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2/7)

初,祖与译有同学之旧,译又素知祖相表有奇,倾心相结。至是,祖为 宣帝所忌,情不自安,尝在永巷私于译曰:“久愿籓,公所悉也。敢布心腹,少 留意焉。”译曰:“以公德望,天下归心,求多福,岂敢忘也。谨即言之。”时 将遣译南征,译请元帅。帝曰:“卿意如何?”译对曰:“若定江东,自非懿戚重 臣无以镇抚。可令隋公行,且为寿以督军事。”帝从之。乃下诏以祖为扬 州总,译发兵俱会寿以伐陈。行有日矣,帝不悆,遂与御正下大夫刘昉谋,引 受顾托。既而译宣诏,文武百官皆受祖节度。时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与宦者 谋,引大将军宇文仲辅政。仲已至御坐,译知之,遽率开府杨惠及刘昉、皇甫绩、 柳裘俱。仲与之仪见译等,愕然,逡巡祖因执之。于是矫诏复以译为内 史上大夫。明日,祖为丞相,拜译国、相府长史、治内史上大夫事。及祖为 大冢宰,总百揆,以译兼领天官都府司会,总六府事。卧内,言无不从,赏赐 玉帛不可胜计。每,以甲士从。拜其元璹为仪同。时尉迥、王谦、司消难 等作祖逾加亲礼。俄而位上国,恕以十死。

柳裘,字茂和,河东解人,齐司空世隆之曾孙也。祖惔,梁尚书左仆。父明, 太舍人、义兴太守。裘少聪慧,弱冠有令名,在梁仕历尚书郎、驸都尉。梁元 帝为魏军所,遣裘请和于魏。俄而江陵陷,遂关中。周明、武间,自麟趾学士 累迁太侍读,封昌乐县侯。后除天官府都上士。宣帝即位,拜仪同三司,爵为 公,转御饰大夫。及帝不悆,留侍禁中,与刘昉、韦灐⒒矢绩同谋,引总 万机。祖固让不许。裘曰:“时不可再,机不可失,今事已然,宜早定大计。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如更迁延,恐贻后悔。”祖从之。位上开府,拜内史大 夫,委以机密。及尉迥作,天下动,并州总李穆颇怀犹豫,祖令裘往喻之。 裘见穆,盛陈利害,穆甚悦,遂归心于祖。后以奉使功,赐彩三百匹,金九环带 一腰。时司消难阻兵安陆,又令喻之,未到而消难奔陈。祖即令裘随便安集淮 南,赐及杂。开皇元年,位大将军,拜许州刺史。在官清简,吏民怀之。复 转曹州刺史。其后上思裘定策功,加荣秩,将征之,顾问朝臣曰:“曹州刺史何 当朝?”或对曰:“即今冬也。”帝乃止。裘寻卒,祖伤惜者久之,谥曰安。 惠童嗣。

智慧等作江南,州民顾元发兵应之,因以攻绩,相持八旬。元素绩 恩,于冬至日遣使奉酒。绩遗元书曰:“皇帝握符受箓,合极通灵,受揖让于 唐、虞,弃戈于汤、武。东逾蟠木,方朔所未穷西尽沙,张骞所不至。玄漠黄 龙之外,臂来王;葱岭、榆关之表,屈膝请吏。曩者伪陈独阻声教,江东士民困 于荼毒。皇天辅仁,假手朝廷,聊申薄伐,应时瓦解。金陵百姓,死而复生,吴、 会臣民,白骨还。唯当怀音德,行歌击壤,岂宜自同吠主,翻成

○柳裘

○皇甫绩韦纮

皇甫绩,字功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穆,魏陇东太守。父,周湖州刺史、雍 州都督。绩三岁而孤,为外祖韦孝宽所鞠养。尝与诸外兄博奕,孝宽以其惰业,督 以严训,愍绩孤幼,特舍之。绩叹曰:“我无训,养于外氏,不能克躬励己,何 以成立?”激,命左右自杖三十。孝宽闻而对之涕。于是心好学,略涉 经史。周武帝为鲁公时,引为侍读。建德初,转尹中士。武帝尝避暑云,时 宣帝为太监国。卫剌王作,城门已闭,百僚多有遁者。绩闻难赴之,于玄武门 遇皇太,太下楼执绩手,悲喜集。帝闻而嘉之,迁小尹。宣政初,录前后 功,封义县男,拜畿伯下大夫,累转御正下大夫。宣帝崩,祖总己,绩有力焉, 语在《郑译传》。加位上开府,转内史中大夫,封郡公,邑千。寻拜大将军。 开皇元年,为豫州刺史,增邑通前二千五百。寻拜都官尚书。后数载,转晋州 刺史,将之官,稽首而言曰:“臣实庸鄙,无益于国,每思犯难以报国恩。今伪陈 尚存,以臣度之,有三可灭。”上问其故,‘绩答曰:“大吞小,一也;以有伐 无,二也;纳叛臣萧岩,于我有词,三也。陛下若命鹰扬之将,臣请预戎行,展 丝发之效。”上嘉其壮志,劳而遣之。及陈平,拜苏州刺史。

元璹初为骠骑将军,后转武贲郎将,数以军功位右光禄大夫,迁右候卫将军。 大业末,为文城太守。及义兵起,义将张略地至文城,元璹以城归之。

戏狎如初。因言于太曰:“殿下何时 可得据天下?”太悦而益昵之。及帝崩,太嗣位,是为宣帝。超拜开府、内史 下大夫、封归昌县公,邑一千,委以朝政。俄迁内史上大夫,封沛国公,邑五 千,以其善愿为归昌公,元琮为永安县男,又监国史。译颇专权,时帝幸东京, 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坐是复除名为民。刘昉数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 诏领内史事。

轻险,不亲职务,而脏货狼籍。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放, 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译犹坐F事,无所关预。译惧,顿首求解职,祖宽谕之, 接以恩礼。及上受禅,以上国公归第,赏赐丰厚。元璹爵城皋郡公,邑二千 ,元洵永安男。追赠其父及亡兄二人并为刺史。译自以被疏,士章醮以祈 福助,其婢奏译厌蛊左。上谓译曰:“我不负公,此何意也?”译无以对。译又 与母别居,为宪司所劾,由是除名。下诏曰:“译嘉谋良策,寂尔无闻,鬻狱卖官, 沸腾盈耳。若留之于世,在人为不之臣,戮之于朝,地为不孝之鬼。有累幽显, 无以置之,宜赐以《孝经》,令其熟读。”仍遣与母共居。

未几,诏译参撰律令,复授开府、隆州刺史。请还治疾,有诏征之,见于醴泉 。上赐宴甚,因谓译曰:“贬退已久,情相矜愍。”于是复爵沛国公,位上 国。上顾谓侍臣曰:“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念此,何日忘之!”译 因奉觞上寿。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颎戏谓译曰:“笔。”译答曰: “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笔。”上大笑。未几,诏译参议乐事。 译以周代七声废缺,自大隋受命,礼乐宜新,更修七始之义,名曰《乐府声调》, 凡八篇。奏之,上嘉焉。俄迁岐州刺史。在职岁余,复奉诏定乐于太常,前后所 论乐事,语在《音律志》。上劳译曰:“律令则公定之,音乐则公正之。礼乐律令, 公居其三,良足也。”于是还岐州。开皇十一年,以疾卒官,时年五十二,上遣 使吊祭焉。谥曰达。元璹嗣。炀帝初立,五等悉除,以译佐命元功,诏追改封译 莘公,以元璹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