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天地之位分开,夫妇之礼这才清楚,君亲之义这才明白,尊卑之教这才设立。
因此孝是人性的根本,礼是立身的基础,从国到家,都是这样的。
我以为,敬爱父母的感情,至重至切;丧父丧母,是人伦中最大的事情。
唐君明虽然不再过野蛮生活了,但是在文明社会里却也没多大变化。
他忽视母亲死去的悲痛,成就燕尔新婚,穿着守丧的衣服,又去穿美丽的婚服。
不义者无人亲近,《春秋》上说他将灭亡;无礼无仪,诗人愿他快死。
库狄士文既在我神州为官,而且又名位通显,应整齐风俗教化,让四方人以为准则。
他却抛弃两姓之间重视婚配的传统,违背了六礼的有关规定,请求将其禁锢终身,永不录用,以惩戒风俗。”两人因此得罪。
隋朝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柳彧多有矫正,皇上很赞赏他。
柳彧又见高祖勤于听政,百官奏请,多有烦杂琐碎之事,因此上奏疏劝谏道:“我听说自古以来的圣明帝王,没有超过尧舜的。
他们效法天地,施政教化,不作琐碎之事,这就叫圣明。
有这样的话:‘苍天又说了什么呢?四季自然交替。’因此知道君王做事下令,务戒烦碎。
因此舜帝任用五臣,尧帝咨询四岳,设官位,分职务,各有所司。
君王垂手拱手,无须具体作什么,天下因而大治。
这就是所谓的辛辛苦苦求取贤人,安安逸逸让他们干事。
又说:‘天子和平静穆,诸侯很繁忙。’这是说君臣上下,各有分别。
近来四海一家,天下统一,皇上日理万机,事无大小,都由皇上处理。
陛下应该留心治国之大道,不要惮竭精力,过于疲劳。
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因为百官怕得罪,不能自己决断,因此都由皇上决定。
奏闻太多了,以至营造房子之类的小事,给多少东西这类问题,皇上都要处理。
一日之中,酬答百官,以至废寝忘食。
动不动就要亲自用文簿,这太劳累皇上了。
伏请皇上想想我的肺腑之言,稍稍减一点琐碎事情,以怡养精神为要意,想想周武王安乐长寿的事情,周文王勤劳忧虑短寿的道理。
若是经国安邦的大事,不是臣下所能决断的,那还是要请您详细决断。
此外的小事,责成有关部门办理。
那么,圣上就会尽无疆之寿,臣下就会承受养育的恩赐。”皇上看了奏章,很赞赏他。
后因忤逆圣旨,被免职。
不久,又让他出来管事,因此对柳彧说:“不要改变你的心志。”因他家里穷,令有关部门为他修筑住房。
皇上说:“柳彧是正直人士,是国家的宝贵人才。”他就是这样的被看重。
右仆射杨素当权显贵,百官都怕他,没有敢违逆他的。
杨素曾因出了点问题,皇上下令把他送到南台处置。
杨素依仗自己官高爵大,坐在柳彧的床上。
柳彧从外面进来,见杨素这样,就在台阶下面拿着笏,整整衣冠,对杨素说:“奉圣旨给你治罪。”杨素马上下床。
柳彧据案而坐,让杨素站在庭下,审问他的一些事情。
杨素因此怀恨在心。
但柳彧当时正为皇上所信任,所以杨素无法中伤他。
柳彧见近代以来,都市的百姓们每到正月十五日,都要作各种游戏,互相夸耀比赛,以至于浪费了财力,于是上奏,请求禁止。
奏章上说:“我听说往日的明主圣君训民治国,都是按法度、照礼典来做的。
不合法度的,就不作;不合礼典的,就不行。
道路不相同,男女各有别,是要防止他们邪僻,让他们各行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