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虬、范阳卢柔、陇西李璨并相友善。起家丞相府墨曹 参军。太祖于行台省置学,取丞郎及府佐德行明敏者充生。悉 令旦理公务,晚就讲习,先六经,后子史。又于诸生中简德行 淳懿者,侍太祖读书。慎与李璨及陇西李伯良、辛韶,武功苏 衡,谯郡夏侯裕,安定梁旷、梁礼,河南长孙璋,河东裴举、 薛同,荥阳郑朝等十二人,并应其选。又以慎为学师,以知诸 生课业。太祖雅好谈论,并简名僧深识玄宗者一百人,于第内 讲说。又命慎等十二人兼学佛义,使内外俱通。由是四方竞为 大乘之学。
数年,复以慎为宜都公侍读。转丞相府记室。魏东宫建, 除太子舍人。迁庶子,仍领舍人。加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舍 人,转礼部郎中。六官建,拜膳部下大夫。慎兄善又任工部。 并居清显,时人荣之。孝闵帝践阼,除御正下大夫,进车骑大 将军、仪同三司,封淮南县子,邑八百户。历师氏、御伯中大 夫。
保定初,出为湖州刺史。州界既杂蛮左,恒以劫掠为务。 慎乃集诸豪帅,具宣朝旨,仍令首领每月一参,或须言事者, 不限时节。慎每引见,必殷勤劝诫,及赐酒食。一年之间,翕 然从化。诸蛮乃相谓曰:“今日始知刺史真民父母也。”莫不欣 悦。自是襁负而至者,千有余户。蛮俗,婚娶之后,父母虽在, 即与别居。慎谓守令曰 :“牧守令长是化民者也,岂有其子娶 妻,便与父母离析。非唯氓俗之失,亦是牧守之罪 。”慎乃亲 自诱导,示以孝慈,并遣守令各喻所部。有数户蛮,别居数年, 遂还侍养,及行得果膳,归奉父母。慎感其从善之速,具以状 闻。有诏蠲其赋役。于是风化大行,有同华俗。
寻入为蕃部中大夫。以疾去职,卒于家。有文集,颇为世 所传。 薛善之以河东应李弼也,敬珍、敬祥亦率属县归附。
敬珍字国宝,河东蒲阪人也,汉杨州刺史韶之十世孙。父 伯乐,州主簿,安邑令。珍伟容仪,有气侠,学业骑射,俱为 当时所称。祥即珍从祖兄也,亦慷慨有大志,唯以交结英豪为 务。珍与之深相友爱,每同游处。
及齐神武趋沙苑,珍谓祥曰 :“高欢迫逐乘舆,播迁关右, 有识之士,孰不欲推刃于其腹中?但力未能制耳。今复称兵内 侮,将逞凶逆,此诚志士效命之日,当与兄图之 。”祥闻其言 甚悦,曰:“计将安出?”珍曰:“宇文丞相宽仁大度,有霸王 之略,挟天子而令诸侯,已数年矣。观其政刑备举,将士用命, 欢虽有众,固非其俦。况逆顺理殊,将不战而自溃矣。我若招 集义勇,断其归路,歼馘凶徒,使只轮不反,非直雪朝廷之耻, 亦壮士封侯之业 。”祥深然之,遂与同郡豪右张小白、樊昭贤、 王玄略等举兵,数日之中,众至万余。将袭欢后军,兵未进而 齐神武已败。珍与祥邀之,多所克获。及李弼军至河东,珍与 小白等率猗氏、南解、北解、安邑、温泉、虞乡等六县户十余 万归附。太祖嘉之,即拜珍平阳太守,领永宁防主;祥龙骧将 军、行台郎中,领相里防主。并赐鼓吹以宠异之。太祖仍执珍 手曰 :“国家有河东之地者,卿兄弟之力。还以此地付卿,我 无东顾之忧矣 。”久之,迁绛州刺史。以疾免,卒于家。子元 约,性贞正,有识学。位至布宪中大夫。
小白等既与珍归阙,太祖嘉其立效,并任用之。后咸至郡 守、刺史。
史臣曰:郑孝穆抚宁离散,豳岐多襁负之人;崔谦镇御边 垂,江汉流载清之咏。崔说居家理治,以严肃见称,莅职当官, 以猛毅为政;崔猷立朝赞务,则嘉谋屡陈,出抚宣条,则威恩 具举。裴侠忠勤奉上,廉约治身,吏不能欺,民怀其惠。薛端 历居显要,以强直知名。薛善任惟繁剧,以弘益流誉。并当时 之良将也。而善陷齐谄护以要权宠,易名为缪,斯不谬乎。
部分译文
郑孝穆字道和,荥阳开封人,是魏国将作大匠郑浑的十一世孙。
祖父郑敬叔,曾任魏国颍川、濮阳郡守,又任本州中正。
父亲郑琼,任范阳郡守,追赠安东将军、青州刺史。
郑孝穆自幼谨慎宽厚,以清和简约自守。
不到二十岁时,就广泛阅读经史典籍。
父亲、叔父等四人都过早去世,兄弟之中,郑孝穆年纪最大。
抚养教育弟弟们,犹如骨肉,兄弟之间欢乐和睦。
魏孝昌初年入仕,最初担任太尉行参军,又转任司徒主簿。
当时盗贼遍地,授假节、龙骧将军、别将,屡次立下战功。
永安年间,升任冠军将军、持节、都督。
跟随元天穆讨平邢杲,升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太师咸阳王长史。
魏孝武帝西迁时,随从入函谷关,授司徒左长史,兼任临洮王友,赐爵永宁县侯。
大统五年(539),代理武功郡守,升使持节、本将军,又代理岐州刺史、当州都督。
在任不久,就以才干出名。
加通直散骑常侍衔。
王罴当时担任雍州刺史,钦佩他善于治理,派使者送去信件,盛赞他的政绩。
最初,州境内的百姓,久遭战乱,饥荒不断,几乎全都逃散。
郑孝穆到任时,全州只剩下三千户。
他着意安抚,远近的百姓都来到这里,数年之内,达到四万家。
每年考核政绩,都是国内第一名。
太祖嘉许他,写信说:“得知您任职京城附近,留心治理之术。
使衰微的风俗改变,盛行礼教;使厌恶战乱之民,扶老携幼涌来。
从前郭亻及在并州成就德政,贾琮享誉冀州,以古比今,他们尚有不如您之处。”于是调他入京,授京兆尹。
十五年,梁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鮞称属国,前来归附,当时议论,准备派遣使者,慎重挑选。
太祖选遍朝廷内外,没有超过郑孝穆的。
十六年,加授郑孝穆为散骑常侍,持符节文书,授萧鮞为梁王。
出使返回,合乎旨意,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衔。
当年,太祖率军东征,授大丞相府右长史,封金乡县男,食邑二百户。
军队驻扎潼关时,命令郑孝穆与左长史长孙俭、司马杨宽、尚书苏亮、谘议刘孟良等分别掌管各种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