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在陇上狩猎,经过皇家马苑,太祖每次见到毛色不纯的马,就会说:“这是我儿子的马.“命身边的人捉来马赐给他。魏恭帝元年,进封为安城郡公。孝闵帝即位后,拜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宗即位后,宇文宪任大将军。武成初年,任益州总管、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诸军事、益州刺史,进封为齐国公,食邑一万户。当初,在平定蜀地之后,太祖因为那裹是位置优越地势险要的地方,不想派老将驻守那裹,想在自己的儿子中,挑选一人。逐一询问高祖以下的儿子,谁能去蜀地。都还没有回答,宇文宪就先请求前往。太祖说:“作为刺史应当安抚众人治理百姓。不是你能做到的。按照年龄来任命,应该属于你的哥哥。“宇文宪说:“才能有不同,与年龄大小没有关系。如果试用了而没有成效,甘愿接受当面欺君之罪。“太祖大喜,但因为宇文宪年龄还小,没有派他去。世宗遵照太祖从前的意思,所以有这样的任命。宇文宪当时十六岁,很会安抚人心,他注意为政的方法,众多的诉讼聚集到他那裹,他都毫无疲倦地审理。蜀地的百姓怀念他,共同立碑颂扬他的仁德。不久他被升为柱国。保定年间,他被召回京师,任雍州州牧。到晋公字文护出兵束伐时,以尉迟迥作为先锋,围攻洛阳。字文宪和达奚武、王雄等人驻扎在亡口山。其余各军,各自分别把守险要的地方。齐军几万人,突然出现在大军背后,各路军队惊慌失措,都各自退散,衹有宇文宪和王雄、达奚武率军抵抗。而王雄被齐军杀死,三军震惊。宇文宪亲自督战鼓励,众人才安定下来。当时晋公宇文护执掌政事,对他极为宠爱信任,在确定对各位将领赏罚的时候,他都参与了决定。天和三年,任命宇文宪为大司马,兼任小冢宰,仍然担任雍州州牧。天和四年,齐国将领独孤永业前来侵犯,盗寇杀死了孔城防主帅能奔达,献出城池响应齐军。高祖命宇文宪与柱国李穆率兵从宜阳出动,修筑崇德等五座城,断绝齐军的运粮通道。齐军将领斛律明月率兵四万,在洛水南岸修筑营垒。天和五年,宇文宪渡过洛水截击齐军,斛律明月逃走。宇文宪追击,到了安业,经过多次战斗后退回。这年,斛律明月又率大军在汾水北岸修筑城垒,向西直至龙门。晋公宇文护对宇文宪说:“到处充满寇贼,战马来往驰骋,使得战场之间,百姓凋敝。怎么能够听任他们屠杀百姓,而不想法拯救他们。你说该怎么办呢?“宇文宪说:“按照我的意思,兄长应该暂且出兵同州,作为威慑,我请求率领精兵在前面,抓住机会攻取。不仅能使边境安宁,而且也应当另有收获。“宇文护很赞同。天和六年,宇文护派字文宪率兵两万,从龙门出发。齐军将领新蔡王王康德因为宇文宪的军队到来,在夜裹偷偷撤走。宇文宪就向西归去。随后将汾水挖开改道,向南淹没堡垒,再流入齐国境内。齐军认为攻略不会到很远的地方,于是放松了边境的戒备。宇文宪就渡过黄河,进攻齐国的伏龙等四座城,两天内全部攻克。又进兵攻击张壁,攻克了张壁,缴获了城中的军用物资,夷平城池营垒。斛律明月当时在华谷,无法援救,向北攻打姚襄城,攻陷了该城。当时汾州又被围困了好久,救援粮草的道路断绝。宇文宪派柱国宇文盛运去粟米救济。宇文宪自己进入两乳谷,袭击攻下了齐国的柏社城,进兵姚襄。齐军环城固守。宇文宪派柱国、谭公宇文会修筑石殿城,作为汾州的应援。齐国平原王段孝先、兰陵王高长恭率大军前来,宇文宪命令将士布阵迎敌。大将军韩欢被齐军偷袭,于是奔走撤退,宇文宪亲自督战,齐军稍稍后退。正好遇上太阳落山,于是各自收兵。到晋公宇文护被诛杀后,高祖征召宇文宪入朝,宇文宪摘下帽子跪拜谢罪。高祖对他说: “天下是太祖的天下,我继承大业,常常担心国家败亡。大冢宰目无君王欺凌主上,将要图谋不轨,我之所以诛杀他,是为了安定社稷。你是我的同胞兄弟,和我休戚与共,这件事与你没有关系,何须谢罪。“于是命宇文宪前往宇文护家中,收缴兵符和各种文书。
不久任命宇文宪为大冢宰。当时高祖诛杀了辅臣,亲自总揽朝政,正想以政事为先导,以刑法来整治朝政,涉及到自己的亲属,也很冷酷。字文宪既然为宇文护所信任,所以自从天和年间之后,威望和权势逐渐隆厚。宇文护想要向皇上陈述事情,大都让宇文宪代为陈奏。其中有些事不妥,宇文宪恐怕受到皇上猜忌,常常婉转地表达。高祖也完全了解他的心意,所以他才能没有祸患。但是仍然因为他的威名太大,最终不能平安,虽然遥任冢宰,其实是剥夺了他的权力。
开府裴文举,是宇文宪的侍读,高祖经常到内殿,接见他。对他说:“晋公反叛的迹象,朝野上下都知道,朕之所以含泪诛杀他,是为了安定国家,有利于百姓而已。过去在西魏末年失去纲纪,太祖才辅佐元氏;北周建立后,晋公又执掌大权。长期形成的习惯竞成为常规,人们还以为法度就该如此。哪有三十岁的天子而被他人控制的。而且从近代以来,还有一个弊端,一旦有过隶属关系,双方就以君臣的礼节相待。这是乱世通变的措施,并不是经略国家的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