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辩所述六官,太祖从魏恭帝三年(556)下令推行。
扫寇、扫难将军,〔武骑〕、武威司,四平前后左右府、 七命州列曹参军,戍副,五命郡丞。
卢辩字景宣,是范涿地人。
由于卢辩通晓儒家学术,太祖很尊重他,每有朝廷大事,常召他商议。
于是依照《周礼》建立六官,设置公、卿、大夫、士,并且编排朝廷礼仪及车服用的次序,大多依照古代礼制,革除汉、魏的成法。
周制:封郡县五等爵者,皆加开国;授国大将军、开府、 仪同者,并加使持节、大都督;其开府又加〔骠骑大将军、侍 中;其仪同又加〕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其授总
刺史,则 加使持节、诸军事。以此为常。大象元年,诏总
刺史及行兵 者,加持节,余悉罢之。建德四年,增置上
国大将军,改仪 同三司为仪同大将军。
随即任太常卿、太少傅。
多次升迁,官至尚书右仆。
自从魏末动,魏孝武帝西迁,朝中的典章礼仪,都已湮没废弃。
他的兄长景裕是当时的大儒,对卢辩说:“从前侍中注解《小礼记》,如今你注解《大
礼记》,差不多可以继承前贤了。”魏孝武帝西
函谷关时,事情很突然,卢辩来不及回家,骑了一匹
随从皇帝。
武威、武牙将军,淮海、山林二都尉,镇远建忠中宁朔 宁远扬烈伏波轻车府列曹参军。
寇、
难将军,武骑常侍、侍郎,开府府参军,骠骑车 骑府、八命州列曹参军,宁远扬烈伏波轻车府长史,正六命州 治中,六命郡丞,
不满五百以下县令,戍主,正六命州呼药。
凡他所创制的法度,人们不会怀疑。
其父卢靖,曾任太常丞。
赵青雀作时,魏太
居渭
之北。
史籍虽一一记载,而有关文章却多不转录。
世代治儒学。
儿卢慎。
即:天官府,地官府,官府,夏官府,秋官府,冬官府。
殄寇、殄难将军,弩、〔积弩〕司
,四征中镇抚〔军〕 府、正七命州列曹参军,正五命郡丞。
宣帝继位以后,行事不依古制,官员的品秩随意更动。
世宗登基后,升任大将军。
从此以后,每代均有增减。
在这里转录卢辩所述六官。
〕,正六命州别驾,正七命州治中,正六命郡丞 ,
五百 以上县令,七命州呼药。
卢辩据当时情况而制定
适宜办法,一一合乎法度。
卢辩善于记忆,格颖悟,能决断大事。
皇帝曾与诸公爵光临卢辩的宅第,儒者以此为荣。
不久苏绰去世,又命令卢辩完成这件工作。
有人问他:“同家人告别没有?”卢辩答:“为官之
,应以大义斩断私情,又有什么值得告别的。”孝武帝到达长安,任命卢辩为给事黄门侍郎,兼任著作。
卢辩遇事果敢决断,每每如此。
卢辩少年时好学习,博通经书,被推举为秀才,任太学博士。
旷野、横野将军,殿中、员外二司,冠军辅国府、正六 命州列曹参军。
当时卢辩随从太,也没有同家人告别。
任宜州刺史。
魏太与诸王都拜他为师,听他讲授学业。
译文
这些措施都一齐施行。
他认为《大礼记》尚未有人加以注解训诂,于是注解《大
礼记》。
晋爵范公,转任少师。
逝世后祭太祖庙
。
当初,太祖想推行《周官》,命令苏绰专门负责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