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6/7)

山东的人,一律委托给他。

武帝曾经在云阳宫用鲜卑话对群臣说:“我常常只听说李德林的名字,等看到他给齐朝写的诏书檄文,我还说他是天上仙人。

哪知今天得到他为我效力,又为我做了文书,非同一般。”神武公纥豆陈颜回答道:“臣听说贤明的君主,得到麒麟凤凰是吉祥的征兆,是圣德所致,不是一般人力所能做到的。

瑞物即使得到,也不堪使用,如果李德林来为您效劳,也是陛下您的圣德所致,有大才可用,无所不能,远远地胜过得到麒麟凤凰。”武帝大笑着说:“确实如您所言。”宣政末年(578),被授为御正下大夫。

大象初年,赐成安县男爵。

周宣帝病势加剧,嘱托隋高祖受顾命辅佐少主。

邗国公杨惠对李德林说:“朝廷赐令您总管文武方面的大事,治理国家任务重大,如无群才辅佐,难以完成大业。

现在想与您共同管理国家大事,请一定不要推辞。”李德林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回答道:“德林虽平庸怯懦,但也还有一片赤诚。

如果您曲意提升奖赏我,一定愿以死来报答。”高祖听后十分高兴,当即召见他一起说话。

起初刘日方、郑译伪造诏书,召高祖为顾命大臣,以辅佐少主,而统管内外兵马事务。

各位将领已奉旨,全归高祖管辖。

郑译、刘日方商议,想授高祖为冢宰,郑译自己做大司马,刘日方也想做小冢宰。

高祖悄悄地问李德林:“我该怎么处理这事呢?”李德林回答说:“您最好做大丞相,假黄钺,统辖内外各种军务。

不这样,无以制服众人心。”等到给周宣帝发丧之时,就按李德林所说的办了。

以郑译为相府长史,加上内史上大夫,刘日方只做了丞相府司马。

郑译、刘日方因此心中不平。

以李德林为丞相府属,兼仪同大将军。

不久,有三方挑起战乱,进退的韬略,高祖都与李德林一起仔细考虑。

各种军事文书,早晚填写不断。

一天之中,动不动超过上百件。

有时战机紧急,几件事要同时处理,李德林就口授给几个人,意思各自不同,但从不加以修改,而准确无误。

郧公韦孝宽为东道元帅,统率军队驻扎在永桥,被沁水泛滥所阻,兵马不能渡。

长史李询写来密信说:“大将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都接收了尉迟迥的饷金,军中议论纷纷,人心骚动不安。”高祖看到李询的密信后,十分忧虑,与郑译商量,想派人去取代三位将领。

李德林却献计道:“您与各位将领,都是国家的贵臣,现在还不能使他们俯首受制,现在只是假借皇帝的威信,得到统帅各位将领的权力。

怎么知道后来派遣的将领,一定能尽忠,而以前所派遣的将领,却有违背之意呢?加上受金之事,虚实不明,即令更换,他们三人将惧罪,恐怕会逃去,就须把他们禁闭起来,那么郧公以下的将士,一定有惊疑之心。

况且大敌当前更换将领,是自古以来人们就感到难办的事,也是乐毅辞燕的原因,赵括也因这样使赵国招致失败。

依我的拙见,只须派您的一个心腹,机智而有韬略,为各位将领原先所信服的人,立即到军队驻扎地,让他暗查此事的真假。

纵令他们三人有异志,也一定不敢轻举妄动。”丞相顿时大悟,说道:“如果不是您阐明这些道理,险些坏了大事。”当即派高赹骑马飞奔,前往军队驻扎地,作为各位将领的统率,最后立了大功。

凡李德林策划的谋略,大多都是这类。

进而被授为丞相府从事内郎。

高祖继位之际,相国总统百揆、九锡大礼及诏策笺表各种表章诏书,都是李德林起草的。

高祖登基那天,授李德林为内史令。

起初,准备接受禅让,虞庆则劝高祖先全部消灭宇文氏,高赹、杨惠也违背自己的本意赞同此议。

只有李德林固执争辩,认为不能这样做。

高祖变了脸色怒道:“你是读书人,不可以参与这件事。”于是就全部消灭了宇文氏。

自此官品不升,降到高赹、虞庆则的下面,只按分赐的惯例授了上仪同,晋升为子爵。

开皇元年(581),诏令李德林与太尉任国公于翼、高赹等共同制定律令。

完成后奏知皇上,赐赠九环金带一副,骏马一匹,赏赐他对旧律令的增删之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