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改称天王为皇帝,追尊文王为皇帝,大赦天下更改年号。壬子曰,任命大将军、安城公字文宪为益州总管。癸丑日,增设御正四人,位列上大夫。
九月乙卯日,任命大将军、天水公宇文广为梁州总管。辛末日,进封辅城公宇文邕为鲁国公,安城公字文宪为齐国公,秦郡公宇文直为卫国公,正平公字文招为趟国公。封皇弟宇文俭为谯国公,宇文纯为陈国公,宇文盛为越国公,宇文达为代国公,宇文通为冀国公,宇文迪为滕国公。进封天水公宇文广为蔡国公,高阳公达奚武为塑凰公,选区公亘鹰宴为楚凰公,博陵公昼适搓为凉国公,宁蜀公尉迟迥为蜀国公,化政公室主童为许国公,陈留公垄蝗为驴旦公,昌平公慰迟塑为呈旦公,逮盛公型!为卢厘尘。食邑各一万户。
冬季十月甲午曰,任命柱国、吴国公尉迟纲为泾州总管。在遣月,齐文宣帝去世,他的儿子高殷继位。任命柱国、蜀国公尉迟迥为秦州总管。
北周武成二年春季正月癸丑初一,明帝在紫极殿大规模会见群臣,开始表演百戏。
三月辛酉日,重阳合建成,明帝在芳林园会见群公列将卿大夫及突厥使者,每人都赏赐钱帛多少不等。
夏季四月,明帝因食物中毒。庚子日,病情加剧。下诏说:
人生于天地之间,禀受五常之气,天地有穷尽,五常有变易,人怎么能长在。所以有生就有死,这是事物的必然常理。身处必然的常理,长短之间,有什么值得多有遗憾的。我虽然没有多少德行,但天性喜欢典籍,阅览圣贤遣留下来的言论,没有不是以圣贤的言论来自我勉励的。现在是命中注定的,又有什么可说的。诸公及在朝中的卿大夫士人,军中大小督将、军人等,都建立功勋,已有多年,辅佐太祖,成就了我周朝王室。现在朕继承大业,位居皇帝之位,这也就在上没有辜负太祖,在下没有辜负朕自己,朕能够善终,在地下跟随先帝,心中确实没有什么可遣憾的了。我所遗憾的,祇是我作为皇帝,已经四年了,不能使政治教化遵循常理,百姓富裕充足,九州没有统一,东西仍然阻塞,想到这些遣憾,不能瞑目。祇是希望仁兄冢宰,及朕的先正、先父、公卿大臣等,同心同意,相互努力劝勉,不要忘记太祖的遣志,提挈后人,朕虽在九泉之下,形体也会永不磨灭。
现在帝位空虚,社稷无主。我的儿子年纪很小,不能负担国家重任。鲁国公宇文邕,是我的弟弟,宽厚仁爱豁达大度,全国人民都是知道的,能使我周朝王室弘大的人,必定是他。人贵在有始有终,你们事奉太祖,辅弼我,可以说是有始了,如果能够念及世道艰难,辅助宇文邕统治天下,就可以说是有终了。哀悼死者事奉生者,这是人臣的大节,你们要思念这句话,让万代人称颂。
朕禀性节俭朴素,不能力行菲薄,经常睡粗布被子,穿粗帛衣服,所有器皿用具,都没有雕饰。到死的时候,岂能违背放弃这种嗜好。丧事所需物品,一定要按简单节约原则办理,殓尸时用平常的衣服,不要使用有金玉装饰的衣物。如果因为礼制而不能缺少,就都用瓦。小殓完后,哭丧七天。文武百官暂时避免穿戴衰麻,穿素服服丧。下葬的那天,选择一块不毛之地,因地势起坟,不要在坟上封土植树。况且厚葬会损伤活着的人,这是圣人的警告,朕既然衷心信服圣人的教诲,怎敢违背。所有文武百官,都不要违背朕的心意。四方州镇使者到后,都让他们哭丧三天,哭丧完后,全部暂且除掉凶服,仍穿素服服丧,直到服丧期满。若没有朝廷的征召,都要留在各自的部门恪守职责,不得立即奔赴朝廷。礼有随时通变的意义,下葬完毕,朝廷内外都除去丧服按照吉办事。三年之内,不要禁止结婚嫁娶,饮食一概像平常一样。世事繁杂,病困,衹能到此为止。如果还有事情没有讲完,都以此类推来决断。临死多考虑当前的事情,古人就有这样的。朕现在临死挣扎,写下我的这些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