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诏弼为五言诗,词意愤怨,帝览而容之。尝遇突厥入朝,上赐之射,突厥 一发中的。上曰:“非贺若弼无能当此。”于是命弼。弼再拜祝曰:“臣若赤诚奉 国者,当一发破的。如其不然,发不中也。”既射,一发而中。上大悦,顾谓突厥 曰:“此人天赐我也!”
炀帝之在东宫,尝谓弼曰:“杨素、韩擒、史万岁三人,俱称良将,优劣如何?” 弼曰:“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 太子曰:“然则大将谁也?”弼拜曰:“唯殿下所择。”弼意自许为大将。及炀帝 嗣位,尤被疏忌。大业三年,从驾北巡,至榆林。帝时为大帐,其下可坐数千人, 召突厥启民可汗飨之。弼以为大侈,与高颎、宇文弼等私议得失,为人所奏,竟坐 诛,时年六十四。妻子为官奴婢,群从徙边。
子怀亮,慷慨有父风,以柱国世子拜仪同三司。坐弼为奴,俄亦诛死。
史臣曰:夫天地未泰,圣哲启其机;疆埸尚梗,爪牙宣其力。周之方、邵,汉 室韩、彭,代有其人,非一时也。自晋衰微,中原幅裂,区宇分隔,将三百年。陈 氏凭长江之地险,恃金陵之馀气,以为天限南北,人莫能窥。高祖爰应千龄,将一 函夏。贺若弼慷慨,申必取之长策,韩擒奋发,贾馀勇以争先,势甚疾雷,锋逾骇 电。隋氏自此一戎,威加四海。稽诸天道,或时有废兴,考之人谋,实二臣之力。 其俶傥英略,贺若居多,武毅威雄,韩擒称重。方于晋之王、杜,勋庸绰有馀地。 然贺若功成名立,矜伐不已,竟颠殒于非命,亦不密以失身。若念父临终之言,必 不及于斯祸矣。韩擒累世将家,威声动俗,敌国既破,名遂身全,幸也。广陵、甘 棠,咸有武艺,骁雄胆略,并为当时所推,赳赳干城,难兄难弟矣。
部分译文
○韩擒虎
韩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人,后迁居到新安。
他的父亲韩雄,以勇猛有气节而闻名,在北周做官,官职到大将军、洛阳、虞州等八州刺史。
韩擒虎年少时,粗犷豪迈,以有胆识和谋略而著称,体貌魁梧伟岸,有一副英雄豪杰的仪表。
他又喜欢读书,经书、史书、百家之言都略知大旨。
周太祖看见他后认为他很独特,就让他与太子们一起游玩。
后来,因为立了军功,授官职为都督,新安太守,慢慢地提升到仪同三司,世袭新义郡公。
武帝攻打齐国,齐将独孤永业镇守金墉城,韩擒虎说服他投降。
进军平定范阳,他又被加授上仪同,授官职为永州刺史。
陈国军队逼进光州城,韩擒虎以行军总管之职打败了他们。
又跟从宇文忻平定合州。
高祖作丞相后,他为合州刺史。
陈国将领甄庆、任蛮奴、萧摩诃等互相声援,多次侵犯江北,先后侵入北周边界。
韩擒虎多次挫败他们的锐气,使陈国士气大丧。
隋文帝开皇初年,文帝暗中怀有吞并江南的志向,认为韩擒虎有文武之才,平素很有名气,于是就授他为庐州总管,委韩擒虎以平定陈国的重任,很是叫敌人惧怕。
等到大规模攻打陈国,以韩擒虎为先锋,他率领五百士卒夜里渡江,袭击采石,守城的陈军都醉了,韩擒虎于是就攻取了它。
进攻姑苏,半天时间就攻了下来,紧接着又夺取了新林。
江南的老百姓平常听到他的威名、信誉,都来军门拜见他,昼夜不断。
陈国人非常害怕,他们的将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陆续投降了韩擒虎。
晋王杨广把这些情况奏报给高祖,高祖听后非常高兴,大摆宴席犒赏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