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奏事》一卷王肃撰。有《毛诗问难》二卷,王肃撰,亡。
《毛诗驳》一卷魏司空王基撰,残缺。梁五卷。又有《毛诗答问》、《驳谱》, 合八卷;又《毛诗释义》十卷,谢沈撰;《毛诗义》四卷,《毛诗笺传是非》二卷, 并魏秘书郎刘潘撰;《毛诗答杂问》七卷,吴侍中韦昭、侍中硃育等撰;《毛诗义 注》四卷。亡。
《毛诗异同评》十卷晋长沙太守孙毓撰。
《难孙氏毛诗评》四卷晋徐州从事陈统撰。梁有《毛诗表隐》二卷,陈统撰, 亡。
《毛诗拾遗》一卷郭璞撰。梁又有《毛诗略》四卷,亡。
《毛诗辨异》三卷晋给事郎杨乂撰。梁有《毛诗背隐义》二卷,宋中散大夫徐 广撰;《毛诗引辨》一卷,宋奉朝请孙暢之撰;《毛诗释》一卷,宋金紫光禄大夫 何偃撰;《毛诗检漏义》二卷,梁给事郎谢昙济撰;《毛诗总集》六卷,《毛诗隐 义》十卷,并梁处士何胤撰。亡。
《毛诗异义》二卷杨乂撰。梁有《毛诗杂义》五卷,杨乂撰;《毛诗义疏》十 卷,谢沈撰;《毛诗杂义》四卷,晋江州刺史殷仲堪撰;《毛诗义疏》五卷,张氏 撰。亡。
《毛诗集解叙义》一卷顾欢等撰。
《毛诗序义》二卷宋通直郎雷次宗撰。梁有《毛诗义》一卷,雷次宗撰;《毛 诗序注》一卷,宋交州刺史阮珍之撰;《毛诗序义》七卷,孙暢之撰。亡。
《毛诗集小序》一卷刘炫注。
《毛诗序义疏》一卷刘瓛等撰,残缺。梁三卷。梁有《毛诗篇次义》一卷,刘 瓛撰;《毛诗杂义注》三卷。亡。
《毛诗发题序义》一卷梁武帝撰。
《毛诗大义》十一卷梁武帝撰。梁有《毛诗十五国风义》二十卷,梁简文撰。
《毛诗大义》十三卷
《毛诗草木虫鱼疏》二卷乌程令吴郡陆机撰。
《毛诗义疏》二十卷舒援撰。
《毛诗谊府》三卷后魏安丰王元延明撰。
《毛诗义疏》二十八卷萧岿散骑常侍沈重撰。
《毛诗义疏》二十卷
《毛诗义疏》二十九卷
《毛诗义疏》十卷
《毛诗义疏》十一卷
《毛诗义疏》二十八卷
《毛诗述义》四十卷国子助教刘炫撰。
《毛诗章句义疏》四十卷鲁世达撰。
《毛诗释疑》一卷梁有《毛诗图》三卷,《毛诗孔子经图》十二卷,《毛诗古 圣贤图》二卷,亡。
《业诗》二十卷宋奉朝请业遵注。
右三十九部,四百四十二卷。通计亡书,合七十六部,六百八十三卷。
《诗》者,所以导达心灵,歌咏情志者也。故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上古人淳俗朴,情志未惑。其后君尊于上,臣卑于下,面称为谄,目谏为谤,故诵 美讥恶,以讽刺之。初但歌咏而已,后之君子,因被管弦,以存劝戒。夏、殷已上, 诗多不存。周氏始自后稷,而公刘克笃前烈,太王肇基王迹,文王光昭前绪,武王 克平殷乱,成王、周公化至太平,诵美盛德,踵武相继。幽、厉板荡,怨刺并兴。 其后王泽竭而诗亡,鲁太师挚次而录之。孔子删诗,上采商,下取鲁,凡三百篇。 至秦,独以为讽诵,不灭。汉初,有鲁人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作诂训,是为 《鲁诗》。齐人辕固生亦传《诗》,是为《齐诗》。燕人韩婴亦传《诗》,是为 《韩诗》。终于后汉,三家并立。汉初,又有赵人毛苌善《诗》,自云子夏所传, 作《诂训传》,是为《毛诗》古学,而未得立。后汉有九江谢曼卿,善《毛诗》, 又为之训。东海卫敬仲,受学于曼卿。先儒相承,谓之《毛诗》。序,子夏所创, 毛公及敬仲又加润益。郑众、贾逵、马融,并作《毛诗传》,郑玄作《毛诗笺》。 《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唯《毛诗郑 笺》,至今独立。又有《业诗》,奉朝请业遵所注,立义多异,世所不行。
《周官礼》十二卷马融注。
《周官礼》十二卷郑玄注。
《周官礼》十二卷王肃注。
《周官礼》十二卷伊说注。
《周官礼》十二卷干宝注。梁又有《周官宁朔新书》八卷,晋燕王师王懋约撰, 亡。
《集注周官礼》二十卷崔灵恩注。
《礼音》三卷刘昌宗撰。
《周官礼异同评》十二卷晋司空长史陈劭撰。
《周官礼驳难》四卷孙略撰。梁有《周官驳难》三卷,孙琦问,干宝驳,晋散 骑常侍虞喜撰。
《周官礼义疏》四十卷沈重撰。
《周官礼义疏》十九卷
《周官礼义疏》十卷
《周官礼义疏》九卷
《周官分职》四卷
《周官礼图》十四卷梁有《郊祀图》二卷,亡。
《仪礼》十七卷郑玄注。
《仪礼》十七卷王肃注。梁有李轨、刘昌宗音各一卷,郑玄音二卷,亡。
《仪礼义疏见》二卷
《仪礼义疏》六卷
《丧服经传》一卷马融注。
《丧服经传》一卷郑玄注。
《丧服经传》一卷王肃注。
《丧服经传》一卷晋给事中袁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