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六(2/4)

魏文帝尝与太祖及群公宴,从容言曰 :“孝经一卷,人行 之本,诸公宜各引要言 。”澄应声曰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座中有人次曰 :“匡救其恶 。”既而合,太祖叹澄之合机, 而谴其次答者。

隋文践极,例复官,除太太傅,诏修撰乐书。开皇初, 薨。谚。征所撰乐典十卷。

祖以征治经有师法,诏令教授皇太。宣帝时为鲁公, 与诸皇等咸服青衿,行束修之礼,受业于征,仍并呼征为夫 。儒者荣之。

帝后肆行非度,昏日甚。征以荷祖重恩,尝备位师傅, 若生不能谏,死何以见祖。乃上疏极谏,指陈帝失,帝不纳。 译因谮之,遂下征狱。狱卒张元哀之,乃以佩刀穿狱墙,遂 之。元卒被拷而终无所言。征遇赦得免。

当时荆襄刚刚归附,太祖表扬长孙俭功绩显著,应该委派他到东南任职,授任他为荆州刺史、东南行台仆。他所辖的郑县县令泉璨被百姓起诉,推究调查获悉实情。长孙俭便将僚属都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这是由于刺史教诲不够明确,诚信不能覆盖万,这是我的罪过,不是泉璨的罪遇。“于是就在官署的大厅前面袒责罚自己,放过泉璨不加责问。从此他属下的城市官员都肃然起敬励图治,没有谁敢犯法。魏文帝下诏书去劳他。太祖又寄书信给长孙俭说:“近来路人传颂你属下的县令有罪,你自我杖责三十下,用来使属下肃然生畏。我以前听说‘君王的臣下很忠贞,这是尽忠而不顾自的缘故,,这无非是说忧虑公事忘却私利,知的无不实行罢了。还没有人像你这样严于律己惩罚自来训导手下众官的。我听闻此事后不由嘉许叹。“荆蛮的旧风俗,年少之人不尊敬年长之辈。长孙俭对此殷勤地加以劝勉诱导,风

自魏孝武西迁,雅乐废缺,征博采遗逸,稽诸典故,创新 改旧,方始备焉。又乐有錞于者,近代绝无此,或有自蜀得 之,皆莫之识。征见之曰:“此錞于也。”众弗之信。征遂依 宝周礼注以芒筒捋之,其声极振,众乃叹服。征乃取以合乐焉。 六官建,拜司乐中大夫,位骠骑大将军、开府。

兕字若汗,机辩,记博闻,雅重宾游,尤善谈论。从 魏孝武西迁。天和初,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迁绛州刺史。 斛斯征字士亮,河南洛人。父椿,太傅、尚书令。征幼 聪颖,五岁诵孝经、周易,识者异之。及长,博涉群书,尤 三礼,兼解音律。有至,居父丧,朝夕共一溢米。以父勋累 迁太常卿。

履清约,家无余财。太祖尝谓曰 :“我于公间,志无 所惜,公有所须,宜即。”澄曰:“澄自至足,皆是明公 恩造。即如今者,实无所须 。”雅对宾客,接引忘疲。虽不饮 酒,而好观人酣兴。常恐座客请归,每敕中厨别异馔,留之 止。

澄字士亮。年十岁,司徒李琰之见而奇之,遂以女妻焉。 十四,从征讨,有策谋,勇冠诸将。及长,容貌魁岸,风仪温 雅。魏孝武初,除征东将军、渭州刺史。

且黄钟为 君,天正位,今废之,未见其可 。”后祖竟(废)〔行〕 七音。属绍远遘疾,未获面陈,虑有司遽损乐,乃书与乐 齐树之。

宣帝嗣位,迁上大将军、大宗伯。时祖初崩,梓在殡, 帝意速葬,令朝臣议之。征与内史宇文孝伯等固请依礼七月, 帝竟不许。帝之为太也,尹郑译坐不能以正调护,被谪 除名。而帝雅亲译,至是拜译内史中大夫,甚委任之。译乃 献新乐,十二月各一笙,每一笙用十六。帝令与征议之,征 驳而奏,帝颇纳焉。及祖山陵还,帝作乐,复令议其可不。 征曰:“孝经云“闻乐不乐”闻尚不乐,其况作乎。”郑译曰: “既云闻乐,明即非无。止可不乐,何容不奏 。”帝遂依译议。 译因此衔之。

译文

长孙俭,是河南洛人。本来名叫庆明。他的祖先,是魏的宗族,姓托氏。孝文帝迁都洛时,改姓为长孙。他的五世祖长孙嵩,任魏朝太尉、北平王。长孙俭年少正直,有守德行,相貌魁梧,神情严肃,即使在家裹,也是一副矜持庄重的样.生往,倘若不是志同合,即使王公贵族到门上来,长孙俭也不与他们相见。孝昌年问,从家中征召来,授任员外散骑侍郎,跟随尔朱天光攻破陇右。太祖莅临夏州,用长孙俭录事,很赏识、敬重他。贺岳被害,太祖奔赴平凉,凡是筹划商讨大事,长孙俭都要参加。跟从太祖讨平侯莫陈悦,太祖留长孙俭秦州长史。当时西夏州仍然没有归属西魏,而束魏派遣许和来西夏州刺史,长孙俭用信义招引许和,许和于是举州归附西魏。西魏就用长孙俭西夏州刺史,总领统三夏州。

后从太祖援玉,又从战邙山,位骠骑大将军、开府。 孝闵践阼,拜大将军,封义门公,为玉。卒,自丧初至 及葬,世宗三临之。典祀中大夫宇文容谏曰 :“君临臣丧,自 有节制。今乘舆屡降,恐乖礼典 。”世宗不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