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道:“杨坚以平庸之才,借皇后父亲的权势,挟制幼主,号令天下,作威作福,赏罚不分,其背叛君主的行迹,已暴露无遗。
我身为将相,与君主有舅甥之亲,同甘共苦,本应一体。
先帝把我任命到这里,本来就寄托着安危大计。
如今打算与各位集合义士,匡复国家,保护百姓,进可享受荣华名望,退可保全为臣节操。
各位认为怎样?”于是众人全都听从命令,人人感奋。
尉迟迥自称大总管,秉承旨意设置官府。
当时赵王宇文招已经入朝,留下小儿子在这里,尉迟迥又拥戴他以号令天下。
尉迟迥弟弟的儿子尉迟勤,当时任青州总管,也听从尉迟迥。
尉迟迥所管辖的相、卫、黎、毛、。。、贝、赵、冀、瀛、沧各州,尉迟勤所管辖的青、胶、光、莒各州,全都跟随尉迟迥,拥有军队数十万。
荥州刺史邵公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东潼州刺史曹孝达,各自据州响应尉迟迥。
尉迟迥又向北交结高宝宁,联络突厥;向南联络陈国,答应割让长江、淮河一带的土地。
隋文帝于是派兵讨伐尉迟迥,任命韦孝宽为元帅。
尉迟。。率领十万人入据武德,驻扎在沁水东岸。
韦孝宽等人率领各军,隔水相峙。
隋文帝又派高赹急驰督战。
尉迟。。布阵二十里,指挥军队稍向后退,想等韦孝宽军渡过一半时再发动进攻。
韦孝宽乘对方后退,鸣鼓齐进,尉迟。。大败。
韦孝宽乘胜进抵邺城城下。
尉迟迥与儿子尉迟。。、尉迟。。又出动全部兵力,共十三万人,在城南列阵。
尉迟迥另外统领一军,都是头戴绿巾,身穿锦袄,号称黄龙兵。
尉迟勤率兵五万,从青州赴援,派三千名骑兵率先赶到。
尉迟迥久在军中,年岁虽老,仍穿着甲胄上阵。
他部下的士兵,都是关中人,为他奋力作战。
韦孝宽等人失利退却。
邺城的男女百姓前去观看,聚成一道人墙。
高赹与李询整顿阵势,向围观的百姓冲去,百姓惊乱,乘势进攻。
尉迟迥大败,入据邺城。
尉迟迥退到北城固守,韦孝宽纵兵包围。
李询、贺楼子干带领部属率先登城。
尉迟迥走上城楼,射死数人,然后自杀。
尉迟勤、尉迟。。等向东逃跑,都被追上捉住。
剩余的部众,一个多月以后都被处死。
尉迟迥晚年精力衰退,被后妻王氏迷惑,儿子们彼此多不和睦。
任命开府、小御正崔达籋为长史,其余也大多委用齐人。
崔达籋是个文人,没有才谋韬略,施政失去法度,也未能有所匡正补救。
尉迟迥从起兵到失败,共计六十八天。
武德年间,尉迟迥的从孙、库部员外郎尉迟耆福上表,请求改葬。
朝廷议论,认为尉迟迥忠于周室,诏命允许。
王谦字敕万,是太保王雄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