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一(7/7)

加金银和牲畜。

晋王为皇太子后,授张衡为右庶子,兼任给事黄门侍郎。

炀帝继位,他任给事黄门侍郎,升任银青光禄大夫,不久任御史大夫,很被炀帝亲近看重。

大业三年(607),炀帝到榆林郡后,回到太原,对张衡说:“我想到你家里去,你为我作东道主吧。”张衡于是赶到河内,与张家的人准备好牛肉美酒。

炀帝上太行山,开辟直路九十里,以到他家里。

炀帝很喜欢那里的山泉,留下来饮宴三天,因而对张衡说:“以前随先皇帝拜谒太行山的时候,途经洛阳,看到这里,深深遗憾不得相访,不料今日得遂夙愿。”张衡拜伏于地,谢谢皇上,并奉杯敬祝皇上。

炀帝更高兴,赐他住宅旁的田地三十顷,良马一匹,金带,缣采六百段,衣服一袭,御用食器一具。

张衡推辞,炀帝说:“天子到了哪里,之所以叫‘幸’,就是因为这。

不必推辞了。”张衡又给炀帝献食,炀帝下令赐给公卿,一直到卫士们,无不沾光。

张衡因是炀帝当藩王时的故交,恩宠无人可比,很有些骄贵。

次年,炀帝到汾阳宫,宴请随从官吏,特赐绢帛五百匹。

当时炀帝想扩建汾阳宫,让张衡和纪弘整画好图纸奏上。

张衡借机进谏说:“这几年劳役繁多,百姓疲惫,请您留点神,稍稍少搞点这类事。”炀帝心里很不舒服。

炀帝曾看着张衡,对侍臣们说:“张衡自以为因为他的计谋,才让我有天下。”当时齐王杨。。失爱于炀帝,炀帝秘密让人找杨。。的过失。

有人告张衡违反制度,将伊阙令皇甫诩带到汾阳宫。

又说以前炀帝到涿郡以及祭祠恒岳时,那些来谒见的父老乡亲,衣冠大多不整。

炀帝怪罪张衡,身为司法官,不能检举处理这些问题,让他出京当榆林太守。

次年,炀帝又到汾阳宫,张衡正在督促劳役修筑楼烦城,因而拜见炀帝。

炀帝厌恶张衡没有消瘦,以为他不想过失,因此对张衡说:“你长得很肥,应暂且回到郡里去。”张衡又到榆林郡去。

继而令张衡监督修江都宫的劳役。

有人到张衡那里告监修江都宫的人,张衡不为他处理,却把状纸交给那个监工,这个人吃了监工更大的亏。

礼部尚书杨玄感出使到江都,这个人到玄感处喊冤。

玄感自然认为张衡的作法不对。

到与张衡相见时,玄感又没说什么。

张衡又先对玄感说:“薛道衡真是被冤死的。”玄感把这些事都报告给了炀帝。

江都丞王世充又奏张衡频频减少劳役的饭食。

炀帝于是发怒,把张衡关起来,送到江都市,将要杀他,过了很久才放他,除名为民,放他回老家乡里。

炀帝常令亲信窥探张衡在作些什么。

大业八年(612),炀帝从辽东回到京都,张衡的小妾说他心怀怨恨,诽谤朝政,炀帝竟然赐他在家里自尽。

他临死时大声说:“我为世人作了什么好事哦,还想久活!”监督行刑的塞耳不敢听,下令杀了他。

义宁中(617),因其死于无辜,追赠他为大将军、南阳郡公。

谥号叫“忠”

有子叫张希玄。

○杨汪

杨汪字元度,本是弘农郡华阴县人。

曾祖父杨顺,迁居河东。

父亲杨琛,任仪同三司,杨汪显贵后,被追赠为平乡县公爵。

杨汪小时,凶狠粗疏,好与人打群架,他打了谁,没有不被打倒的。

长大后才折节读书,专精《左传》,通晓《三礼》。

开始作官,任北周冀王的侍读,冀王很看重他,常说:“杨侍读品德、学业都十分好,是我的穆生啊。”此后,杨汪又向沈重讨教《礼》,到刘臻处学习《汉书》。

二人推许他说:“我们不如他。”他因此出了名。

累次升迁,到当夏官府都上士。

到隋高祖当北周丞相时,让他执掌军事,授他为掌朝下大夫。

隋高祖受禅登基后,封他为平乡县伯爵,食邑二百户。

他历任尚书省的司勋、兵部二曹的郎官,秦州总管长史,有聪明能干的名声。

升任尚书左丞,因事被免职。

后来历任荆州、洛阳二州的长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