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山居住。孝昌初年,朝廷授任王盟为积射将军,跟从萧宝夤西征。后来萧宝夤犯上作乱,王盟就逃到民间躲藏起来,以观其变。到了尔朱天光进关的时候,王盟就出来投靠他。然后又追随贺拔岳作前锋,生擒万俟丑奴,平定秦陇,经常率先登城奋勇作战。朝廷授任他为征西将军、平秦郡守。太祖将要征讨侯莫陈悦时,就征召王盟赶赴原州,任他为留后大都督,镇守高平。讨平了侯莫陈悦以后,朝廷授任王盟为原州刺史。
魏孝武帝到了长安,封王盟为魏昌县公,封地一千户。大统初年,再加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统三年,朝廷又征召王盟授为司空,不久又改任司徒。后来王盟到茹茹族迎接魏文帝的悼后。朝廷加任他为侍中,又升任太尉。魏文帝东征,王盟凭着留后大都督的身份兼摄雍州的官职,调度关中各军。赵青雀叛乱的时候,王盟和开府李虎辅佐魏太子出外停宿在渭水北岸。动乱平息以后,提升王盟爵位为长乐郡公,增加封地合并原来的一共两千户。朝廷又赐王盟姓拓王氏。柬魏侵犯汾川,包围玉壁,王盟以左军大都督的身份镇守蒲坂。大军回师以后,王盟升任太保。大统九年,官位提升为太傅,加任开府仪同三司。
王盟气度高雅,仁厚博爱。虽然官居太傅,礼遇在群王之首,但他谦虚有礼,善于控制自己,从来没有依仗权势地位看不起别人。魏文帝对他十分尊重。王盟得病,文帝多次亲临王盟的府第,亲自询问他的要求。王盟所受的礼遇到了这样的程度。大统十一年,王盟去世,朝廷追赠他原任官职,谧号孝定。
王盟的儿子王励,字丑兴,品性忠诚果敢,有才干。十七岁时跟从太祖进关,到太祖平定了秦陇和关中的时候,王励经常在旁边侍候护卫。太祖曾经对他说:“作为一员将领,能坐见成败是最好的,要穿上坚固的镗甲拿着锋利的兵器亲赴战场就差一些了。“王励说:“我想两者兼有。”太祖听后大笑。不久授任王励为平东将军、散骑常侍,赐爵梁甫县公。大统初年,任千牛备身直长、领左右,进出文帝卧室,小心谨慎,恭敬有礼。魏文帝曾说:“王励可以称得上是不怀二心的忠臣。“沙苑一战,王励以都督的身份统领禁兵跟从太祖。王励在左翼,和部下几十人一起用刀剑作战,阻挡他们前进的敌军死伤很多。王励也受了重伤,最终在军中去世,当时王励二十六岁。太祖深切悼念他。朝廷追赠王励使持节、太尉、兼任尚书令、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又追封爵位为咸阳郡公,谧号忠武。儿子王弼承袭了爵位。他娶魏安乐公主为妻,官至抚军将军、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
王励的弟弟王懋,字小兴。王盟西征的时候,因为王懋还年幼,就留在山东。永安年间,王懋才进关,跟王盟见面,于是跟从父亲征讨。大统初年,朝廷赐给王懋爵位安平县子,任他为扬烈将军。后来王懋跟从王盟往迎魏悼后回来,授为城门校尉。魏文帝东征,王懋以抚军将军的身份兼任太子左率,留守京师。不久改任太子右率。后来王懋历任尚食典御、领左右、武卫将军。根据前后功劳的登记,朝廷又提升王懋的爵位为公,增加封地一千户,升任右卫将军。当时在战场上交战,未能施行服丧的制度,要替父母服齐斩丧的,都穿黑色丧服参加战事。王盟去世的时候,王懋呈上奏章辞官,请求为父亲服满三年丧期。魏文帝不答应。后来王懋多次升迁任大都督、散骑常侍、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左卫将军、领军将军。
王懋性情温和,小心谨慎。他在皇宫中值宿警卫十多年,努力恭谨,十分称职,从无过错。魏文帝对他十分赞赏。废帝二年,朝廷授任王懋为南岐州刺史,提升爵位为安宁郡公,增加封地连原来的一共两千产。魏恭帝二年,王懋升任大将军、大都督。后来又授任小司寇。在任职期间去世。他的儿子王悦继承了爵位。官职做到大将军、同州刺史,爵位改封济南郡公。
王盟哥哥的儿子王显,小时候就很聪明,性格沉静,很少说话。起初任太祖帐内都督,后来多次升迁任奉车都尉、宁朔将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燕朔显蔚四州诸军事、燕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卿、凤州刺史,赏赐爵位洛邑县公,官位提升为大将军。王显去世后,儿子王谊继承了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