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一(5/7)

道。

韦孝宽很担忧这件事。

可是那块地方属于齐国,无法派兵消灭。

韦孝宽打算在生胡入境的险要地方建筑一座大城。

于是在黄河西岸征集服劳役者十万人,带甲士卒一百人,派开府姚岳监督筑城。

姚岳神色恐惧,认为兵员太少,十分为难。

韦孝宽说:“预计建成此城,十天即可完工。

这里距晋州四百多里,头一天开工,第二天齐人才能知道。

假设晋州征集兵马,需要两天才能调集完毕;商讨用兵方略,又自会延滞三天。

计算他们的行军速度,两天之内还无法到达这里。

我们的城墙足可以建成了。”于是下令筑城。

齐人果然到达边境,怀疑埋伏有大军,停留不敢进。

当夜,韦孝宽又命令汾水以南,依傍介山、稷山各村庄就地放火。

齐人以为是军营,就退兵自固。

大城建成的时间,果然如韦孝宽所言。

保定四年(564),升任柱国。

当时晋公宇文护将要东征,韦孝宽派长史辛道宪劝说宇文护不可出兵,宇文护不听。

后来大军果然失利。

孔城陷落,宜阳被围。

韦孝宽对部将们说:“宜阳一城的得失并不重要,可是两国争夺它,使军队数年疲劳。

对方多有聪明之人,难道还缺乏计谋?倘若对方放弃崤山以东,前来图谋汾水以北。

我国的边界必被侵扰。

如今应当在华谷和长秋速速筑城,使贼人打消这个念头。

如果贼人先我一步行动,我们再下手就很困难了。”于是画了地形,详细陈述了敌我的态势。

晋公宇文护命令长史叱罗协对使者说:“韦公子孙虽多,总数尚不满百人。

在汾水北岸筑城,派谁去镇守呢?”此事于是无法实施。

天和五年(570),晋封郧国公,食邑增至一万户。

当年,齐人果然解了宜阳之围,平定汾水以北地区,修筑城池固守。

齐国丞相斛律明月到汾水东岸,请求与韦孝宽相见。

斛律明月说:“宜阳是个小城,而使双方争夺了这么久。

如今宜阳已经入了你们的版图,我们想在汾水以北取得补偿,请勿见怪。”韦孝宽回答道:“宜阳是你们的战略要地,汾水以北是我们放弃的地方。

我之所弃,你之所图,哪里能算取得补偿?况且您辅佐幼主,地位崇高,名望隆重,理当调和阴阳,安抚百姓,怎么能穷兵赎武,与邻邦结下怨仇?眼下沧州、瀛州一带洪水泛滥,千里不见炊烟,您还想让汾州、晋州之间尸横遍野吗?倘若为贪图寻常之地,使精疲力竭之人再受极大苦难,我私下认为您不该这样做。”韦孝宽的参军曲岩很懂得卜筮。

他对韦孝宽说:“明年,东朝必定要互相大杀。”韦孝宽就命令曲岩作谣歌道:“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暗含“斛”字。

又说:“高山不摧自崩,槲树不扶自竖。”命令间谍拿了很多这样的文字,丢弃在邺城。

祖孝征知道后,又对这些文字加以润色,斛律明月竟然因此而被处死。

建德年间以后,武帝立志要平定齐国。

韦孝宽上疏陈述三条计策。

他的第一条计策说:“微臣在边境多年,曾见过不少机会,只是没有际遇,无法成功。

所以往年出兵,白白劳力耗饷,未立功绩,原因在于失去机会。

为什么呢?淮河以南,一向土地肥沃,陈氏在败亡之余,还能一举将其平定。

齐人历年派兵救援,均失败而归,内部分裂,外有叛乱,已经是精疲力竭。

《左传》不是说:“仇敌露出破绽,不可失去利用的机会。”如今大军如果从轵关出发,并车而进,顺便与陈氏构成犄角之势,同时命令广州义军从三亚鸟出发,再招募太行山以南的骁勇精锐之卒,沿黄河而下,又派北山稽胡截断并州、晋州的通道。

以上诸军,仍令招募函谷关以东、黄河以南的雄劲勇猛之士,多加封赏,使他们担当先锋。

高山动摇,河流改道,雷鸣电闪,壮盛迅疾,诸军齐发,直捣贼巢。

敌军必定是远远望见我军旌旗就奔逃溃散,我军可所向无敌。

用兵一次即可平定天下,眼前实在是大好时机。”他的第二条计策说:“如果国家为以后作更深远的打算,在没有大举出兵以前,应当与陈国分散齐人的兵力。

在三亚鸟以北、万春以南广泛屯田,预先积存粮草。

从中招募骁勇强悍之人,建立军队。

齐人在东南方向已有敌人,兵马相持,我可出其不意,派兵偷袭,将齐人击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