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封号,但仍没有表达出至高的尊严。因此增奉崇高的名号,来显明正常的礼仪。使得诚心敬意有所表达,欢心宽慰在此,幸福没有止境,使万民仰赖于此福。“宣帝逝世后,静帝尊她为太皇太后。隋开皇二年死去,时年三十二岁。隋文帝命有关官吏安置礼仪,将她与高祖合葬在孝陵。
武帝李皇后名叫娥姿,是楚地人。王盖平定2堰,奎皇后的家被没收入官。到垦玄后,立担将奎:主后赐给富担,后来渐渐受到直担的亲幸。左象元年二月,改为天元帝太后。七月,又被尊为天皇太后。二年,被尊为天元圣皇太后。册韶说: “天元皇帝臣宇文赞,敬捧玉玺绶册,恭敬地为天皇太后献上尊号为天元圣皇太后。念及月的精华显示福祉,大地神灵赐加恩惠,祥瑞开启于旦堡,吉庆流布在茎渣。虽然遵循典制,恭敬地献上美好的封号,但是从内心竭尽敬意,仍没有表达出名号的至高尊贵。这衹是为了想要弘扬第一之意,向上天昭示圣慈的仁德,冒昧地竭尽诚心敬意,敬祝福禄永安。显扬圣慈的训诲,为子孙的未来作好安排。“宣帝去世后,静帝尊她为太帝太后。隋开皇元年三月,李皇后出家为尼姑,改名为常悲。开皇八年死去,终年五十三岁,以尼姑的礼仪葬在京城的南面。
宣帝杨皇后名叫杨丽华,是隋文帝的大女儿。宣帝作太子时,高祖为宣帝娶杨皇后作为皇太子妃。宣政元年闰六月,被立为皇后。宣帝后来自称天元皇帝,给杨皇后赐号为天元皇后。不久又立天皇后及左右皇后,与杨皇后一起为四个皇后。宣政二年,宣帝下韶说:“帝尧下嫁两个女儿给虞舜,使皇后的懿德与君主相匹配;上天排列四星,使后妃的形象在此垂耀。朕效法上天,稽察典制,任命四位皇后,在内统领六宫,弘扬柔顺的品德,大量置办祭品。近来这种特别的礼仪虽已下达,但皇后的称谓不相称,将按照上天的景象,增加美名。“于是杨皇后与其他三位皇后在封号中都加上“大”字。宣帝派使者持节册封杨皇后为天元大皇后说: “你内含美德,柔顺贞正,恭敬祭祀,是国家的楷模,因此加封你高贵的封号,宣扬你美好的声誉。你应当恭敬地遵循天道,恭谨地对待天命,发扬盛美的事业,能不谨慎吗。“不久,宣帝又册立天中大皇后,与杨皇后等一起为五个皇后。
杨皇后性情柔顺和婉,不忌妒,四位皇后和嫔妃御女等都喜爱而敬重她。宣帝后来昏庸残暴更加严重,喜怒失常。宣帝曾经责备她,打算给她施加罪刑,杨皇后举止安详,言语神态不乱。宣童大怒,于是赐她死罪,逼着让她自杀。杨皇后的母亲周玉岖知道后,到宫中致谢,叩头直到流血,然后才得以免除。宣帝去世后,静帝尊封杨皇后为皇太后,居住在弘圣宫。
当初,宣帝生病,命令杨皇后的父亲到宫中侍候陪伴。等到宣帝病危,刘防、郑译等人乘机假传旨意任命杨皇后的父亲辅佐朝政。杨皇后开始虽然没有参与此事,但因为继位的君主年幼,担心大权落入其他家族,对自己不利,得知刘防、郑译等人已经传达了这个诏令,心中十分高兴。后来了解到她的父亲有异心,心中很不满,在言辞神态中表现出来。到了隋接受惮让取代周后,更加愤恨。隋文帝虽不能责备,但心中对她很愧恨。开皇六年,封杨皇后为乐平公主。后来又商量将她改嫁,杨皇后坚决不答应,于是才没有这样做。大业五年,杨皇后跟随隋炀帝前往张掖,死在黄河西,终年四十几岁。隋炀帝回到长安后,下令有关官员置办礼仪,将杨皇后与宣帝合葬在定陵。
宣帝朱皇后名叫满月,是吴地人。她的家因事犯罪,她被没收入东宫。宣帝作太子时,朱皇后被挑选去掌管宣帝的衣服。宣帝年轻,召幸了她,于是生下了静帝。大象元年,被立为天元帝后,小久义改为大皇后。大象二年,又改为天大皇后。册诏说: “你显扬妇行四德,为六宫作出榜样。轩辕宫中排列有序,唐尧室内显露吉庆,美好的封号已经下达,盛大的典仪应当敬待。你要修养情性遵循天道,不要丧失礼节法度,长守嘉福,能不谨慎吗。“朱皇后原本不是良家女子,又比宣帝年长十几岁,被宣帝疏远失宠。因为静帝的缘故,这才特地尊崇她,地位次于杨皇后。宣帝去世后,静帝尊她为帝太后。隋开皇元年,出家为尼姑,名为法净。开皇六年死去,终年四十岁,按照尼姑的礼仪埋葬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