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七(4/7)

[九] 宣武时命邢峦追撰孝文起居注书至太和十四年 诸本无"至"字,于文义不合,今据北史卷五六补。

[一○] 专总斟酌 北史卷五六、魏书卷一○四皆百衲本"专"作"传",册府卷五五六六六七八页作"博"。按"博总"即广泛收集之意。疑本作"博",讹作"传",后人以读不可通,又去人旁。

[一一] 眭仲让 诸本"眭"讹"睦",南、北、殿三本"仲"又讹"元"。今据北史卷五六改。参卷四五校记。[一二]若修德义之风则韦彭伊霍夫何足数 诸本"韦"作"韩",三朝本、百衲本作"韦"。按魏书卷七四尒朱荣传论作"彭韦"。"彭、韦"指大彭、豕韦,是传说中的商代霸主,故置于伊尹、霍光之前。韩信、彭越均不善终,和尒朱荣相似,与此论所谓"修德义之风","夫何足数"语不合。今从三朝本。

[一三] 顿丘李庶家传称其本是梁国蒙人 诸本"蒙"作"家"。洪颐□诸史考异卷一二云:"梁国家人当是蒙人之讹。"按李庶是李平之孙见魏书卷六六李平传,这一家是北魏外戚。平伯父峻,见魏书卷八三外戚传,说他是"梁国蒙县人,元皇后兄也",卷一三文成元皇后李氏传也说她是"梁国蒙县人"。洪说是,今改正。

[一四] 乃放二姬 三朝本、百衲本、汲本、局本及册府卷九四一一一○八二页"放"作"杀",南、北、殿三本及北史卷五六作"放"。按封建地主残暴凶恶,杀二姬完全可能。但北史卷四二刘芳附孙逖传说"其姊为任氏妇,没入宫,□以赐魏收",又云"逖姊魏家者,收时已放出,逖因次欲嫁之",所云"二姬",其一即刘芳孙女,知作"放"是。今从南本。

[一五] 始收比温子升邢卲稍为后进 诸本"比"作"与",南本依北史卷五六改,今从之。

[一六] 唯以章表碑志自许此外更同儿戏 御览卷五八七二六四五页引三国典略作"唯以章表自许,此同儿戏"。按如此传,则是章表碑志之外,连作赋也同儿戏,和上文"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之语矛盾。疑御览是,这里衍"外更"二字。

[一七] 既而赵郡公增年获免 张森楷云:"案彭城王浟传卷一○,此是赵郡李公统母事,此但作『赵郡公』三字,当有脱文。"按张说是。

[一八] 彼期远而能通 诸本"期"作"其"。北史卷五六、册府卷八一七九七二○页作"期"。按上文说"期之远者莫如年",作"期"是,今据改。

[一九] 胶漆讵坚 诸本"讵"作"谓"。北史卷五六、册府同上卷页作"讵"。按文义作"讵"是,今据改。

[二○] 过涅为绀踰蓝作青 三朝本"涅"作"湿",他本都作"缁"百衲本也依他本改"缁",北史卷五六、册府同上卷页作"涅"。按淮南子俶真篇云:"以涅染缁,则黑于涅,以蓝染青,则青于蓝",这二句即取此义,作"涅"是,三朝本形讹作"湿",尚存痕迹,今据北史、册府改。

[二一] 昔蘧瑗识四十九非颜子几三月不违 三朝本、百衲本及北史卷五六、册府宋本卷八一七"几"上有"□"字。他本无。按"□几"即"其殆庶几"之意,本当有"□"字,但这样就和上句不对。疑上句"识"字上下先脱一字,后人遂删"□"字以就对偶。今上句脱字无从补入,这里也不补。

[二二] 杨愔家传本云有魏以来一门而已至是改此八字 诸本"云"作"无",三朝本、百衲本及北史卷五六、册府卷五六二六七五○页作"云"。又诸本及北史"改"并作"加",册府作"改"。按今魏书卷五八杨播传即所谓"杨愔家传"无此八字,独见于北史卷四一杨播传论。若魏书定本"加此八字",何故不见于传世诸本?知魏书初稿,特书此八字以媚杨愔,后来杨愔被杀,又削去八字,以示不亲杨氏。李延寿认为不该削去,故在北史传论中又据魏书初稿写上此八字。李延寿于魏收传中说"此其指魏收失也",是说他削去不对,不是说有此八字不对。这里"云"字先讹"亡",又写作"无",后人遂并下"改"字也改作"加"。北齐书旧本和北史"云"字尚不误,而"改"字唯册府独是。今从三朝本及册府。

[二三] 初河间邢子才及季景与收并以文章显世称大邢小魏 北史卷五六"子才"下有"子明"二字。按邢昕字子明,子才族子,见魏书卷八三文苑传、北史卷四三邢峦传。传云"大邢小魏",当时必以子才、子明为大小邢,季景与收为大小魏,才有这话,这里当脱"子明"二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