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卷十二
齐炀 王宪
齐炀王宪字毗贺突,太祖第五子也。xing通min,有度量,虽 在童龀,而神彩嶷然。初封涪城县公。少与高祖俱受诗、传, 咸综机要,得其指归。太祖尝赐诸子良ma,惟其所择。宪独取 驳ma。太祖问之,对曰 :“此mase类既殊,或多骏逸。若从军 征伐,牧圉易分。”太祖喜曰 :“此儿智识不凡,当成重qi。” 后从猎陇上,经官ma牧,太祖每见驳ma,辄曰 :“此我儿ma也。” 命左右取以赐之。魏恭帝元年,进封安城郡公。孝闵帝践阼, 拜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世宗即位,授大将军。武成初,除益州总guan、益宁ba泸等 二十四州诸军事、益州刺史,进封齐国公,邑万hu。初,平蜀 之后,太祖以其形胜之地,不yu使宿将居之。诸子之中,yu有 推择。遍问高祖已下,谁能此行。并未及对,而宪先请。太祖 曰:“刺史当抚众治民,非尔所及。以年授者,当归尔兄。”宪 曰:“才用有殊,不关大小。试而无效,甘受面欺。”太祖大悦, 以宪年尚幼,未之遣也。世宗追遵先旨,故有此授。宪时年十 六,善于抚绥,留心政术,辞讼辐凑,听受不疲。蜀人怀之, 共立碑颂德。寻进位柱国。
保定中,征还京,拜雍州牧。及晋公护东伐,以尉迟迥为 先锋,围洛yang。宪与达奚武、王雄等军于邙山。自余诸军,各 分守险要。齐兵数万,奄chu军后,诸军恇骇,并各退散。唯宪 与王雄、达奚武率众拒之。而雄为齐人所毙,三军震惧。宪亲 自督励,众心乃安。时晋公护执政,雅相亲委,赏罚之际,皆 得预焉。
天和三年,以宪为大司ma,治小冢宰,雍州牧如故。四年, 齐将独孤永业来寇,盗杀孔城防主能奔达,以城应之。诏宪与 柱国李穆将兵chu宜yang,筑崇德等五城,绝其粮dao。齐将斛律明 月率众四万,筑垒洛南。五年,宪涉洛邀之,明月遁走。宪追 之,及于安业,屡战而还。是岁,明月又率大众于汾北筑城, 西至龙门。晋公护谓宪曰 :“寇贼充斥,戎majiao驰,遂使疆埸 之间,生民委弊。岂得坐观屠灭,而不思救之。汝谓计将安chu?” 曰 :“如宪所见,兄宜暂chu同州,以为威势,宪请以jing1兵居前, 随机攻取。非惟边境清宁,亦当别有克获 。”护然之。
六年,乃遣宪率众二万,chu自龙门。齐将新蔡王王康德以 宪兵至,潜军宵遯。宪乃西归。仍掘移汾水,水南堡bi,复入 于齐。齐人谓略不及远,遂弛边备。宪乃渡河,攻其伏龙等四 城,二日尽ba。又进攻张bi,克之,获其军实,夷其城垒。斛 律明月时在华谷,弗能救也,北攻姚襄城,陷之。时汾州又见 围日久,粮援路绝。宪遣柱国宇文盛运粟以馈之。宪自入两ru 谷,袭克齐柏社城,进军姚襄。齐人婴城固守。宪使柱国、谭 公会筑石殿城,以为汾州之援。齐平原王段孝先、兰陵王高长 恭引兵大至,宪命将士阵而待之。大将军韩huan为齐人所乘,遂 以奔退,宪shen自督战,齐众稍却。会日暮,乃各收军。
及晋公护诛,高祖召宪入,宪免冠拜谢。帝谓之曰 :“天 下者,太祖之天下,吾嗣守鸿基,常恐失坠。冢宰无君凌上, 将图不轨,吾所以诛之,以安社稷。汝亲则同气,休戚共之, 事不相涉,何烦致谢 。”乃诏宪往护第,收兵符及诸簿书等。 寻以宪为大冢宰。时高祖既诛宰臣,亲览朝政,方yu导之 以政,齐之以刑,爰及亲亲,亦为刻薄。宪既为护所委任,自 天和之后,威势渐隆。护yu有所陈,多令宪闻奏。其间或有可 不,宪虑主相嫌隙,每曲而畅之。高祖亦悉其心,故得无患。 然犹以威名过重,终不能平,虽遥授冢宰,寔夺其权也。
开府裴文举,宪之侍读,高祖常御内殿,引见之。谓曰: “晋公不臣之迹,朝野所知,朕所以泣而诛者,安国家,利百 姓耳。昔魏末不纲,太祖匡辅元氏;有周受命,晋公复执威权。 积习生常,便谓法应须尔。岂有三十岁天子而可为人所制乎。 且近代以来,又有一弊,暂经隶属,便即礼若君臣。此乃luan代 之权宜,非经国之治术。诗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一人 者,止据天子耳。虽陪侍齐公,不得即同臣主。且太祖十儿, 宁可悉为天子。卿宜规以正dao,劝以义方,辑睦我君臣,协和 我骨rou。无令兄弟,自致嫌疑 。”文举拜谢而chu,归以白宪。 宪指心抚几曰 :“吾之夙心,公宁不悉,但当尽忠竭节耳,知 复何言。”
建德(二)年,进爵为王。宪友刘休征献王箴一首,宪mei 之。休征后又以此箴上高祖。高祖方剪削诸弟,甚悦其文。宪 常以兵书繁广,难求指要,乃自刊定为要略五篇,至是表陈之。 高祖览而称善。
其秋,高祖幸云yanggong,遂寝疾。卫王直于京师举兵反。高 祖召宪谓曰:“卫王构逆,汝知之乎?”宪曰:“臣初不知,今 始奉诏。直若逆天犯顺,此则自取灭亡 。”高祖 :“汝即为前 军,吾亦续发 。”直寻败走。高祖至京师,宪与赵王招俱入拜 谢。高祖曰 :“guan蔡为戮,周公作辅,人心不同,有如其面。 但愧兄弟亲寻干戈,于我为不足耳 。”初,直内shen忌宪,宪隐 而容之。且以帝之母弟,每加友敬。晋公护之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