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一(4/7)

也不改变其常态。

高祖叹赏他有吏才,赐钱二十万,并赐缣帛三百匹,升他作散骑常侍。

开皇八年(588),皇上亲自考察百官,以卢恺为上等。

卢恺坚持辞让,不敢接受,高祖说:“吏部你很勤勉能干,以前我曾听说过。

如今你得到上等考绩,大家议论,都与我相同。

当仁不让,你有什么惭愧呀?事情都在我心里,不要推让了。”一年多后,卢恺任礼部尚书,兼管吏部尚书事。

适逢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和,何妥告苏威一些人背后的事。

卢恺受牵连,皇上把卢恺交给官吏办罪。

司法部门告卢恺说:“房恭懿,是尉迟迥一党的,不应当官。

苏威、卢恺二人,曲相推荐,累次加官,任他为海州刺史。

另外,吏部预选为官的人很多,卢恺不立即授官职,都看人打发。

苏威的堂弟苏彻、苏肃二人,都是乡里正式推荐到吏部的,苏彻的文书后到,却被先授官职。

苏肃左脚有毛病,又无才能,卢恺因苏威的缘故,授他朝请郎之职。

卢恺搞朋党,事情很明白。”皇上大怒说:“卢恺敢把天下的官职用作私人的恩惠!”卢恺取下官帽叩头说:“皇太子要任通事舍人苏夔为舍人,苏夔就是苏威的儿子,我认为苏夔不应升迁,坚持禀告皇太子而作罢。

我若与苏威有私情,怎会这样!”皇上说:“苏威的儿子,朝廷都知道,你于是固执己见,是为了邀功请赏。

至于朝廷不知道的,你就与之结朋党,这是奸臣作的事!”于是除名为百姓。

不久,卢恺死在家里。

自北周以来,选官不分清浊。

到卢恺管吏部,与薛道衡、陆彦师等人,甄别士人,所以被人上谗言,说是结朋党,才落到这一步。

他儿子卢义恭继承爵位。

○令狐熙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其家世世代代都是西州的豪右。

父亲令狐整,仕北周,官至大将军、始、丰二州的刺史。

令狐熙生性严谨,有雅量,虽在家里,也终日很严肃。

不随便与宾客交结,凡是交结的,必定是一时的名士。

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三礼》。

善骑马射箭,颇知音乐。

开始因通晓经典而任吏部上士,不久授他帅都督、辅国将军,转任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干之名。

因遭母丧而离职,几乎悲不自胜。

他父亲告诫他说:“真正的孝道,在于安定亲人的心,在道义上不应该绝子孙。

我现在还活着,你又独自一个,没有娶妻,怎能悲伤太过,让我担忧呢?”令狐熙此后才稍稍喝点粥。

服丧满后,任小驾部。

又遭父丧,不拄拐杖站不起来,有人听到他的哭声,没有不为他哭泣的。

河阴之战,朝廷令他戴孝从军,回京后任职方下大夫,袭爵任彭阳县公,食邑二千一百户。

到周武帝平定北齐,他因留守京城之功,增加食邑六百户。

升任仪同,历任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当时很有声誉。

高祖受禅时,令狐熙以本官身份代行纳言之事。

不久授他司徒左长史,加授上仪同,晋爵为河南郡公爵。

当时吐谷浑进犯边塞,他以行军长史身份随元帅元谐讨伐敌人,因功升任上开府。

碰上蜀王杨秀出镇蜀地,选拔王爷的僚属,都要一些正人君子,以令狐熙为益州总管长史。

没到任,就拜授沧州刺史。

当时华山以东地区承北齐之弊,户口簿籍大多是假的。

令狐熙晓谕百姓,让他们各自回乡,回去的有一万户。

在任几年,民风大好,被称为好刺史。

开皇四年(584),皇上幸巡洛阳,令狐熙来朝见,官吏百姓怕他被调走,在路边痛哭。

到令狐熙又回沧州时,百姓出境迎接,在路上欢呼叫喊。

在州里得到了白乌、白鹿、嘉麦等祥瑞之物,甘露降落到庭前的柳树上。

开皇八年(588),转任河北道行台度支尚书,沧州吏民追思他,都立碑歌颂他的功德。

到行台废置时,授他并州总管司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