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5/10)

欲出其不意。王既不行,文安又退,使彼计 成,大事去矣。”谅不对。以王聃为蒲州刺史,裴文安为晋州,薛粹为绛州,梁菩 萨为潞州,韦道正为韩州,张伯英为泽州。炀帝遣杨素率骑五千,袭王聃、纥单贵 于蒲州,破之。于是率步骑四万趣太原。谅使赵子开守高壁,杨素击走之。谅大惧, 拒素于蒿泽。属天大雨,谅欲旋师,王頍谏曰:“杨素悬军,士马疲弊,王以锐卒 亲戎击之,其势必举。今见敌而还,示人以怯,阻战士之心,益西军之气,愿王必 勿还也。”谅不从,退守清源。素进击之,谅勒兵与官军大战,死者万八千人。谅 退保并州,杨素进兵围之。谅穷蹙,降于素。百僚奏谅罪当死,帝曰:“终鲜兄弟, 情不忍言,欲屈法恕谅一死。”于是除名为民,绝其属籍,竟以幽死。子颢,因而 禁锢,宇文化及弑逆之际,遇害。

史臣曰:高祖之子五人,莫有终其天命,异哉!房陵资于骨肉之亲,笃以君臣 之义,经纶缔构,契阔夷险,抚军监国,凡二十年,虽三善未称,而视膳无阙。恩 宠既变,谗言间之,顾复之慈,顿隔于人理,父子之道,遂灭于天性。隋室将亡之 效,众庶皆知之矣。《慎子》有言曰:“一兔走街,百人逐之,积兔于市,过者不 顾。”岂有无欲哉?分定故也。房陵分定久矣,高祖一朝易之,开逆乱之源,长觊 觎之望。又维城肇建,崇其威重,恃宠而骄,厚自封植,进之既逾制,退之不以道。 俊以忧卒,实此之由。俄属天步方艰,谗人已胜,尺布斗粟,莫肯相容。秀窥岷蜀 之阻,谅起晋阳之甲,成兹乱常之衅,盖亦有以动之也。《棠棣》之诗徒赋,有鼻 之封无期,或幽囚于囹圄,或颠殒于鸩毒。本根既绝,枝叶毕剪,十有余年,宗社 沦陷。自古废嫡立庶,覆族倾宗者多矣,考其乱亡之祸,未若有隋之酷。《诗》曰: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后之有国有家者,可不深戒哉!

译文

房陵王杨勇字睍地伐,是高祖的长子。

北周时,因为隋太祖的军功,被封为博平侯。

到高祖辅佐北周朝政时,被立为世子,授为大将军、左司卫,封为长宁郡公。

出任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管辖过去齐国的领地。

后来召回到京城,升为上柱国、大司马,兼任内史御正,京城禁卫军全归他统管。

高祖得到皇位后,立为皇太子,国家的军务政事与尚书奏来关于死罪以下的事,都让杨勇参加决断。

高祖因为崤山以东老百姓大多四处流动,派遣特使考察,又打算移民充实到北方边塞。

杨勇上书劝谏,高祖赞许他的建议,停止了移民这件事。

从此以后,朝政不顺遂,多有斟酌损益,高祖都采纳他的意见。

高祖曾对大臣们说:“前代君王,溺爱宠幸的人,废立太子之事从中产生。

我别无侍妾,五个儿子为同一个母亲所生,可以说是真正的亲兄弟。

哪像前代君王有众多宠爱的姬妾,生下的儿子你争我夺,这就是亡国的道路啊!”杨勇十分好学,通达撰著词赋,生性宽厚仁慈,温和厚道,随意任性,没有矫揉造作的行为。

招引明克让、姚察、陆开明等人为朋友。

杨勇曾经在蜀铠上雕饰花纹,高祖见了有些不高兴,怕他会渐渐地形成奢侈的习性,因而告诫他说:“我听说天道不唯亲,只给有德之君,纵观前代帝王,没有一个能靠奢侈豪华而得到天下长久的。

你作为太子,如果不上遵从天意,下符合民心,凭什么承担统治国家的重任,位居百姓的上面?我过去的衣服佩饰,各留存一件,时常看看,来自行警诫。

今天我将腰刀给你,应该知道我的用心。”后来,到了冬至,官员们都朝拜杨勇,杨勇让乐队奏乐来接见他们。

高祖知道后,问朝臣说:“近来听说冬至节那天,宫廷内外的大臣们相继到东宫朝拜,是什么礼节?”太常少卿辛。。回答说:“在东宫敬贺,不能说是朝拜。”高祖说:“时令变化称贺,只须三五个上十个人,各人自愿去,为什么由有关部门邀集,一时都会聚一起,太子身穿礼服安排乐队接待他们?东宫这样做,实是违背礼制的。”从此对杨勇宠爱开始衰减了,逐渐产生了隔阂。

当时高祖下令选派同宗的侍卫官,到皇宫警卫。

高赹建议说,如果都选取强手,恐怕东宫的警卫就太差了。

高祖变了脸色说:“我有时行动,警卫必须要雄健勇毅。

太子在东宫修身养性,身边怎么会需要强手?这实在是陈旧的法度,不符合我的意思,如果让我裁决,固定轮流值班的日子,分派到东宫去,卫队组织不分开,难道不是好事?我清楚地知道前代的法规,你不必仍然沿袭旧的习俗。”高祖怀疑高赹的儿子娶了杨勇的女儿,帮太子说话,有意味地说了这番话,来提防他。

杨勇有很多宠幸的姬妾,其中昭训云氏尤受宠爱,所用礼节近于正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