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4/7)

身退,今其时也。”遂谢 病于家,阖门自守,不交当代。上赐以版舆,每有朝觐,必令三卫舆上殿。睿初平 王谦之始,自以威名太盛,恐为时所忌,遂大受金贿以自秽。由是勋簿多不以实, 诣朝堂称屈者,前后百数。上令有司案验其事,主者多获罪。睿惶惧,上表陈谢, 请归大理。上慰谕遣之。

十五年,从上至洛阳而卒,时年六十五。谥曰襄。子洋嗣,官历嵩、徐二州刺 史、武贲郎将。大业六年,诏追改封睿为戴公,命以洋袭焉。

史臣曰:李穆、梁睿,皆周室功臣,高祖王业初基,俱受腹心之寄。故穆首登 师傅,睿终膺殊宠,观其见机而动,抑亦民之先觉。然方魏朝之贞烈,有愧王陵, 比晋室之忠臣,终惭徐广。穆之子孙,特为隆盛,硃轮华毂,凡数十人,见忌当时, 祸难遄及,得之非道,可不戒欤!

部分译文

李穆字显庆,自称陇西成纪人,汉朝骑都尉李陵之后。

李陵陷没匈奴,其子孙就世世代代居住在北狄,后来随北魏南迁,重新回到州、陇州一带居住。

祖父李斌,以都督身份镇守高平,因而以此为家。

父亲李文保,很早就死了,等到李穆显贵时,追赠司空。

李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

周太祖刚举义旗时,李穆便委身相许,为官统军。

永熙末,奉迎魏武帝,被授都督,封爵永平县子,食邑三百户。

他又统领乡兵,累计军功,进子爵为伯爵。

他跟随周太祖在芒山攻击齐国军队,周太祖在阵前堕马,李穆突围前进,用马鞭敲周太祖而怪他落马,并把带来的马给太祖,一起冲破重围逃了出来。

贼人见太祖轻佻,以为他不是贵人,就没有紧追不舍,他们因此幸免于一死。

不久周太祖和李穆相对而泣,回头对近臣们说:“成就我的大业的,就是这个人啦!”就命令李穆安抚慰问关中,李穆所到之处,立即平定。

周太祖提拔他当武卫将军、仪同三司,晋封伯爵为武安郡公爵,增加食邑一千七百户,并赐以铁券,饶恕他十次死罪。

不久又让他开府治事,兼领侍中之职。

当初,芒山败北,李穆将马授给周太祖,太祖于是将厩内的马全部赐给李穆,并封李穆的姐妹为郡君、县君,子孙随舅家姓李,赏赐各有等差。

李穆转任太仆,跟随于谨攻破江陵,增加食邑一千户,进位为大将军。

进击并打破了曲沔蛮,被授为原州刺史,周太祖另拜授李穆嫡子李为仪同三司。

李穆因考虑到两位兄长李贤、李远都是佐命功臣,而子弟们都担当清显之职,李穆深深地戒惧盈满,因此坚辞不受,但太祖不许他不受。

不久李穆迁任雍州刺史,兼任小冢宰。

北周元年(557),李穆增加食邑三千户,连同以前的共三千七百户。

又另封一个儿子为升迁伯,李穆让爵于兄子李孝轨,太祖同意了。

宇文护执政时,李穆兄李远及李远之子李植,全部被杀,李穆应当坐罪。

在此之前,李穆知道李植不是保家之主,每每劝李远除掉他,李远不能用其谋。

等到李远临刑受死时,哭着对李穆说:“显庆,我不听你的话,以至落到这个地步,怎么办啦!”李穆因此免于一死,免职为民,他的子弟也被免官。

李植弟淅州刺史李基,应当连坐被杀,李穆请求用自己的两个儿子换回李基的性命,宇文护认为李穆仁义而释放了他们。

不久,拜授李穆为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并恢复李穆爵位安武郡公。

武成年间(559~560),李穆被免除官爵的子弟,全部恢复官爵。

不久,李穆被任为少保,进位大将军。

过了一年多,又拜授小司徒,进位柱国,转任大司空。

奉诏修筑通洛城。

天和中(566~572),晋爵位为申国公,持节安抚东境,修武申、旦郛、慈涧、崇德、安民、交城、鹿卢等城镇。

建德初,拜授太保。

一年多以后,出京任原州总管。

过了几年,进位上柱国,转任并州总管。

大象初,增加食邑到九千户,拜授大左辅,并仍如过去那样担任并州总管。

隋高祖为北周宰相时,尉迟迥作乱造反,派人招李穆。

李穆关住尉迟迥的使者,把尉迟迥联络造反的书信上交朝廷。

李穆之子李士荣,凭了李穆所居为天下精兵汇集之处,私下劝李穆造反。

李穆坚决拒绝,并将十三环金带送给高祖,这是天子的服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