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是寝之,未发其事。綝尤 惧,发病而卒。綝弟续,仕至散骑侍郎。
雄弟达,字士达。少聪敏,有学行。仕周,官至仪同、内史下大夫,遂宁县男。 高祖受禅,拜给事黄门侍郎,进爵为子。时吐谷浑寇边,诏上柱国元谐为元帅,达 为司马。军还、兼吏部侍郎,加开府。岁余,转内史侍郎,出为鄯、郑、赵三州刺 史,俱有能名。平陈之后,四海大同,上差品天下牧宰,达为第一,赐杂彩五百段, 加以金带,擢拜工部尚书,加位上开府。达为人弘厚,有局度。杨素每言曰:“有 君子之貌,兼君子之心者,唯杨达耳。”献皇后及高祖山陵制度,达并参豫焉。
炀帝嗣位,转纳言,仍领营东都副监,帝甚信重之。辽东之役,领右武卫将军, 进位左光禄大夫,卒于师,时年六十二。帝叹惜者久之,赠吏部尚书、始安侯。谥 曰恭。赠物三百五十段。
史臣曰:高祖始迁周鼎,众心未附,利建同姓,维城宗社,是以河间、观德, 咸启山河。属乃葭莩,地非宠逼,故高位厚秩,与时终始。杨庆二三其德,志在苟 生,变本宗如反掌,弃慈母如遗迹,及身而绝,宜其然矣。观王位登台衮,庆流后 嗣,保兹宠禄,实仁厚之所致乎!
部分译文
○河间王弘
河间王杨弘,字辟恶,隋高祖的堂弟。
他的祖父杨爱敬,死得很早。
父亲杨元孙,很小就成为孤儿,随母亲郭氏在舅父家养大。
隋高祖的父亲武元皇帝杨忠与周太祖在关中起义,当时杨元孙在邺下,怕被北齐人所杀,因而假借外祖父家的姓氏,改姓郭。
元孙死后,北齐被北周吞并,杨弘才入关,与高祖相处得很好。
高祖很喜欢他,为他买田地房屋。
杨弘生性明悟,有文才武略。
几次随高祖征讨,累功升为开府仪同三司。
高祖为丞相时,常让他在左右,让他当心腹。
高祖到北周赵王府上去,将遭难,杨弘当时站在门外,以保卫高祖。
不久加授他上开府,赐爵为永康县公。
高祖受北周禅让后,授他为大将军,晋爵为郡公。
不久追赠他父亲为柱国、尚书令、河间郡公爵。
这年立杨弘为河间王,授为右卫大将军。
一年多后,升任柱国。
当时突厥屡为边患,杨弘以行军元帅身份,率领几万人马出灵州道,与突厥相遇,交战,大破敌军,斩首几千级。
赐他缣采二千段,出京授为宁州总管,升任上柱国。
杨弘在宁州,无为而治,很有恩惠。
几年后,调回京师。
不久,授为蒲州刺史,让他见机行事。
当时河东很多盗贼,百姓不得安宁。
杨弘上奏,把那些为盗贼的一百多人,流放到边疆去,蒲州从此安宁,他被称为良吏。
每每晋王杨广入朝,杨弘就代理扬州总管,等晋王回到扬州,杨弘又回蒲州。
他在官十几年,风俗教化都很融洽。
炀帝继位后,调他回京,授为太子太保。
一年多后去世。
大业六年(610),追封他为郇王。
他儿子杨庆继承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