臾骤雨,其火遂灭。士卒感其至诚,莫不用命。城围月余,李雄援军至,贼遂退 走。以功授开府,历汝州刺史、灵武太守,入为都水监,卒官。季珣少慷慨有志节。 大业末,为鹰击郎将,其府据箕山为固,与洛口连接。及李密、翟让攻陷仓城,遣 人呼之。季珣骂密极口,密怒,遣兵攻之,连年不能克。时密众数十万在其城下, 季珣四面阻绝,所领不过数百人,而执志弥固,誓以必死。经三年,资用尽,樵苏 无所得,撤屋而爨,人皆穴处,季珣抚巡之,一无离叛。粮尽,士卒羸病不能拒战, 遂为所陷。季珣坐听事,颜色自若,密遣兵擒送之。群贼曳季珣令拜密,季珣曰: “吾虽为败军之将,犹是天子爪牙之臣,何容拜贼也!”密壮而释之。翟让从之求 金不得,遂杀之,时年二十八。
其弟仲琰,大业末为上洛令。及义兵起,率吏人城守,部下杀之以归义。仲琰 弟琮,为千牛左右,宇文化及之乱遇害。季珣家素忠烈,兄弟俱死国难,论者贤之。
北海松赟,性刚烈,重名义,为石门府队正。大业末,有贼杨厚拥徒作乱,来 攻北海县,赟从郡兵讨之。赟轻骑觇贼,为厚所获,厚令赟谓城中,云郡兵已破, 宜早归降。赟伪许之。既至城下,大呼曰:“我是松赟,为官军觇贼,邂逅被执, 非力屈也。今官军大来,并已至矣,贼徒寡弱,旦暮擒剪,不足为忧。”贼以刀筑 赟口,引之而去,殴击交下。赟骂厚曰:“老贼何敢致辱贤良,祸自及也!”言未 卒,贼已斩断其腰。城中望之,莫不流涕扼腕,锐气益倍。北海卒完。炀帝遣户曹 郎郭子贱讨厚,破之,以赟亡身殉节,嗟悼不已,上表奏之。优诏褒扬,赠朝散大 夫、本郡通守。
史臣曰:古人以天下至大,方身则小,生为重矣,比义则轻。然则死有重于太 山,生以理全者也,生有轻于鸿毛,死与义合者也。然死不可追,生无再得,故处 不失节,所以为难矣。杨谅、玄感、李密反形已成,凶威方炽,皇甫诞、游元、冯 慈明临危不顾,视死如归,可谓勇于蹈义矣。独孤盛、元文都、卢楚、尧君素岂不 知天之所废,人不能兴,甘就菹醢之诛,以徇忠贞之节。虽功未存于社稷,力无救 于颠危,然视彼苟免之徒,贯三光而洞九泉矣。须陀、善会有温序之风,子翊、松 赟蹈解扬之烈。国家昏乱有忠臣,诚哉斯言也。
部分译文
○皇甫诞
皇甫诞字玄虑,是安定乌氏人。
他的祖父皇甫和,是西魏的胶州刺史。
父亲皇甫王番,任北周隋州刺史。
皇甫诞年少时,禀性刚毅,有器度。
北周毕王召引他作仓曹参军。
高祖文帝即位以后,皇甫诞作了兵部侍郎。
几年后,出京城作鲁州长史。
开皇年间(581~600),又回到朝中作比部、刑部侍郎,都有贤能的名声。
后调任治书侍御史,朝臣无不对他恭敬而又畏惧。
高祖因为百姓流亡很多,派皇甫诞任河南道大使,以约束流民,使他们遵守法度。
到返朝后,所奏之事符合高祖的旨意,高祖很高兴,让他兼任大理寺少卿。
第二年,升任尚书右丞。
不久,因母亲去世而辞职。
丧期未满,又奉命到职上任。
不久,转任尚书左丞。
当时,汉王杨谅为并州总管,朝廷广泛选拔人才当他的辅佐,前后任长史、司马的,都是当时的名士。
高祖因皇甫诞以公平正直著称,封他做并州总管司马,总管并州府政事,凡事都要征求他的意见,汉王很敬重他。
到炀帝即位,召汉王入朝,杨谅采纳谘议官王支页的计谋,发兵作乱。
皇甫诞屡次谏阻,杨谅都不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