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在州甚有惠政。卒官。子调嗣。
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 温凊,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 文,但口吃不能持论。颇使酒诞节,为世所讥。司徒、临淮王 彧见而器之,以女妻焉。
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 着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 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 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 :“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 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 鲁阳,南并旧楚,东连兖、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 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 策之下者 。”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
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 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 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 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 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太半。至丰阳界,柔迷 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
大统二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 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 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 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 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 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军骑大将军、 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
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 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子恺嗣。恺字长仁。涉 猎经史,有当世干能。起家齐王记室。历吏部、内史上士,礼 部下大夫。寻为聘陈副使。大象初,拜东京吏部下大夫。
唐瑾字附璘。父永。性温恭,有器量,博涉经史,雅好属 文。身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伟。年十七,周文闻其名,乃贻永 书曰 :“闻公有二子:曰陵,从横多武略;瑾,雍容富文雅。 可并遣入朝,孤欲委以文武之任 。”因召拜尚书员外郎、相府 记室参军事。军书羽檄,瑾多掌之。从破沙苑,战河桥,并有 功,封姑臧县子。累迁尚书右丞、吏部郎中。于时魏室播迁, 庶务草创,朝章国典,瑾并参之。迁户部尚书,进位骠骑大将 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宇文氏。
时燕公于谨勋高望重,朝野所属。白文帝,言瑾学行兼修, 愿与之同姓,结为兄弟,庶子孙承其余论,有益义方。文帝叹 异者久之,更赐瑾姓(万)〔万〕纽于氏。瑾乃深相结纳,敦 长幼之序;谨亦庭罗子孙,行弟侄之敬。其为朝望所宗如此。 进爵临淄县伯,转吏部尚书。铨综衡流,雅有人伦之鉴。以父 忧去职,寻起令视事。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周文自谓得人, 号为六俊。然瑾尤见器重。
于谨南伐江陵,以瑾为元帅府长史。军中谋略,多出瑾焉。 江陵既平,衣冠仕伍,并没为仆隶。瑾察其才行,有片善者, 辄议免之,赖瑾获济者甚众。时论多焉。及军还,诸将多因虏 掠,大获财物。瑾一无所取,唯得书两车,载之以归。或白文 帝曰:“唐瑾大有辎重,悉是梁朝珍玩。”文帝初不信之,然欲 明其虚实,密遣使检阅之,唯见坟籍而已。乃叹曰 :“孤知此 人来二十许年,明其不以利干义。向若不令检视,恐常人有投 杼之疑,所以益明之耳。凡受人委任,当如此也 。”论平江陵 功,进爵为公。
六官建,授礼部中大夫,出为蔡州刺史 。历(柘)〔拓〕 州、硖州,所在皆有德化,人吏称之。转荆州总管府长史。入 为吏部中大夫,历御正、纳言中大夫。曾未十旬,遂迁四职, 搢绅以为荣。久之,除司宗中大夫,兼内史。寻卒于位。赠小 宗伯,谥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