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七(5/10)

事昭然可见,不贺何为。 请假深一节,发王罴之兵,邀其走路,使无遗类矣 。”太祖然 之。寻而大破齐神武军,如深所策。

四年,从战河桥。六年,别监李弼军讨白额稽胡,并有战 功。俄进爵为侯,历通直散骑常侍、东雍州别驾、使持节、大 都督、东雍州刺史。深为政严明,示民以信,抑挫豪右,吏民 怀之。十七年,入为雍州别驾。魏恭帝二年,进车骑大将军、 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六官建,拜小吏部下大夫。

孝闵帝受襌,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迁吏部中 大夫。武成元年,除(幽 )〔豳〕州刺史,改封安化县公。二 年,征拜宗师大夫,转军司马。保定初,除京兆尹。入为司会 中大夫。

深少丧父,事兄甚谨。性多奇谲,好读兵书。既在近侍, 每进筹策。及在选曹,颇获时誉。性仁爱,情隆宗党。从弟神 (誉)〔举〕、神庆幼孤,深抚训之,义均同气,世亦以此称焉。 天和三年,卒于位。赠使持节、少师、恒云蔚三州刺史,谥曰 成康。子孝伯,自有传。

史臣曰:太祖属祸乱之辰,以征伐定海内,大则连兵百万, 系以存亡,小则转战边亭,不阕旬月。是以人无少长,士无贤 愚,莫不投笔要功,横戈请奋。若夫数将者,并攀翼云汉,底 绩屯夷,虽运移年世,而名成终始,美矣哉!以赫连达之先识, 而加之以仁恕;蔡佑之敢勇,而终之以不伐。斯岂企及所致乎, 抑亦天性也。宇文测昆季,政绩谋猷,咸有可述,其当时之良 臣欤。

译文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是勃勃的后裔。曾祖库多汗,因为避难改姓杜氏。赫连达性情刚烈耿直,有胆量魄力。年少时跟随贺拔岳征讨有功,被封为都将,赐爵为长广乡男,升任都督。等到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军中大为惊扰。趟贵建议迎接太祖,众将犹豫不决。赫连达说:

“宇文夏州当初做左丞,智谋高明过人,是一时的豪杰。今日的事情,非他处理不行。赵将军的建议是正确的。我请求轻装骑马去报告这悲哀的消息,顺便迎接他来。“众将有的想向南追随贺拔胜,有的说向东报告朝廷。赫连达又说:“这些都是远水不救近火,哪里值得一说。“赵贵于是终将谋划定了下来,命令赫连达飞马前往。太祖见赫连达恸哭,问他是什么缘故,赫连达以实情相告。太祖于是率领数百名骑兵向南奔赴平凉,引着军队赶向高平,命令赫连达率领骑兵占据弹筝峡。当时百姓惊惶恐惧,四散奔逃的人很多。有几个村的百姓,正扶老携弱,驱赶畜牧,想进入山中避难,军士争着想抢掠他们。赫连达说:“远近的百姓,多受贼寇控制,现在如果趁便掠缚百姓,那么怎能称得上讨伐有罪、抚慰百姓呢!不如趁势安抚百姓,以表明义军的仁德。“于是以恩德信义抚慰百姓,百姓都喜悦归附,轮流不断相互转告,都恢复了旧业。太祖听闻此事,嘉许赫连达。侯莫陈悦被讨乎后,朝廷加封游连达为平东将军。左担对众将说:“当清水公遇祸的时候,你们的性命悬挂在贼寇的手中,即使想来报告,也无路可走。杜朔周冒着万死一生的艰险,远远赶来见我,最终得以共尽忠节,报仇雪耻。虽然藉助众人的力量,其实依赖杜子的功劳。有功劳而不酬报,怎么来劝勉善行。“于是赐给赫连达马二百匹。赫连达坚决推让,太祖不允许。魏孝武帝入关,嘉奖评定有功勋的忠义之士,因赫连达首先迎接元帅,匡复秦、陇,晋爵为魏昌县伯,食邑五百户。

赫连达与仪同三司李虎攻破曹泥,被任命为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加授通直散骑常侍,食邑增至一千户。跟从太祖恢复弘农,战于沙苑,都立有战功。又增加食邑八百户,授任白水郡守,改任帅都督,加授持节,任济州刺史。朝廷下诏让他恢复姓赫连氏。因为赫连达功勋名望都很显著,朝廷任命他为云州刺史,即是本州。晋为公爵,官拜大都督,不久授任仪同三司。

赫连达跟从大将军达奚武攻讨漠中。梁宜丰侯萧循拒守多时,后来才请降。达奚武问众将是进兵还是停战。开府贺兰愿德等以其军粮已尽为由,想急速攻取城池。赫连达说:“不动刀兵而获取城池,这是上策。不能允许掠人子女,贪得财帛。好战不止,是仁义之人所不做的。况且看起来对方的军队还很强大,城池尚且牢固,攻打他们纵使获胜,必将两败俱伤。如果对方身处绝境还极力拼杀,那么胜败仍不能预料。何况用兵的原则,以保全军队为上策。“达奚武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