,佩,绶同 衮冕。未冠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珠翠,二首。谒庙还,元日、 朔旦入朝,释奠,则服之。始后周采用《周礼》,皇太子朝驾,皆衮冕九章服。开 皇初,自非助祭,皆冠远游冠。至此,牛弘奏云:“皇太子冬正大朝,请服衮冕。” 帝问给事郎许善心曰:“太子朝谒,著远游冠,有何典故?”对曰:“晋令皇太子 给五时朝服、远游冠。至宋泰始六年,更议仪注,仪曹郎丘仲起议:‘案《周礼》, 公自衮冕已下,至卿大夫之玄冕,皆其朝聘之服也。伏寻古之公侯,尚得服衮,以 入朝见,况皇太子储副之尊,谓宜式遵盛典,服衮朝贺。’兼左丞陆澄议:‘服冕 以朝,实著经典,自秦除六冕之制,后汉始备古章。魏、晋以来,非祀宗庙,不欲 令臣下服于衮冕,位为公者,必加侍官,故太子入朝,因亦不著。但承天作副,礼 绝群后,宜遵前王之令典,革近代之陋制,皇太子朝,请服冕。’自宋以下,始定 此仪。至梁简文之为太子,嫌于上逼,还冠远游,下及于陈,皆依此法。后周之时, 亦言服衮入朝。至于开皇,复遵魏、晋故事。臣谓衮冕之服,章玉虽差,一日而观, 颇欲相类。臣子之道,义无上逼。故晋武帝太始三年,诏太宰安平王孚著侍内之服, 四年,又赐赵、燕、乐安王等散骑常侍之服。自斯以后,台鼎贵臣,并加貂珰武弁, 故皇太子遂著远游,谦不逼尊,于理为允。”帝曰:“善。”竟用开皇旧式。

远游三梁冠,从省服,绛纱单衣,革带,金钩灊,假带,方心,佩一只,纷长 六尺四寸,阔二寸四分,色同于绶。金缕鞶囊,白袜,乌皮履,金饰。五日常朝则 服之。

鹿皮弁,九琪,服绛罗襦,白罗裙,革带,履,袜,佩,纷,如从省服。在宫 听政则服之。平巾,黑帻,玉冠枝,金花饰,犀簪导,紫罗褶,南布袴,玉梁带, 长靿靴。侍从田狩则服之。

白帢,素单衣,乌皮履。为宫臣举哀吊丧则服之。

诸王三公已下,为服之制,衮冕九章服。三公摄祭及诸王初受册、执贽、入朝、 助祭、亲迎,则服之。绶各依其色。

济幔案《礼图》:“王祭先公及卿之服。”天子九旒,用玉二百一十六。侯 伯服以助祭,七旒,用玉八十。新制依此。服七章。三品及公侯助祭则服之。

毳冕,案《礼图》:“王祀四望山川之服。”天子七旒,用玉百六十八。子男 服以助祭,五旒,用玉五十。新制依此。服五章。四品及伯助祭则服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