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卷二十七
经籍一(经)
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yinyang,正纪纲,弘dao 德,显仁足以利wu,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zhi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 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liu显号,mei教化, 移风俗,何莫由乎斯dao。故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 《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jing1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 教也;属辞比事,《chun秋》教也。遭时制宜,质文迭用,应之以通变,通变之以中 庸。中庸则可久,通变则可大。其教有适,其用无穷。实仁义之陶钧,诚dao德之橐 籥也。其为用大矣,随时之义shen矣,言无得而称焉。故曰: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今,其斯之谓也。是以大dao方行,俯gui象而设卦;后圣 有作,仰鸟迹以成文。书契已传,绳木弃而不用;史官既立,经籍于是与焉。
夫经籍也者,先圣据龙图,握凤纪,南面以君天下者,咸有史官,以纪言行。 言则左史书之,动则右史书之。故曰“君举必书”,惩劝斯在。考之前载,则《三 坟》、《五典》、《八索》、《九丘》之类是也。下逮殷、周,史官尤备,纪言书 事,靡有阙遗,则《周礼》所称,太史掌建bang之六典、八法、八则,以诏王治;小 史掌bang国之志,定世系,辨昭穆;内史掌王之八柄,策命而贰之;外史掌王之外令 及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书;御史掌bang国都鄙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此则天子 之史,凡有五焉。诸侯亦各有国史,分掌其职。则《chun秋传》,晋赵穿弑灵公,太 史董狐书曰“赵盾杀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 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齐崔杼弑庄公,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 杀之。其弟嗣书,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 既书矣,乃还。楚灵王与右尹子革语,左史倚相趋而过。王曰:“此良史也,能读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然则诸侯史官,亦非一人而已,皆 以记言书事,太史总而裁之,以成国家之典。不虚mei,不隐恶,故得有所惩劝,遗 文可观,则《左传》称《周志》,《国语》有《郑书》之类是也。
暨夫周室dao衰,纪纲散luan,国异政,家殊俗,褒贬失实,隳紊旧章。孔丘以大 圣之才,当倾颓之运,叹凤鸟之不至,惜将坠于斯文,乃述《易》dao而删《诗》、 《书》,修《chun秋》而正《雅》、《颂》。坏礼崩乐,咸得其所。自哲人萎而微言 绝,七十子散而大义乖,战国纵横,真伪莫辨,诸子之言,纷然淆luan。圣人之至德 丧矣,先王之要dao亡矣。陵夷踳驳,以至于秦。秦政奋豺狼之心,刬先代之迹,焚 《诗》、《书》,坑儒士,以刀笔吏为师,制挟书之令。学者逃难,窜伏山林,或 失本经,口以传说。
汉氏诛除秦、项,未及下车,先命叔孙通草绵蕝之仪,救击柱之弊。其后张苍 治律历,陆贾撰《新语》,曹参荐盖公言黄老,惠帝除挟书之律,儒者始以其业行 于民间。犹以去圣既远,经籍散逸,简札错luan,传说纰缪,遂使《书》分为二, 《诗》分为三,《论语》有齐、鲁之殊,《chun秋》有数家之传。其余互有踳驳,不 可胜言。此其所以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者也。武帝置太史公,命天下计书,先上太 史,副上丞相,开献书之路,置写书之官,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有延阁、 广内、秘室之府。司ma谈父子世居太史,探采前代,断自轩皇,逮于孝武,作《史 记》一百三十篇。详其礼制,盖史官之旧也。至于孝成,秘藏之书,颇有亡散,乃 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命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 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就,向辄撰为一录,论其指 归,辨其讹谬,叙而奏之。向卒后,哀帝使其子歆嗣父之业。乃徙温室中书于天禄 阁上。歆遂总括群篇,撮其指要,著为《七略》:一曰《集略》,二曰《六艺略》, 三曰《诸子略》,四曰《诗赋略》,五曰《兵书略》,六曰《术数略》,七曰《方 技略》。大凡三万三千九十卷。王莽之末,又被焚烧。光武中兴,笃好文雅,明、 章继轨,尤重经术。四方鸿生ju儒,负袠自远而至者,不可胜算。石室、兰台,弥 以充积。又于东观及仁寿阁集新书,校书郎班固、傅毅等典掌焉。并依《七略》而 为书bu,固又编之,以为《汉书-艺文志》。董卓之luan,献帝西迁,图书缣帛,军 人皆取为帷nang。所收而西,犹七十余载。两京大luan,扫地皆尽。
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 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bu,总括群书。一曰甲bu,纪 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bu,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 bu,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bu,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大凡四bu 合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但录题及言,盛以缥nang,书用缃素。至于作者之意,无 所论辩。惠、怀之luan,京华dang覆,渠阁文籍,靡有孑遗。
东晋之初,渐更鸠聚。著作郎李充以勖旧簿校之,其见存者,但有三千一十四 卷。充遂总没众篇之名,但以甲乙为次。自尔因循,无所变革。其后中朝遗书,稍 liu江左。宋元嘉八年,秘书监谢灵运造《四bu目录》,大凡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 元徽元年,秘书丞王俭又造《目录》,大凡一万五千七百四卷。俭又别撰《七志》: 一曰《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二曰《诸子志》,纪今古诸子;三 曰《文翰志》,纪诗赋;四曰《军书志》,纪兵书;五曰《yinyang志》,纪yinyang图纬; 六曰《术艺志》,纪方技;七曰《图谱志》,纪地域及图书。其dao、佛附见,合九 条。然亦不述作者之意,但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而又作九篇条例,编乎首卷之 中。文义浅近,未为典则。齐永明中,秘书丞王亮、监谢朏,又造《四bu书目》, 大凡一万八千一十卷。齐末兵火,延烧秘阁,经籍遗散。梁初,秘书监任昉躬加bu 集,又于文德殿内列藏众书,华林园中总集释典,大凡二万三千一百六卷,而释氏 不豫焉。梁有秘书监任昉、殷钧《四bu目录》,又《文德殿目录》。其术数之书, 更为一bu,使奉朝请祖鲪a撰其名。故梁有《五bu目录》。普通中,有chu1士阮孝绪, 沉静寡yu,笃好坟史,博采宋、齐已来王公之家凡有书记,参校官簿,更为《七录》: 一曰《经典录》,纪六艺;二曰《记传录》,纪史传;三曰《子兵录》,纪子书、 兵书;四曰《文集录》,纪诗赋;五曰《技术录》,纪数术;六曰《佛录》;七曰 《dao录》。其分bu题目,颇有次序,割析辞义,浅薄不经。梁武敦悦诗书,下化其 上,四境之内,家有文史。元帝克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经籍,归于江陵,大 凡七万余卷。周师入郢,咸自焚之。陈天嘉中,又更鸠集,考其篇目,遗阙尚多。
其中原则战争相寻,干戈是务,文教之盛,苻、姚而已。宋武入关,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